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相国?

只是看着这些堪舆,他就已经心花怒放了。

更别提,在所有地图的中心,还有一副名为‘五年水利建设规划图’的总结图。

在这个地图上,一个个小水利工程,被标注了出来。

它们被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于地图上。

这些大大小小的工程,足足有数十个之多。

看着这个规划图,政哥就仿佛看到了五年后,整个地区所有亭里,全部拥有渠道,而所有渠道最终被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水利网络的未来。

只是……

政哥扭过头,问道:“太傅,打算怎么解决资金问题?”

这些水利工程,虽然都很小,大部分的影响范围,只是几个亭。

哪怕是最终的那个网络工程建设,其实也不过是串联起所有渠道而已。

但,再小的水利渠道,也是需要巨资的。

秦国为了修郑国渠,可是停战十年,将所有精力和资源全部投入进去,才修成的郑国渠。

即使如此,现在也没修完呢。

哪来的这么多资金来规划一个如此宏大的计划?

李安澜闻言,道:“此事,正要请大王嘉恩……”

“嗯?”

“臣斗胆,打算用这里的公田为质押,向关中义商借贷三千万左右的资金,作为水利设施的启动资金……”

虽然,他基本上觉得,这个事情不被批准的概率很小。

但也存在着被驳回的可能。

政哥听着,却是笑了。

只能说,真不愧是李安澜,连向商家借贷修水利的脑洞都出来了。

但问题是……

谁借给他?

这三千万又怎么还?

于是,政哥问道:“太傅的计划,与寡人仔细说说……”

“诺!”李安澜立刻上前拜道:“臣的打算是,先以此地的七千亩公田为质押,向关中义商借贷三千万,这三千万,臣将与之约定,分三十年偿还……”

“利息大约在五分到一成之间,这样,义商每年都能收回一部分本息,其自己也能得利,而新丰择获得了建设资金……”

“另外,若大王恩准,臣还打算在关中发行一批总额五千万钱左右的水利债券,这些债券以十年为期,年息以百七之息,以新丰县的赋税收入和盐铁收入岁偿利息,而本金则在十年期满后兑换,并且准许百姓以债券缴纳赋税、更赋……”

政哥听着,感觉挺有意思的。

“太傅的能力,还真是不亚于管仲!”他抚掌叹息着,道:“寡人遇太傅,如文王遇姜太公。”

当年,商王盘庚死后,又传了11位王,最后王位传给了纣。纣虽是帝乙少子,却是帝乙正妻所生,在那个时候讲究立嫡不立长,所以纣得以立为太子。纣天资聪颖,身体魁梧,能赤手与猛兽搏斗,又能说会道,但却恃才傲物。帝乙死后,纣即位,后世称纣王。

纣王之名,也可以说是“名垂千古”,只不过这个名,却是骂名。

纣王喜淫乐,好酒色,筑“鹿台”,还命乐师涓作“兆里之舞”、“靡靡之乐”等淫声浪舞。

而且纣王极度宠幸妃子妲己,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作“酒池肉林”,不分昼夜行乐,不理朝政,不祭鬼神。

纣王的荒淫无道,引起了百姓的怨恨,诸侯也与商朝廷之间的关系产生离异。而纣王却为了显示自己的天子之威,竟然创作了“炮烙之法”。

此法用青铜制成空心铜柱,然后在铜柱的空心中加入木炭燃烧,使得铜柱烧成通红,但凡有人不敬他或者在背后议论他的是非,便差士兵将那人绑在铜柱上,活活烫死。纣王的凶残埋下了商朝灭亡的祸根。

就在这个时候,商朝的西部有一个叫周部落一天天发展起来。周部落是一个古老的部落,早在夏朝的时候就已存在。当时部落活动在陕西、甘肃一带。后来为躲避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便迁移到了岐山下的平原,而后在那定居下来。

周部落当时的首领叫姬昌,是一位贤德之人,受人爱戴,而且相传姬昌还精通八卦算命之术。纣王见周部落发展迅速,姬昌又贤名远扬,害怕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派人捉拿了姬昌。

周部落的贵族为了营救姬昌,于是给纣王送美女,骏马,珍宝等等,又贿赂纣王身边的佞臣,最后终于把姬昌给赎了回来。

这里也有一个故事,传说当时是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去朝歌救的姬昌。只是纣王为了试探姬昌的算命之术,将伯邑考杀死制成肉饼送给姬昌吃,看看姬昌的反应。

姬昌知道儿子被害,强颜欢笑,感激君王,忍痛吃了那些肉饼。姬昌回到部落以后,决定讨伐商朝。但首先得寻求贤德的人才辅助,于是明察暗访。

终于有一天,姬昌在渭水边发现了一个老头在河边钓鱼,老头不为他的军队所动,依然安安静静钓着自己的鱼。

姬昌感觉老头不一般,就下了马走到老头身边聊了起来。经过一番交谈,姬昌知道了原来这老头叫姜尚,而且博学多才,精通兵法。

姬昌于是请姜尚一同回宫,还封姜尚做了丞相。姜尚一面发展生产,一面训练兵马,使得周部落势力越来越大,很多小部落都归附了周。当一切准备就绪攻打商朝之时,姬昌却得病逝世。

姬昌去世之后,姜尚辅佐姬昌的儿子姬发继承其位,并建国为周,称周武王,追谥姬昌为周文王。

姬发继承姬昌的遗愿,讨伐商朝,史称“武王伐纣”。

政哥跟他说这些,显然是有了让李安澜接任相国的意思。

因为姜太公当年,就是干这个的。

李安澜听着,当然不敢居功,连忙拜道:“臣愚钝,不过做些拾遗补缺之事而已……”

“太傅谦虚了……”政哥笑道:“既然太傅都已经计划好,那寡人自不会阻拦……”

他回过头来,道:“就依照太傅的想法去做吧……”

李安澜闻言大喜,他原以为政哥能让他质押公田,跟商人借钱就很了不得了。

至于那债券,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指望能够得到批准。

然而,政哥却是金口玉言,批准了他发行债券。

这让李安澜有些措手不及。

他可还没有做好债券发行的计划,更没有制定好防伪方案。

这下子,牛皮吹大了……

但好在,并不需要马上就发行,这个债券,甚至可以拖到明年,甚至后年。

所以,他还是有些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