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九十对五百
- 北美1851,华工再造大唐
- 摸鱼与渔
- 2082字
- 2025-04-07 16:03:12
接到命令赶来的排级以上军官,将李桓的宿舍堵得水泄不通,抻着脑袋看着挂在墙上的地图。
李桓拿了两个嵌入钉子的红色木塞,钉在上面代表第一骑兵团的部署。
“赶往奥克兰的骑兵营,差不多再有十个小时就能到渡口。”
升任连长的严季同略微估算了下距离:“另一路差不多同时到圣克拉拉附近,封锁住通往南方的道路。”
李桓掏出怀表看了眼时间。
此时已是正午,对方傍晚就扎营休息,到渡口的时间也不过超过明日中午。
而从奥克兰到三藩市的渡轮,不过十几分钟。
这么短的时间,复华公司根本无法完成撤退。
更重要的是,一旦这两个骑兵营跨过金门海峡追击,相比之下慢吞吞的运输队伍根本无处可逃。
“三藩市的民兵队有什么动向吗?”
李桓看向桑景福。
桑景福脸上闪过一丝古怪的神色:“他们在和示威的红毛鬼对峙,要求对方退回聚居区,不得骚扰街道上的商铺。”
民兵队是由白人商店主出资训练的,要做的只是维护他们的利益,根本不在意死了多少爱尔兰裔。
估计还有人会因此感到庆幸。
毕竟由于贫困和失业,不少爱尔兰裔整日在街道上游荡,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商店的生意。
李桓哑然失笑,旋即板起脸:“他们不掺和正好,不过二连不能放松警惕,各个路口都要做好被敌人袭击的准备。”
“是。”
严季同起身抬手敬礼。
李桓微微颔首:“王阳,第四连现在有多少人能用,要扛得住远程奔袭的。”
“第四连每一位队员都可以。”
王阳挺起胸口大声的汇报。
经过多轮补充,第四连终于满编,除去赵阿福带走的一个班,还有近九十名骑兵。
而按第一骑兵团的编制,一个骑兵营有五百名骑兵。。
九十对五百。
李桓起身拿起外套,做出最终的部署:“第四连立即出发去渡口。”
“是。”
在场的保卫队员抬手敬礼,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看到李桓要往出走,桑景福侧身拦了一下:“头……”
“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家底,可不能让王阳那小子给浪费了。”
李桓拍了拍桑景福的肩膀:“帮我看好约翰·塞奇威克和普朗克,别让这两个家伙跑了。”
“好。”
桑景福犹豫了一下,让开了门口。
李桓走到渡口的时候,第四连已经完成集结,一个个小伙子精神抖擞的骑在马背上。
“我的坐骑呢?”
他环顾左右,发现自己从匪帮手里得来的夸特马并不在。
“头,您也要去啊?”
王阳的脸顿时垮了下来。
奥克兰方向有整整五百名骑兵,第四连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可若是李桓也跟着的话……
他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废话。”
李桓一眼就看出王阳的想法,回身让一直跟着自己的警卫连一排一班,去把自己的坐骑牵过来。
坐骑很快就牵了过来,不过除了那匹夸特马,还有警卫连的坐骑。
他也没有将警卫连的保卫队员赶走,牵着马到渡口和调度员沟通了一番,便在渡口旁等着渡轮。
这个时候王诚也赶了过来,气喘吁吁的劝道:“东家,大家伙可都指望您呢,这要是有个……”
“停。”
李桓打断王诚,开玩笑道:“王掌柜,我又不是去送死,还不用哭丧。”
“可……”
王诚顿时急了,支支吾吾的想要解释。
“行了,船来了。”
李桓扫了一眼堆积在渡口的货物:“公司撤得越快,我们就越安全。”
不给王诚再说话的时间,他喊来王阳组织第四连登船。
渡轮驶过三藩湾,绕过通往奥克兰的航道,停靠在偏北的海岸。
王阳一马当先跃下船舷,蹚过到坐骑膝盖的海水,探出一条没有危险的路。
走过容易陷进去的泥滩,李桓拿出地图算了一些距离和方位。
从斯托克顿到奥克兰有两条路,一条是向北走贴着河道绕过代阿布洛峰,越过丘陵抵达海岸。
另一条则是直接向西南方向行进,通过温泉镇再沿着三藩湾绕回奥克兰。
第一骑兵团的兵力既然分成了两个方向,前往奥克兰的这个营,基本可以肯定会走第一条线路。
没有什么过多的交流,第四连立即启程,以行进速度前进。
随着海岸被抛在身后,地势也逐渐变得陡峭,荒芜的土地渐渐被野草和灌木所覆盖。
王阳翻身下马,抽出马刀砍伐伸到山野小路上的树枝,不一会儿刀锋就被染成了绿色。
穿过逐渐茂密的森林,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高山、平原与河流相映成趣。
李桓喊来王阳和几个第四连的排长,拿出地图解释接下来的行动。
以第四连的兵力,不要说和一个营正面冲锋了,就是想要迂回拉扯,都很难躲过铺天盖地的追兵。
他们现在要做的是拖延对方的行军速度,给正在撤退的工人创造出充足的时间。
“你们有什么想法?”
李桓环顾王阳和几个排长。
王阳和排长门面面相觑。
他们本来的想法,是趁两个骑兵营赶路时拼死一搏,烧掉对方的粮草。
可现在李桓在队伍里,这个计划显然没法实施。
看王阳的表情,李桓其实也猜出了个大概。
第四连不缺乏拼命的勇气,也有殊死一搏的决心,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他辛辛苦苦攒出的家底,可不是这样挥霍的。
“你们啊,有时间多看看书。”
李桓直接做出了部署。
哨骑散出去侦查,第四连钻进树林里养精蓄锐。
将夸特马拴在树干上,李桓掏出硬面饼,就着水壶里的凉水,一口一口的咽进肚子里。
王诚漏了一点没说,这玩意儿不但又硬又难吃,而且就算就着凉水也噎得慌。
看李桓生无可恋的吞咽,王阳笑着晃了晃手里的硬面饼:“头,您知道我小时候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吗?”
“是什么?”
李桓灌了两口水咽了下去,视线落在王阳手里硬面饼上的牙印。
“我那时候希望天天有硬面饼吃。”
王阳用力撕下一口面饼,也不喝水,嚼了嚼就咽下去:“现在嘛,我就希望孩子们,以后不用再啃这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