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北伐军成立

“北伐军,今天成立了。”

师出有名很重要,内部消化了投降的明军,高邮军也变成了北伐军,衣服换了,旗帜改了,还差点什么?

没错要公开宣布,于是刘秀在演讲,激昂的话语传遍四方,北伐军掌声雷动、欢呼雀跃,人们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

然而,当下局势仍不容乐观,战争的创伤刻在扬州大地上,经济凋敝、民生困苦。

江北经济濒临崩溃,民生艰难,还有广大地区尚未完全拿下,局势依旧复杂。

滁州的史可法还算靠谱,这次没有离开,带着新兵留在了江北。

长江古代的渡口,荆州是一个重要的渡口,再往中下游走,要渡过长江,有两个渡口。

一个是扬州附近,这就是刘秀水军基地瓜州,另一个就是滁州,滁州和应天府是对着的。

应天府在长江以南,滁州在长江以北。对应于江北防守的要点,其实就是扬州和滁州。

这个时候,刘秀守住了其中的两个门户中的一个,重兵守在扬州。

而南明朝廷已经调集江南主力,驻扎在滁州,只要守住这点,只要不让清军南下,一时半会问题不大。

再看扬州,刘秀的北伐军部队,十万大军,武器五花八门,性能各是参差不齐。

骑兵数量稀少,为了营造气势,刘秀甚至学董卓,让手下重复在扬州来往。

扬州城历经战火,满身斑驳,承载着高邮军的热血与牺牲,见证了刘秀从艰难中走来。

刘秀说到高潮,说到未来要打到关外去,北伐军欢呼雷动,他们深知,一个崭新的时代就此开启,汉人的命运,就此发生改变……

接下来,大会开完,就要开小会,作战会议室内,刘秀召开军事会议,商议接下来的安排。

“各位,清军已经不足为患,我们应该分兵北上山东,一劳永逸发回老家去!”

“解决了了中原,我们便可北面防御,安心拿下南方……”

“接下来,我北上的同时,扬州防御重点,放在两个地方!”

接下来刘秀没有说出来,直接让大家讨论,他要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意见。

北伐军参谋部讨论的十分激烈,军官团有人认为,应该把重心放在长江防线,预防其他势力来犯。

也有人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淮河,提防清军卷土重来,避免被一锅端。

此时会议室的角落里,郑成功身姿挺拔,面容英俊帅气,剑眉下的双眸锐利,他在观察刘秀。

其他人说完,刘秀要总结,还在发言,那浓密的头发已经夹杂着些许银丝,无损他的魅力,添了几分岁月沉淀的韵味。

多年征战,他的手上刻下了几道浅浅的疤痕,宛如勋章,见证着他的赫赫战功。

他身经百战,战场的洗礼,让他愈发成熟老道,嘴角常挂着一抹淡定从容的微笑。

扬州大战,他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带领将士们赢得胜利,尽显大将风范。

郑成功之所以能参与如此高规格的会议,得益于水军训练表现出色,还有说服郑家水手改编……

有幸能成为北伐军的历史见证者,郑成功既兴奋有紧张。因为,他知道接下来,刘秀将要面临更大的威胁和考验。

刘秀如何在两个大势力的夹缝中,生存才是当务之急,没想到还要北伐。

在一片热闹讨论声中,刘秀继续说道:“我认为,最大的威胁来源于未知,要在各地,修筑防御工事,应对其他势力的进攻……”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

最大的威胁是清军,这个没有错,至于其他势力,众人闻言把目光看向刘秀,一个个露出疑问。

疯了吧!还有其他势力还能存在?不知道我们打败清军了吗?清军不是要退回关外吗,没有清军,哪来的其他势力?

刘秀并没有在意他们异样的目光,继续说道:“确实,清军退了,不过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阿福听完饶有好奇问道:“大帅,既然知道这么清楚,那为何还说要防守,谁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刘秀:“在近几年内,清军确实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这种威胁不仅是现实问题,更是地理现实。”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在我们北伐军的眼皮底下,清军也不会知足,盘踞在侧,本身对扬州防御,就构成了一种威胁。

“扬州的防线,在北部几乎无险可守,地理上,正处于极为不利的位置。”

此刻,众人这才意识到,刘秀所说的并不是危言耸听。他们竖起耳朵,仔细聆听,完全没有刚刚的兴奋。

“还有农民军,无论多么亲如兄弟,都时刻都要保持警惕。”

刘秀继续说道:“咱们北伐军和南明都是汉人,但是清军在,可以保持团结,一旦清军退去,分家就是必然。”

阿福顺着话说下去:“那以大帅所言,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刘秀微笑,示意阿福不要急:“我的建议很简单,在扬州地区修筑永久性防御工事,并将防御工事分成多段,一旦敌军发起进攻,可以进行层层阻击。”

“同时,成立一支精锐的预备队,一旦局势有变,可以迅速调动。”

“至于清军,可以采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术,深入北方,断掉后勤,使其攻势受挫……”

话还没说完,众军官就听不下去了,都要求立刻北伐,还纷纷要做先锋。

这时,刘秀示意大家休息一会,说道:“行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吧,郑成功留下,其他人散会……”

很快,众人散去,会议室内只留下刘秀,吴东,以及郑成功三人。

吴东开口说道:“大帅,以你所见,我们什么时候下手!”

没有回答吴东,刘秀反问,“如果明军进攻扬州,你说应该怎么办?”

吴东不理解,不是说要北伐,怎么又说到南明了,还进攻扬州,他们没有这个实力。

刘秀没有等吴东回答,而是直接说了下去,“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对你好,一个势力更不会花这么多心思,对另一个好!其他势力凭什么一直看着咱们发展?”

郑成功立即会意道:“大帅的意思是,清军可能会拿下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