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穷二白

清朝末期,东大才开始进入工业时代。

可是由于时局动荡,加上境外的控制,即便是有了一些工业,也以轻工为主。

重工业,一直是东大最短板的领域。

不管是钢铁领域,还是化工领域,都落后国外最少几十年。

以机床领域为例,如今国内百分之九十的机床,都是进口,而且还是一战时期的技术。

二战之前,先进的设备不会进口到东大,二战之后,更是几乎断绝了新技术的引进。

所以这个时期,苏联援建的156个工业项目,才会如此重要。

说起来,苏联与东大绝对有着合作的最好基础,一方面有充足的人口,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有过剩的重工产能。

可是由于各种原因,苏联援建的项目,大部分也算不上先进,只能帮东大解决从无到有的过程。

而且邵承东和他爸爸都知道,明年开始,苏联就要撤走技术人员,不少项目还没有完全竣工就停工了。

国家虽然没有工业基础,但绝对不是人傻人懒,只是过去的动荡,一直没有稳定的时局影响的。

未来的东大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足以证明华夏民族的聪明智慧。

即便是如今,其实也不缺少人才。

在他爸爸统计的工业基础方面,国内现在真的很落后。

钢铁厂的炼钢,是世界最落后的,各种材料工艺几乎空白,化工产能更是不值一提。

可是,就在这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京城一机床去年就跟青华联合制造了国内第一台程控铣床。

当然,现在的程控机床不是软件控制,属于触点式硬控。

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没有软件的时代,这项技术也只是比国外慢了几年而已。

可是实验室产品想要量产,几乎不可能。

因为几乎所有的配件,都需要进口,想要大规模采购,人家根本不卖。

巴统是专门针对东方的技术管制,可哪怕是针对第一大对手苏联,封锁的技术也比东大少。

我们哪怕想买一点橡胶,人家都不卖给我们。

这种发展难度,简直是地狱级别。

现如今国内的机床行业,连一根完全符合标准的主轴都造不出来,合金刀片,百分百需要进口。

这倒不是技术原因,而是材料工艺。

目前国内的生产的车床,质量上无比跟进口商品相比,是从基础炼钢都弱于国外。

可惜的是,邵承东完全不懂材料技术,他爸爸即使懂一些,也只是毛皮。

幸运的是,如今有了156个工业援助项目,其中就包括了一些基础的材料工艺。

而他爸爸的建议是利用现如今的条件,进行产业升级,而他们可以利用一些新技术,新专利,换取更多急需的技术。

他准备在电机技术方面进行研究,拿出最先进的无刷电机技术,给邵承东的任务是,造出伪四轴机床。

四轴机床是在程控技术成熟后的产物,一直到八十年代才普及,后来还有更先进五轴加工中心。

国内一直在追赶,一直到六十年后,才追上了国际一流水平。

也就是说,单论机床技术方面,10年代,才真正追上去,落后了几十年。

没有程控技术,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四轴加工中心,可是在此之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采用硬件控制技术。

