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宁市
雨,淅淅沥沥地飘洒着,如一层细密的薄纱,将这座繁华的现代都市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雨滴打落在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轻柔的乐章。
林夏撑着一把淡蓝色的雨伞,漫步在古旧街道的石板路上,每一步都溅起小小的水花。
这条街道充满了岁月的痕迹,两旁的店铺大多保留着古朴的风格。
林夏一名年轻且颇具才华的历史学者,她对民国时期的社会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痴迷于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在这样的雨天,她总会来到这条街道,寻找那些隐藏在旧书店里的珍贵资料。
不一会儿,一家略显昏暗的旧书店映入眼帘。
书店的招牌已经斑驳褪色,木质的门半掩着,从里面透出一丝温暖的昏黄灯光。
林夏轻轻推开门,门上的铃铛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欢迎这位常客的到来。
店内弥漫着一股陈旧纸张混合着淡淡檀木的香气,这股独特的味道让林夏感到格外亲切。
书架沿着墙壁高高垒起,上面摆满了各种年代久远的书籍。
林夏的目光在书架上仔细搜寻着,她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民国时期的罕见史料,为自己正在撰写的学术论文注入新的灵感。
她的手指在一本本陈旧的书籍上轻轻滑过,眼神中透露出期待与专注。
就在她准备转身去另一个书架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一本被压在角落里的日记。
它的封皮已经泛黄,像是被岁月无情地侵蚀过,但那精致的烫金花纹仍隐约可见,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华丽。
林夏心中一动,轻轻抽出那本日记,手指拂过封面上的花纹,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涌上心头。
她走到店主人面前,那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戴着老花镜专注地看着一本古籍。
“老板,这本日记怎么卖?”林夏轻声问道。
老者抬起头,目光在日记上停留了片刻,缓缓说道:“这日记是从一个老宅子里清理出来的,具体内容我也不清楚。
姑娘,你要是喜欢,就给个五十块吧。”林夏没有还价,她从钱包里掏出五十元递给老者,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日记放入包中,仿佛捧着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
她匆匆赶回自己的公寓,一路上,心中的好奇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催促着她快点回到家,翻开那本神秘的日记。
一进家门,林夏连外套都没来得及脱,就迫不及待地坐在沙发上,轻轻翻开了日记。
日记的第一页写着:“民国二十三年,春。今日,我遇见了他。”
那娟秀的字迹仿佛带着一种魔力,瞬间将林夏带入了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世界。
她迫不及待地往下翻,想要知道这个“他”究竟是谁,又与日记主人有着怎样的故事。
“今日随父亲参加商会举办的慈善晚宴,厅内衣香鬓影,热闹非凡。
我身着月白色旗袍,自觉在人群中并不起眼,正暗自打量着厅内的装饰,一抬头,便看见了他。
他身着笔挺的军装,身姿挺拔如松,剑眉星目,眼神中透着一股冷峻与坚毅,仿佛这世间的喧嚣都无法惊扰他分毫。
我承认,在那一刻,我的心像是被什么击中了,慌乱地跳动起来。”
林夏读着日记,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个民国晚宴的场景,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看到了那位一见钟情的少女。
她继续往下读,日记里详细记录了苏婉与那位心仪的少年,相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