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李霞与马厂长寒暄过后,介绍了另一个女孩说道:“这位是东城宣传干事周干事。”
马厂长见李霞慎重介绍,立即会意地跟周干事点了点头,并没有去握手。
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孩,私下没有握手这个礼节。
何况,对方身份恐怕并不简单,马厂长不会轻易犯错误。
马厂长很清楚李霞的革命历史,可以说,若不是邵济民的“拖累”,她早就坐上更高的位置了。
可李霞与邵济民这一对革命伴侣伉俪情深,他们似乎也没有太大的雄心,更愿意做事而不是做官。
即便如此,他们两口子的朋友圈,比他这个厂长,都要高的多。
所以,哪怕两口子如今进京了,他也要维持住这层关系。
李霞如今是部委科技局的局长,说起来,全国的军工厂,重型工业厂家,都归属李霞管。
李霞这才又跟邵承东说道:“周干事跟你同岁,比你还大几个月,你以后可以叫姐姐……”
邵承东一时之间没有想起对方的身份,她不是自己小时候的玩伴。
他也跟对方点了点头,笑着喊了一声周姐姐。
对方笑道:“守真现在是我妹妹,她单纯可爱,你以后可不能欺负她哦……”
邵承东略显尴尬地笑了笑,跟她点了点头。“妈,我爸呢,喊出来卸车吧。”
正说着,邵济民跟几个男人一起出来,也没有相互介绍,众人立即七手八脚地开始卸车。
两个司机在车上往下递东西,剩下的人往里面搬,邵承东搬了七八趟,就把东西全部搬到了五间花厅的门口廊檐下。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又被李霞招呼着洗手洗脸,准备吃饭。
邵承东没有看见奶奶和苏守真,刚才只是瞟了一眼,他也没有看清对方呢。
长舒了一口气,他这才有时间打量自己的新家。
如果不出意外,今后几十年,他们一家都会住在这里,不会搬家了。
房子是新修的,特意在南边留下了一米多宽的廊檐,下雨的时候,不仅能晾晒衣物,天热乘凉也很不错。
院子都平整了,开辟成了一块块的土地,只是现在还没有种东西,地里只有黑色的淤泥。
几百平的不规则水塘在院子中间,上面的石桥还在,但是假山被摆在西侧围墙边和花厅的东墙边,专门摆放的很平整。
池塘里清过淤泥,大约一米深,但水很浅,犹如一个巨大的伤疤。
几棵大树很让邵承东满意,虽然会影响一部分蔬菜的长势,但给院子增添了一些底蕴和雅趣。
这也是如今唯一能追求的享受,越过这个界限,就属于贪图享乐了。
所以撤掉假山,凉亭,邵承东也是同意的。
那些太湖石也不会浪费,二十年后,可以重新摆出来。
邵承东四周看了一圈,然后进入了正房。
正房很大,没有修隔墙,房顶也没有吊顶,露出了原木色的房梁和山墙。
由于木头都刷了清漆,现在还有一股味道。
可也因为只有清漆,没有甲醛涂料,阴干了就能住进来。
在后方的墙上,老人家的画像挂在正中间,旁边是另外两个老人家。
下方摆着案几和柜子,两边靠墙摆放着木椅和茶几,可以容纳不少人说话聊天。
右侧靠着后方有个门,左侧的门却开在进门处,稍微有些不对称,却是故意的。
右侧也就是东侧,第二间是他爸妈的卧室,南侧是书房,里面会有重要资料,这边就没有开门。
西侧则是客房与书房,不会放重要的资料,人少了也能当小客厅。
邵承东进了书房,看见北侧卧室有动静,过去一看,苏守真跟奶奶都在,还有一个中年女人,比他妈妈略大几岁。
邵承东登时知道对方的身份,恭谨问好;“蒋阿姨,你好,守真……你好。”
蒋斯诚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露出姨母笑。“承东长的好,还能考上大学,真厉害。”
邵承东还有些不太习惯这个时代人的说话方式,只是讪笑着。
苏守真站起身来,比邵承东还要拘谨。“承东……哥,你也好。”
奶奶的脸上也露出了姨母笑,跟邵承东说道:“守真是个好闺女,你以后可不能欺负她,否则看我不大嘴巴抽你!”
邵承东打量着苏守真,看到她真人比照片还漂亮,没有一点不满意。“我跟守真要是结成革命伴侣,只会爱护她,照顾她,怎么会欺负她……”
两个长辈都笑,两个晚辈也越发窘迫。
李霞手里还拎着一个提篮做的窝走进来,肩膀上趴着豹子。
她身后跟着周干事,怀里抱着那只真正的小奶猫。
李霞把窝放在了卧室门口,周干事小心翼翼地把小猫放进去说道:“这只小猫还有些怕,熟悉几天习惯了应该就好了。”
苏守真立即惊讶地过来看小猫。“李姨,这是你养的吗?”
