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7年,一场全球核战在计划中爆发,地球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位于太空站的视角,目睹的是一场更为震撼且绝望的末日图景。
国际空间站俯瞰,地球宛如一颗正在遭受凌虐的脆弱球体,死手系统开始了无休止的释放。
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核爆留下的狰狞伤痕。北半球,一连串的蘑菇云此起彼伏地绽放,如同恶魔的烟火大会,巨大的冲击涟漪在大气层中扩散,将云层搅得混乱不堪。
城市密集区域,强光一闪之后,便是无尽的黑暗与烟尘升腾,曾经星罗棋布的灯火辉煌之地,瞬间被核爆的风尘抹去,只余下模糊的轮廓,仿若古老文明的残骸。
海洋之上,核弹爆炸引发的海啸掀起接近千米高的巨浪,白色的浪尖在辐射的映照下闪烁着诡异蓝光,它们相互撞击、破碎,一遍遍冲击着沿海陆地,将海岸线啃噬得支离破碎。
而在南半球,广袤的大陆同样没能逃过厄运,荒芜的沙漠中,核爆的中心点呈现出一个又一个炽热的光圈,周围的沙石被瞬间熔化,又在狂风中冷却凝结,形成奇形怪状的玻璃质凸起,仿若来自外星的诡异地貌。
望向新天宫空间站的窗外,地球的惨状更是直击人心。各大洲的山脉间,时不时有新的闪光点爆发,那是隐藏在深山之中的军事基地或是秘密科研设施遭遇核弹袭击,爆炸的光芒将山体的轮廓短暂照亮,随后便是山体崩塌、泥石流汹涌而下的灾难景象。
空中,辐射云如同一张巨大的、腐朽的蜘蛛网,密密麻麻地交织着,向着全球蔓延,将仅存的蓝天一点点吞噬,仿佛预示着地球即将陷入永夜,让人从心底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与悲哀。
在国际空间站内,警报声嘶鸣不断,红色的警示灯疯狂闪烁,整个舱室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
宇航员穆罕默德•阿里紧握着操控台边缘,指节泛白,双眼死死地盯着舷窗外那沦为人间炼狱的地球,声音颤抖地说道:“上帝啊,我们的家园……纽约完了,华盛顿完了,信号在五秒钟前中断,一切都完了!”
他身旁的队友安娜•卡琳娜,泪水早已夺眶而出,她哽咽着回应:“这怎么可能?孩子们、家人……他们还在下面!”
此时,空间站内的通讯屏幕也开始不稳定,信号消失,一遍又一遍的卡顿。
年龄最大的黑人工程师克里斯托弗·华莱士强压着内心的悲痛与恐惧,当机立断:“我们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节省能源,尝试与其他幸存联络站点取得联系,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可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地球表面的指挥中心大概率已不复存在,补给线也彻底断裂,他们就像漂泊在宇宙中的孤舟,被绝望笼罩。
另一边,新天宫空间站里,气氛同样凝重到了极点。中国航天员杨光辉紧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辐射数据,眉头紧锁,对队友们说道:“地面的情况比我们想象得还要糟糕,辐射值已经爆表,地球生态系统濒临崩溃。鲲鹏量子通讯,请求建立通道。”
“无端口对接,同志,还要重复以上操作吗?”
“重复操作,搜索所有可用端口!”
他想起了祖父的话,尽管现在如此绝望,但中国人,永远可以站起来。
杨光辉的祖父也是一名航天员,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位航天员,受他的影响,杨光辉从小就朝着航天员的梦想前进。
现在,他成了第二代天宫的航天员,可祖父,父亲,母亲,妻子......