比如一机床与青华合作研究的程控铣床,就采用的硬控技术,利用触点感应,控制加工行程,角度。

而即便没有程控系统,也可以采用在XYZ三轴之外,安装不同角度的支臂,进行同时加工。

由于不是真正的程控,所以他爸爸称之为伪四轴。

邵承东在一些技术专业方面,比不上他爸爸。

就好比无刷电机,各种原理邵承东都懂,可让他研发,他不一定能造出来。

他最开始就不是这个领域,后来负责生产线的自动化设计安装,需要全面了解各种技术的整合,却不会精通某一项技术。

他爸爸相比之下技术要狭窄许多,可是在机床与电机方面,比邵承东更高深。

他花了两个小时粗略看完了他爸爸写的技术研发思路,拿了香皂,脸盆去洗澡。

排队将近一个小时,才轮到他挤进了浴室。

一个不到二十平的房间,光溜溜的超过三十人,一个水龙头下面,最少四五个人。

每个人都光溜溜的,也没有害臊,在略显冰凉的水龙头下嚎叫着冲洗。

五一之前,学校每天供应两个小时的热水,可除了冬季那几个月水温超过四十度,大部分时候的水温只有三十五度左右,比人体温度还要低几度。

为了防止感冒,大部分学生一个月都难得洗一次澡。

过了五一更惨,锅炉不烧了,洗澡只能冲冷水澡。

邵承东用十秒钟打湿身体,然后用一分钟在全身上下打上香皂,连头发带身体搓了两分钟,然后冲洗干净,全程用时差不多五分钟。

用香皂洗澡洗头,在这个时代都属于奢侈,大部分学生,只能用普通肥皂洗澡洗头。

学校每天都定时烧一些松枝松针,供应草木灰,有一些学生舍不得买肥皂,就用草木灰洗澡洗头洗衣服。

还别说,草木灰洗的时候难受,看起来脏,其实洗的挺干净。

洗完后光溜溜地来到门口,不少人冻的哆嗦着擦干身体,从脸盆里面拿出了衣服穿上。

邵承东刚穿上内库,突然楼道里面一片漆黑,无数的哀叹声立即响彻宿舍楼。

供电不稳,即使学校优先供应电力,一天也要停几次电。

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但停电会影响学习,影响生活,所以总能听到哀怨声。

邵承东等了一会儿,一些宿舍里面点起了蜡烛或者油灯,借助着微弱的光线,才回到宿舍。

八个同学都已经回来了,停电后看不了书,就都准备睡觉,又到了每天晚上的卧谈会时间。

卧谈会每天晚上都会开,遇到感兴趣的话题,可能全员加入,其他人不加入,两三个人也能聊许久。

这种时候,邵承东很少加入,他不善于表达自己,也不喜欢跟其他人谈心。

除非有人问他,他大部分时候都不会说话。

几个同学也习惯了,从土改聊到了炼钢,从机床技术聊到了造船技术,话题无所不有。

最后,以最活跃的乔玉山一句。“时间不早了,明早还要去重工,都睡吧。”结束了话题。

第二天一早,邵承东六点就起床了,先去蹲坑,然后洗漱,回来后叫醒了其他人,去食堂吃饭。

吃饱喝足回来,楼道两头都挤满了蹲着洗脸刷牙,排队上厕所的同学。

他回到上铺的床上,把铺盖和被子,枕头,都包在一起打包,用绳子捆起来,还留了一个可以背在后面的交叉扣。

将铺盖和提包都放在了下铺范长根的床板上,他也把铺盖都绑好了。

他们现在在重工实习,每周要在重工工作六天,周六下午回学校,周一上午过去上班。

周日回学校也不是没事,每周一次实习汇报,同时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

七点半的时候,所有毕业生在操场集合,重工派来的大卡车已经列队等待,一辆车五十人,所有人依次上车,把铺盖坐在身下,人挤人地前往东郊的重工厂区。

重工依托武钢建设,就在武钢厂区的南边不远。

武钢厂区就有十条铁路线,这些铁路线在南方不远汇合,重工就建设在铁路线旁边。

武钢厂区有21平方公里,重工相比之下要小的多,却也超过了一平方公里,如今工人数量超过了六千人。

如果等所有项目通过运行,工人数量恐怕要超过一万人。

而这些还只是本部职工,还有一些附属工厂,学校,后勤人员,数量也会不少。

在这个时代,许多大厂比许多小镇的人口还要多。

他们这些实习生先被拉到宿舍楼放下行李,然后就要去上班。

所有人都争分夺秒,不敢耽搁时间,到达各自的车间刚好八点半。

重工许多部门都是人歇机不停,如今交接班已经完成,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员,每周一都会开一个短会。

看到这初级工业综合体的厂区,邵承东有些走神了,想起了他爸爸提过的情满四合院的剧情人物何大清。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这不可能是个虚拟的世界,一切都是真实的,似乎可以当做一个平行世界。

世界上存在的所有一切,都可能是另一个世界的投影。

比如小说,比如影视。

如果是这样,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其他剧情。

他几乎不看电视剧,也不清楚这个时期有哪些影视剧。

不过他妈喜欢年代剧,应该知道,到时候问清楚,也能当做摸索新世界的乐趣。

还有苏守真,本来一个陌生女孩,很有可能成为他的妻子,这种感觉很奇怪。

他本来应该介意的,可由于她漂亮,他就介意不起来了。

这个时代,结婚了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他没有太多的花花肠子,当然想找一个漂亮的媳妇共度一生。

只是不知道,这个的媳妇的灵魂,是否与她的相貌一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