李霞笑道:“这里有两只猫,外面还有一只狗,以后就交给你们照顾了。”
苏守真激动说道:“李姨,我一定能照顾好它们!”
周干事笑。“你现在就把自己当邵家人了啊?”
苏守真立即不好意思了,撒娇道:“周姐姐……”
邵承东从她们身后出去,又拐向最西侧的卧室。
卧室跟两侧一样,分成了前后两间,南侧是卧室,后边还修了一个独立的卫生间,有管道直接通向外面。
除了正房那一间,其他房间都铺了厚木板的阁楼,以后有孩子也不怕没有地方住。
由于房子建在三层高的台阶上,比外面高了半米多,污水也不怕排不出去。
卫生间的旁边开了一个后门,外面是花厅后墙与围墙之间的小院。
原本这里被围墙隔开,有一排下人住的房子,现在都被拆了。
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地面,东侧是厨房,西侧墙角是一个旱厕。
院子里人声鼎沸,邵承东从西山墙绕出去,旁边是有些枯黄的毛竹,过去一直没有打理,竹子长的不太好。
绕过墙角的大树,能看到大部分人都洗好了,他爸邵济民正在安排众人去餐厅吃饭。
餐厅里已经摆了两桌,一张大桌,一张小桌,但是菜都是一样的。餐厅也有后门,跟厨房相连,傻柱跟何大清都在忙乎着。
父子俩显然如今矛盾不大了,还有说有笑的。
看到邵承东,何大清介绍了他的身份,傻柱也认真地跟邵承东问好。
邵承东这才注意到,火灶口坐着才十四岁的何雨水,含笑着听她爸爸和哥哥说话,跟邵承东打招呼,喊了一声邵大哥。
其实何雨水长的还行,就是有点男性化,显得就不那么漂亮了。
不像秦淮如,虽然只有七八分长相,可是身上那股风情,让她就更加显得诱人。
说起来秦淮如今年也才25岁,可由于怀孕,加上生活不算顺心,如今看起来没有一点十三姨的风采。
至于傻柱,其实现在也算帅小伙,不过不是23岁帅小伙,而是三十岁的帅小伙。
邵承东跟他们一家打了招呼,问道:“何大哥结婚了吗?”
傻柱有些尴尬了,赔笑着说道:“还没有呢!”
邵承东笑道:“所谓成家立业,何大哥都23岁了,该考虑了。”
他的注意力放在了没有开启的另一个灶台那边,有点好奇。
这个灶台,是他们这个家里唯一黑科技的地方。
因为这里是清朝就在使用的地龙的火坑口,五间房的供暖,就靠这里的地龙。
也是为了迁就这里的地龙,厨房才会修建在房子后面,把东侧第一间当餐厅。
他家厨房面积不小,跟围墙之间修建成了中间运煤通道,南北各一间房的格局。
靠围墙和门口的那一间小一点,可以放两张床,一个书桌,主要是给秘书们住的。
厨房面积大一点,里面有两个独立的锅灶,各有两个锅。
一个锅灶位于地下,烧火需要下去几层,架了一口大锅,一口小锅。
这个锅灶夏天不会用,冬季供暖才会用,烧煤最节省。
一旦点燃,整个冬天就不会熄火,冬天也能供应源源不断的热水。
而傻柱他们现在使用的锅灶,就是正常的锅灶,两口小锅,炒菜做饭都很方便。
闻到浓郁的香气,邵承东也不得不佩服傻柱的手艺,他虽然一根筋,有点愚,但正因为这点特质,让他的厨艺更精深。
邵承东的手艺也不错,但是拿手菜并不多,精力也没有全部放在研究厨艺上。
邵承东笑道:“何大哥,你这手艺不错啊,以后我们家要是请客,就找你了。像你平时置办这样一桌酒席,怎么收费?”
傻柱笑道:“都是邻居,要什么钱啊……”
邵承东刚准备反驳,何大清却已经说道:“给你工费才是长久的,你不要钱,人家也不好意思麻烦你了。承东啊,我们这一行没有一定,一块两块给的有,像这种比较高档的私家菜,十块八块也不是没有,关键还是看做什么样的席面。”
邵承东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一般的炒菜席面,主人家提供食材,调料,两块钱就不少了,但要是谭家菜那种海鲜干货需要各种发泡,提前一两天就要准备的,十块八块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