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下

小秦轩蹦蹦跳跳地回到前院,家仆们还在池塘边手忙脚乱地捞着风车,谁也没注意到他刚刚的“冒险”。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到池塘边,看着家仆们忙活,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少爷,您可吓死我们了!”年纪稍长的家仆抹了抹额头的汗,将捞上来的风车递给小秦轩,“这风车可不能乱扔,万一掉进水里坏了,老爷可要责罚我们了。”

小秦轩接过风车,笑嘻嘻地说道:“没事,风车坏了再做一个就是了。你们别告诉父亲我跑远了,好不好?”

家仆们面面相觑,最终无奈地点了点头。这位小少爷可是秦家的心头肉,谁也不敢得罪他。

......

与此同时,墙后的院子里,明夷依旧坐在树下,手中捏着一颗黑子,目光深邃地盯着棋盘。他的思绪似乎飘得很远,仿佛透过棋盘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明夷坐在树下,手中的黑子在指尖轻轻转动,目光却透过棋盘,仿佛看到了更远的地方。他的思绪飘向了北方的蛮族王庭,那个他刚刚离开的地方。北蛮的天纵之才,那位新崛起的蛮族之王,手段凌厉,野心勃勃,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可以轻易击败的对手。明夷知道,北蛮的崛起,必将打破这片大陆的平衡。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明夷低声喃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曾经游历四方,见过无数王朝的兴衰,也见证过无数英雄的崛起与陨落。如今,他来到大魏,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

棋盘上的黑白子依旧交错纵横,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大陆上各国之间的纷争与博弈。明夷轻轻放下手中的黑子,目光再次落在棋盘上。他知道,这盘棋不仅仅是棋局,更是天下大势的缩影。大魏、古月、岐国、景国,四国鼎立,彼此之间虎视眈眈,稍有不慎,便会引发一场席卷天下的战争。

“秦家的小子,倒是个有趣的孩子。”明夷的嘴角微微扬起,想起了刚刚离开的小秦轩。那个孩子虽然年纪尚小,但聪慧过人,心思细腻,假以时日,或许真能成为大魏的中流砥柱。只是,这天下大势,早已不是一人之力可以扭转的。

明夷站起身,抬头望向天空。乌云依旧密布,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他知道,自己在这片大陆上的时间不多了。北蛮的崛起,大魏的内忧外患,四国之间的明争暗斗,都让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明夷,你果然在这里。”僧人轻声说道,声音温和而平静。

明夷转过身,看到来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道:“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来人微微一笑,走到明夷面前,目光落在棋盘上,轻声说道:“棋局如天下,黑白交错,胜负难料。明夷,你可知这盘棋的结局?”

明夷摇了摇头,苦笑道:“天下大势,岂是我一人能看透的?你今日前来,想必不是为了与我论棋吧?”

那人点了点头,目光深邃地看着明夷,缓缓说道:“当初的赌约是我输了,但是我这些年在北蛮遇到了个很有趣的小家伙,我选中了他,带在身边教导了几年”

“原来如此,北蛮王庭是你的手笔”

明夷沉默片刻,皱了皱眉头。如果被有心人听到,一定会震惊,眼前这个穿着僧袍打扮像和尚的人居然是一手推动北蛮进而引发天下人心惶惶的幕后之人

明夷的眉头紧锁,目光中透出一丝复杂的神色。他盯着眼前的僧人,缓缓说道:“你一向不喜纷争,为何这次却亲自下场,推动北蛮的崛起?难道你就不怕这场战火最终无法控制,生灵涂炭?”

僧人微微一笑,眼中带着一丝淡然,仿佛世间的一切纷争都与他无关。他轻轻拂了拂衣袖,坐在明夷对面的石凳上,目光依旧落在棋盘上,缓缓说道:“明夷,你我都知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北蛮的崛起,不过是这场大势中的一个环节罢了。我选中那个小家伙,并非为了引发战乱,而是为了给这天下一个机会。”

“机会?”明夷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讥讽,“你所谓的‘机会’,就是让北蛮的铁骑南下,屠戮无辜的百姓?让这片大陆陷入无尽的战火之中?”