在这种情况下,百死无生。
宇航员张京伟拳头紧握,眼中满是坚毅:“我们肩负着使命,哪怕地球已陷入绝境,也要把这里的数据完整保存下来,这可能是未来重建的希望。我们还有月球基地,如果中国被摧毁了,那我们就在月球一砖一瓦的重建起来。”
而女宇航员林鱼则默默走到舷窗旁,望向那片满目疮痍的故土,轻声呢喃:“不知道还有多少同胞能活下来……希望金陵那边的种子计划能成功,林远,一定要平安啊。”
他们虽身处不同空间站,却都面临着同样残酷的抉择:是在这有限的生存资源下等待渺茫的救援,还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为地球文明的延续寻找最后一丝可能,哪怕希望微乎其微。
而此时,在中国某座深山的山洞深处,林远静静地躺在休眠舱内。
林远所在的休眠舱,周围岩石阻挡了部分辐射,舱体偶尔震动,指示灯微弱闪烁,他面容平静,对外面这场堪称灭世级别的灾难浑然不知,命运却已悄然转折,等待他的是百年后满目疮痍的地球,和光怪陆离的新世界。
时光悠悠流转,来到 2171年,百年沧桑巨变,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已面目全非。
林远在南京附近的深山洞穴中沉睡百年后,即将苏醒。
他所处之地,周边山林早已不是记忆中的葱郁模样。
原本繁茂的树木,如今多数枝干干枯,树皮剥落,只剩寥寥几棵还在顽强地支撑着稀疏、扭曲的树冠,在呼啸的狂风中瑟瑟发抖。
地上铺满厚厚的落叶与腐朽的树枝,踩上去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每一步都扬起呛人的尘土。山间溪水断流,干涸的河道怪石嶙峋,石头表面布满了因辐射侵蚀而生的诡异纹路,在微光下闪烁着幽绿的光。
偶尔可见几尾变异的小鱼,身体干瘪,鳞片脱落,鱼骨从透明的鱼皮中刺出,挣扎在残留的水洼里,散发着一股腐臭气息。
往山外望去,南京城往昔的繁华烟消云散。曾经车水马龙的大桥,如今桥身断裂,钢铁架构扭曲变形,摇摇欲坠地插在在浑浊不堪的河床里。
市区内,紫金山天文台的建筑大半损毁,穹顶崩塌,观测仪器七零八落散落一地,镜片破碎,在阳光下折射出杂乱的光芒。
夫子庙周边,古建筑群沦为废墟,雕梁画栋的木质结构被大火焚烧后,残留下黑漆漆的骨架,砖石墙壁上布满了裂缝,爬满了暗绿色的青苔与不知名的藤蔓。
街头巷尾,废弃的交通工具堆积如山,汽车、电车残骸相互交错,车身锈迹斑斑,车窗破碎,车内的座椅被撕裂,填充物流出,周围杂草丛生,从破碎的水泥路缝隙中疯长出来,肆意缠绕着这些钢铁残骸。
林远本应在南京附近的深山洞穴中,按照预定程序沉睡至合适时机苏醒,然而,意外却骤然降临。
休眠舱内,原本平稳闪烁的指示灯突然疯狂乱闪,警报声尖锐刺耳,打破了长久以来的寂静。
控制系统发出一连串杂乱无章的电子音,像是痛苦的嘶吼,又似绝望的求救。
舱内温度急剧上升,原本适宜的环境瞬间变得闷热难耐,林远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浸湿了枕头。他的身体本能地开始颤抖,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从深沉的梦境中猛地拽出。
意识尚有些模糊的他,只觉头疼欲裂,眼前的景象在眩晕中扭曲、重叠。
随着故障的加剧,休眠舱的舱门缓缓松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一股刺鼻的尘土味混杂着腐朽的气息扑面而来。林远强忍着不适,抬手揉了揉眼睛,试图看清周围的环境。
只见舱内的显示屏上,数据如瀑布般飞速滚动,根本无法读取有用信息,各种线路从舱壁上耷拉下来,冒着微弱的火花。
他挣扎着起身,双腿却因长时间未活动而绵软无力,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令他惊讶的是,实验室的角落竟摆放着一件崭新的衣服,衣物的材质他从未见过,轻薄却坚韧,似乎能抵御外界的部分辐射。
来不及细想它的来历,林远迅速换上,顿感身体多了一层防护。紧接着,他的目光被桌上一个类似通讯仪的装置吸引,外壳上刻着精致的云纹,显示屏散发着柔和的蓝光,似在等待他的开启。
林远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信任,戴上它,熟悉的触感传来,操作界面虽然与记忆中的有些不同,但凭借着科研人员的敏锐直觉,他很快掌握了基本功能。
就在这时,林远佩戴上的“鲲鹏红星仪”有了动静。
它先是发出了一阵悠扬的音乐,那旋律竟是国歌与《茉莉花》的综合版,激昂与温婉交织,在这荒芜的废土世界中显得格外震撼人心,唤醒了林远心底深处对祖国的眷恋与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
紧接着,一个投射显示屏突然亮起,光芒汇聚间,一个小男孩模样的 AI形象浮现出来。
小男孩面带微笑,眼神灵动,用清脆的声音自我介绍道:“您好,南京地下城#1546146号居民,我是‘鲲鹏红星仪’,欢迎您来到核世代 93年,也就是公元 2171年。我被设计制造出来,就是为了辅助您在这艰难的废土环境中生存、探索,重建我们的家园。接下来的日子,就让我陪伴您一起,开启这段充满挑战的征程吧。”
说罢,小男孩微微鞠躬,一脸期待地看着林远,等待他的回应。
林远眼睛渐渐失神,陷入了回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