一、刑台鹤影
永康元年的洛阳东市,秋风卷着槐叶扫过刑台。
谢云归跪在黢黑的血渍里,玄色囚衣敞着领口,露出玉雕般的锁骨。围观的流民妇人们攥紧破陶碗,眼神却粘在他脸上——这张脸曾让洛阳女儿掷果盈车,如今蒙了尘,反添了碎玉将崩的凄艳。
“谢氏郎君,饮了这碗酒,黄泉路少些苦楚。“监刑官递来的粗陶碗沿沾着前日死囚的牙血。
谢云归仰颈饮尽,酒液顺着下颌滑入衣襟,人群里响起压低的抽气声。三年前上巳节,他在洛水边濯发,沿岸楼阁掷下的香囊险些砸沉画舫。那时怎会想到,琅琊谢氏的玉树,会折在汝南王府的棋局里。
鬼头刀举起时,一匹青骢马踏碎刑场死寂。
“葛仙翁赐丹!“马上人掷来玄色锦囊,刽子手劈开的瞬间,赤色丹丸滚落血污。谢云归想起昨夜狱中,族叔用金错刀抵着他咽喉嘶吼:“谢氏容不得你这祸水!“——是了,若非这张脸被汝南王强索作娈宠,谢家何至于急急与他割席?
汞腥在齿间炸开时,他最后望见那株刑台裂缝里的野艾。真像阿娘药圃中的那株,那年他发热濒死,阿娘跪采晨露煎药,露水染白了罗裙……
---
**二、骨烬生香**
谢云归在尸堆睁眼时,月光正吻上他新愈的脖颈。
寒鸦惊飞,露出肩头森森白骨——腐肉已生新肌,如雪地里绽开红梅。更夫提着灯笼踉跄逃窜,昏光扫过他脸庞,竟比三日前更摄人:囚衣残破处透出冷玉似的肌肤,眼角因汞毒泛着薄红,似醉非醉的桃花潭。
“鬼!艳鬼索命!“
他赤足踏过北邙山坟茔,足底被碎骨刺穿又愈合,血痕蜿蜒如朱砂链。谢府朱门上的封条在风里晃,像吊死鬼的舌。从门缝望进去,中庭那株红梅只剩秃枝,系过的红绸碎成丝缕,缠着半块玉珏——是他及冠时汝南王赠的“聘礼“。
五更梆子响时,他撞见剥尸衣的流民。
“仙...仙人?“老妪浑浊的眼珠突着,手中麻衣坠地。她身后女童咬着指头笑:“阿娘看痴了,这是画里飘出的仙子哥哥呀!“
谢云归褪下血衣递去,露出精瘦腰腹。女童突然大哭——月光下,他心口箭疮正蠕动着合拢,新肉泛着珍珠似的冷光。
---
**三、血色冠玉**
陈午的乞活军驻扎在邙山墓穴时,总拿谢云归打趣。
“小郎君这皮相,该进铜雀台锁着,跟我们来讨什么饭?“独眼老兵用豁口刀削着马骨,眼珠粘在他修长脖颈上。流民们哄笑着,却在他抬眼时齐齐噤声——那眸子淬了寒星,扫过人时像冰刃刮骨。
破晓攻洛阳那日,陈午扔给他半副皮甲。
“遮住脸!“这并州汉子啐了口唾沫,“城头弩手见了你,怕是要手软三分。“
谢云归系紧面巾,露出的眉眼仍让流民妇人们窃窃私语。她们将省下的麸饼塞进他怀里,饼上还沾着体温:“谢郎君这样的玉人儿,饿不得……“
城门下吊着的三具剥皮尸首在风里晃。
“是谢璩。“谢云归握紧从尸堆捡来的葛洪锦囊。堂兄左手小指缺了一截——去岁斗鹰,那海东青啄断他指骨时,谢璩还笑骂:“畜生也妒我谢氏儿郎好颜色么?“
---
**四、仙人抚顶**
葛洪隐居的抱朴观藏在邙山深处,丹房透出诡谲青焰。
谢云归踹开殿门时,老道正往丹炉投婴儿头骨。炉火映得他眉目妖异,倒比谢云归更像艳鬼:“琅琊玉树竟未零落成泥?“
“解药。“谢云归剑指丹炉,宽袖滑落露出手腕,汞毒催出的红纹蔓如桃枝。
葛洪大笑,炉灰惊起白鹤:“哪有什么解药?你吞的是用汉末万人坑炼的'人元丹'!“鹤影掠过谢云归眉眼,老道突然噤声——这少年额间竟浮出金线,隐约结成重瞳之相。
“原来如此……“葛洪枯爪抚上他脸颊,“重华骨相,万人血气,难怪承得住这阴丹。“丹炉轰然炸裂,谢云归在烈焰中掐住老道咽喉:“说清楚!“
“你会知道的。“葛洪化作纸人飘散,余音缠着梁柱,“等饮尽五千年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