僧人摇了摇头,目光依旧平静如水,轻声说道:“明夷,你太执着于眼前的得失了。北蛮的崛起,固然会带来短暂的混乱,但这也是天下统一的契机。若没有北蛮的威胁,大魏、古月、岐国、景国四国之间的纷争只会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更多的生灵涂炭。而我选中的那个小家伙,或许正是终结这一切的关键。”

明夷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他知道,眼前的僧人虽然看似淡泊,但心思深沉,行事往往出人意料。他推动北蛮的崛起,或许真的有其深意。

“你选中的那个小家伙,究竟是谁?”明夷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

僧人微微一笑,目光中透出一丝神秘,缓缓说道:“他叫阿骨打,是北蛮一个小部落的孤儿。我遇见他时,他正在雪地里与狼群搏斗,眼神中透着一股狠厉与不屈。我看出他骨子里有一股天生的领袖气质,便将他带在身边,教导他兵法、谋略,甚至是治国之道。”

明夷闻言,眉头微微舒展,似乎对阿骨打产生了兴趣。他低声问道:“你教导他,是为了让他成为北蛮的王,进而统一天下?”

僧人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一丝深邃,缓缓说道:“阿骨打虽然出身卑微,但他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野心与智慧。我教导他,并非为了让他成为北蛮的王,而是为了让他成为终结乱世的天命之子。北蛮的崛起,不过是他迈向天下统一的第一步。”

明夷沉默良久,最终叹了口气,低声说道:“你一向不喜纷争,如今却亲自下场,推动北蛮的崛起,甚至选中了阿骨打作为天命之子。看来,你是真的认为,这场乱世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僧人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一丝悲悯,轻声说道:“明夷,你我游历四方,见过无数王朝的兴衰,也见过无数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若再不采取行动,这场乱世只会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天下大乱。我选中阿骨打,并非为了引发战乱,而是为了给这天下一个统一的契机。”

明夷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知道,眼前的僧人虽然行事出人意料,但他的初衷始终是为了天下苍生。或许,这场北蛮的崛起,真的是终结乱世的关键。

“那你今日前来,是为了什么?”明夷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警惕。

僧人微微一笑,目光中带着一丝深意,缓缓说道:“我来找你,是为了让你也参与进来。你游历四方,见识广博,若能辅佐阿骨打,或许能更快地终结这场乱世。”

明夷闻言,眉头再次皱起,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他沉默良久,最终摇了摇头,低声说道:“我不过是个闲散之人,天下大事,与我何干?更何况,阿骨打虽然有你教导,但他终究是北蛮之人,若他统一天下,恐怕会引发更多的纷争。”

僧人摇了摇头,目光中带着一丝坚定,缓缓说道:“明夷,你心中明白,这场乱世已经无法避免。若你不参与进来,恐怕会有更多的人在这场战火中丧生。阿骨打虽然出身北蛮,但他并非嗜杀之人。我教导他多年,深知他的品性。他若统一天下,必定会善待百姓,终结这场乱世。”

明夷沉默良久,眼中闪过一丝挣扎。他知道,眼前的僧人说得对,这场乱世已经无法避免。若他不参与进来,恐怕会有更多的人在这场战火中丧生。

“或许,你说得对。”明夷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但我需要时间考虑。”

僧人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一丝欣慰,缓缓说道:“明夷,我知道你心中仍有顾虑。但时间不等人,北蛮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大魏、古月、岐国、景国四国之间的纷争也愈演愈烈。你若再不做出选择,恐怕就来不及了。”

明夷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低声说道:“我会考虑的。”

僧人微微一笑,站起身,轻轻拍了拍明夷的肩膀,缓缓说道:“明夷,天下大势,终究需要有人来终结。你若愿意参与进来,或许能改变这场乱世的结局。”

说完,僧人转身离去,身影渐渐消失在院子的门口。

明夷站在原地,目光深邃地望着僧人离去的方向,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置身事外了。天下大势,终究需要有人来终结。

明夷望着僧人远去的背影,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玉佩。那枚刻着星纹的羊脂玉突然泛起微光,他瞳孔微缩——这是天机盘示警的征兆。

“且慢。“明夷忽然开口,声音在山谷间荡起回声,“后山竹舍尚有空房,不若暂住几日?“

僧人驻足转身,月白僧袍在暮色中泛着珍珠般的光泽。他目光扫过明夷腰间的玉佩,嘴角扬起若有似无的笑意:“看来天机盘又给了你新的启示?“

三日后,渝州城茶楼。

明夷临窗而坐,青瓷杯中的雨前龙井腾起袅袅雾气。楼下长街忽然传来喧哗,几个锦衣少年正围着个布衣书生推搡。书生怀中的书卷散落一地,最上方的《盐铁论》封皮沾了泥水。

“住手!“清朗声线破空而来。明夷循声望去,见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鸦青色直裰洗得发白,眉眼却如远山含黛,分明是读书人打扮,腰间却悬着柄青铜短剑。

