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至唐初

第一章:初至唐初

李明只觉一阵天旋地转,脑袋像是被重锤猛击,剧痛袭来,眼前一黑便失去了意识。

当他再次恢复知觉时,耳边传来嘈杂的人声,可那话语却带着浓浓的古韵,像是从古装电视剧里传出的。李明缓缓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间破旧的茅屋,屋顶的茅草稀稀拉拉,阳光透过缝隙洒在满是灰尘的地面上。他躺在一张简陋的木板床上,身下的草席散发着一股陈旧的气味。

“这是哪儿?我不是在现代吗?”李明满心疑惑,挣扎着坐起身,只感觉浑身酸痛。他打量着自己的身体,发现穿着一件粗布麻衣,袖口还打着补丁。“我这是穿越了?”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虽然在各种穿越小说、电视剧里看过无数次这样的情节,但当它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李明还是觉得难以置信。

李明起身走出茅屋,眼前的景象让他确定了自己穿越的事实。外面是一个古朴的村落,泥土路两旁是低矮的茅屋,村民们穿着朴素的衣衫,有的在田间劳作,有的在院子里忙碌。远处,几头耕牛在悠闲地吃草,一幅典型的古代农村画面。

“这到底是哪个朝代?”李明拉住一位路过的老者,用他自认为还算标准的古代用语问道。

“年轻人,这是大唐贞观年间,你怎会连这都不知?莫不是摔糊涂了?”老者一脸疑惑地看着他。

李明心中一惊,贞观年间,那可是唐朝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啊!他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自己有机会在这个时代大展拳脚,紧张的是对未来的一无所知。

在和村民们的交谈中,李明了解到自己现在身处长安郊外的一个小村落,原主是个父母双亡、家境贫寒的年轻人,平日里靠给村里的大户打些零工勉强维持生计。

夜晚,李明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望着屋顶的缝隙,思绪万千。“既然老天让我穿越到这里,那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说不定还能做出一番大事业。”他暗暗下定决心。

第二天一大早,李明就起身出门。他沿着村子里的小路漫步,思考着如何利用自己的现代知识在这个时代发家致富。路过一处农田时,他看到村民们正在辛苦地用锄头翻地,效率极低。

“要是有现代化的农具就好了。”李明心中想着,突然灵机一动,他虽然没有办法制造出真正的现代化农具,但可以根据记忆,制作一些改良版的简单农具。

李明回到家中,翻出原主留下的一些破旧工具和木材,开始动手制作。他凭借着自己在大学时参加手工社团学到的一些知识,经过一整天的努力,终于制作出了一把简易的铁耙。这把铁耙比起村民们使用的锄头,在翻地时更加省力,效率也更高。

第三天,李明带着自己制作的铁耙来到田间,向一位正在劳作的村民演示如何使用。村民们一开始都投来怀疑的目光,窃窃私语着这个年轻人又在搞什么名堂。李明没有在意,他熟练地操作着铁耙,不一会儿,就翻好了一大片地。村民们见状,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东西可真好用,你是从哪儿弄来的?”一位名叫张叔的中年村民好奇地问道。

李明笑着说:“张叔,这是我自己琢磨着制作的,要是大家觉得好用,我可以帮大家多做一些。”

村民们纷纷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询问价格。李明心里早有盘算,他给出了一个合理的价格,既让村民们能够接受,又能保证自己有一定的利润。村民们商量了一番,纷纷表示愿意购买。李明心中暗自高兴,这可是他在这个时代的第一桶金。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日夜赶工,制作了几十把铁耙。他挨家挨户地送货上门,村民们试用后都赞不绝口。靠着这笔收入,李明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还引起了村里一些人的注意。

村里有个名叫王财的大户,家财万贯,在村里说一不二。听说了李明的事情后,他心里有些不屑,觉得一个穷小子能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但他又好奇李明的农具到底有多好用,于是派人把李明叫到了府上。

李明来到王财府上,只见庭院宽敞,雕梁画栋,尽显富贵之气。他被带到大厅,王财坐在大厅的主位上,一脸傲慢地看着李明。

“年轻人,听说你制作的农具很是好用,能不能也给我府上做一些?”王财斜着眼睛问道。

李明恭敬地回答道:“当然可以,只要老爷吩咐,我一定尽力而为。”

“不过,我可不会亏待你,只要你能做出让我满意的东西,好处自然少不了你的。”王财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一锭银子,放在桌子上。

李明看着那锭银子,心中一阵激动,这可是他穿越以来见到的第一笔大钱。他连忙谢过王财,接过银子,回到家中开始准备制作农具。

在为王财府上制作农具的过程中,李明发现王财府上的下人在搬运货物时十分吃力,因为货物都是用绳子捆绑,搬运起来很不方便。李明又想到了现代的搬运工具——手推车。

他先在脑海中仔细回忆手推车的构造,然后找来村里经验丰富的老木匠刘伯帮忙。刘伯虽然对李明的想法感到新奇,但还是被他的热情和诚意所打动,决定和他一起制作。

他们四处寻找合适的木材和轮子,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制作出了一辆简易的手推车。这辆手推车车身用厚实的木板制成,轮子是用坚硬的木头打造,还在边缘包上了一层铁皮,增加耐磨性。