少年径直走到冲突中心,弯腰拾起《盐铁论》递给书生,转身对锦衣少年们拱手:“诸位兄台,可愿与在下对弈一局?若我输了,这袋碎银权当赔礼。“他从袖中掏出个素色荷包,倒出十几粒银角子。

明夷指尖轻叩窗棂,饶有兴致地看着楼下棋局。少年执黑先行,起手竟是罕见的“镇神头“定式。这招相传是前朝国手刘仲甫所创,看似刚猛实则暗藏七种变化。不过半盏茶功夫,锦衣少年们已额头见汗。

“承让。“少年将最后一粒白子推入棋盒,“棋道如人道,过刚易折。诸位若肯化干戈为玉帛,这银钱便当是赔给这位公子的纸墨钱。“

明夷杯中茶水突然泛起涟漪,他低头看去,玉佩上的星纹正发出灼热温度。天机盘在他袖中无声转动,紫微垣方位亮起两团纠缠的帝星光芒——这是双龙争天之象!

当夜竹舍内,天机盘悬浮半空,二十八宿星图在青石地面投下流动的光影。僧人凝视着盘面上两股纠缠的紫气,手中菩提子突然裂成齑粉。

“你找到另一个天命之子了。“僧人语气笃定,“而且...就在渝州城。“

明夷广袖轻挥,星图中浮现出白日茶楼的情景。当画面定格在少年腰间的青铜短剑时,僧人瞳孔骤缩——剑柄上隐约可见蟠龙纹,那是大魏皇室暗卫的标记。

“他叫秦轩。“明夷指尖点在少年虚影的眉心,“三年前大魏宫变,二皇子葬身火海。但若我没记错,那位皇子乳名...正是'轩儿'。“

僧人忽然轻笑出声,手中茶盏漾开圈圈涟漪:“难怪天机盘示警,原来你找到的是正统龙脉。不过...“他抬眸时眼中金芒流转,“你可曾想过,为何他流落民间三年,大魏钦天监始终寻不到真龙气息?“

竹舍外忽然传来枯枝断裂的脆响。明夷身形微动,再出现时已扣住偷听者的手腕。秦轩吃痛松手,怀中《尉缭子》抄本啪嗒落地,书页间飘出张泛黄的舆图——正是北蛮十六部势力分布。

“先生恕罪。“少年目光清亮如星,“三日前茶楼初见,晚生便觉先生非常人。今日追踪至此,只因...“他忽然跪地叩首,“想求一个真相。“

月光穿透窗棂,照见少年后颈处的朱砂痣。明夷呼吸一滞,那是大魏皇室特有的“隐龙纹“!三年前所谓葬身火海的皇子,恐怕早被人偷梁换柱。

“从今日起,你每日寅时来后山竹林。“明夷松开手,袖中天机盘发出清越鸣响,“我要教你真正的破局之道。“

次日破晓,竹林间雾气未散。明夷将黑白二子撒入溪水,转头看向气喘吁吁的秦轩:“给你半柱香时间,把棋子全部找回。“

秦轩望着湍急的溪流怔住。明夷已燃起线香,青烟笔直上升的瞬间,少年突然解下外袍铺在岸边。他闭目静立片刻,忽然睁眼笑道:“先生教的是取舍之道。“

话音未落,少年纵身跃入溪中,却不是盲目捞取棋子,而是逆流而上,将卡在石缝间的三枚黑子尽数取出。待他浑身湿透回到岸上,掌中竟有七成是黑子。

“为何不取白子?“明夷拂去他发间水草。

“黑子沉而白子浮,此刻水流湍急,白子早已顺流而下。“秦轩将棋子按星位排列在青石上,“但真正的棋局不在水中,而在...“他手指天空,“昨夜观星,紫微垣有双星并耀之象。“

明夷终于露出笑意,袖中天机盘骤然展开。二十八宿星光汇聚成银河,将两人笼罩其中:“看好了,这才是真正的天下棋局。“

竹林另一端,僧人站在晨雾中捻动佛珠。他脚下泥土里,一株血色曼陀罗正缓缓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