当李明把手推车推到王财府上时,王财和府上的下人们都被这个新奇的东西吸引住了。李明先是向王财介绍了手推车的用途和优点,然后亲自演示了使用方法。他轻松地推动手推车,载着沉重的货物在院子里来回穿梭,速度比下人们用人力搬运快了好几倍。

下人们纷纷围过来,好奇地打量着手推车,脸上露出羡慕的神情。王财也不禁点头称赞:“这东西确实不错,没想到你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

李明笑着说:“老爷过奖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王财不仅支付了高额的报酬,还表示以后会经常找李明制作各种新奇的东西。他还邀请李明留在府上,担任他的私人工匠,专门为他打造各种实用的工具和物品。

李明心中暗自思量,留在王财府上虽然有稳定的收入和生活保障,但他的目标是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不能局限于此。于是,他委婉地拒绝了王财的邀请,表示自己更喜欢自由地发挥创意,为更多的人服务。

王财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没有勉强,他表示以后有需要还会找李明合作。李明谢过王财,拿着丰厚的报酬回到家中。

回到家中,李明看着手中的银子,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自己已经在这个时代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等着他。他躺在床上,看着屋顶的缝隙,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在这个唐初的时代,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财富帝国。”

随着夜幕的降临,李明渐渐进入了梦乡,在梦中,他看到自己的商业版图越来越大,整个大唐都遍布着他的产业……

李明在睡梦中露出了微笑,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辉煌的未来。然而,他也清楚,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和未知。他必须小心翼翼地前行,不断寻找新的商机,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李明的脸上,他从睡梦中醒来,伸了个懒腰,开始了新的一天。他决定出门去村里转转,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可以改进和创新的地方。

走在村子里,李明发现村民们洗衣服还是用传统的棒槌敲打,不仅费力,而且洗得不干净。他又想到了现代的洗衣工具——搓衣板。虽然制作搓衣板的工艺并不复杂,但在这个时代,却绝对是个新奇的玩意儿。

李明回到家中,找来一些木板和砂纸,开始动手制作搓衣板。他先用锯子将木板切割成合适的大小,然后用砂纸将表面打磨光滑,再在上面刻出一道道均匀的纹路。经过一番努力,一块简易的搓衣板就制作完成了。

李明拿着搓衣板来到河边,向正在洗衣服的妇女们演示如何使用。妇女们一开始都有些怀疑,但当她们看到李明用搓衣板轻松地搓洗着衣服,污渍很快就被清洗掉时,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这东西可真好用,你是从哪儿弄来的?”一位年轻的妇女问道。

李明笑着说:“这是我自己制作的,要是大家喜欢,我可以帮大家做一些。”

妇女们纷纷表示愿意购买,李明心中暗自高兴,他知道,自己又找到了一个新的商机。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明一边继续制作农具和手推车,满足王财府上和村民们的需求,一边开始批量制作搓衣板。他将搓衣板拿到集市上售卖,受到了广大妇女的欢迎,生意十分火爆。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李明意识到自己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了。他决定雇佣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帮助他一起制作工具和物品。他教给他们制作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帮手。

在这个过程中,李明也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有的擅长木工,有的擅长营销,大家一起商量着如何扩大生意,如何在这个时代立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明的名声越来越大,不仅在村里,在周边的村落也渐渐传开了。人们都知道有个叫李明的年轻人,总能制作出各种新奇实用的东西,纷纷前来购买。

李明的财富也在不断积累,他用赚来的钱购买了更多的材料和工具,扩大了自己的生产规模。他还在村里盖了一座宽敞的房子,作为自己的住所和工作室。

然而,李明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知道,要想在这个时代打造出真正的商业帝国,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拓展业务。他开始思考,除了农具、手推车和搓衣板,还有哪些东西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而自己又能够制作出来的。

一天,李明在集市上看到有人在卖茶叶,但茶叶的品质参差不齐,价格也很高。他突然想到,自己在现代时对茶叶的种植和制作有一定的了解,也许可以在这方面做文章。

李明决定先去山上考察一下,看看是否适合种植茶树。他带着几个帮手,来到了村子附近的一座山上。经过一番观察,他发现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都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于是,李明决定在山上开垦一片茶园,种植茶树。他聘请了一些有经验的茶农,教他们如何种植和管理茶树。同时,他还根据自己的记忆,对茶叶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良,制作出了品质更高的茶叶。

当李明将自己制作的茶叶拿到集市上售卖时,立刻引起了轰动。人们被茶叶的香气和口感所吸引,纷纷抢购。李明的茶叶生意越做越大,不仅在当地畅销,还远销到了其他州县。

随着茶叶生意的成功,李明的财富和名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他知道,这只是他在这个时代的一个起点,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他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思考着如何将自己的商业版图扩展到整个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