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师爷哪里见过如此阵势,早已吓得战战兢兢毫无主见,唯唯诺诺地答应了钱副团长的要求。还说两军也算是友军,各取所需便是,没有必要发生冲突,让底下的兄弟们遭受血光之苦。
钱副团长满意地点头,夸赞赵师爷不愧是李团长手下的高参,识大体,明大义。于是又要求吴营长拆除防御,退出码头区域,彻底解除发生交火的可能性。
赵师爷不禁看了一眼吴营长,不知道是不是该答应下来。吴营长冷笑一声,说望龙滩本就是李团长新建的防区,岂有退让之理。要退也是鄂军先退,部队不得在码头之外的区域活动,这才是和平相处的基本。
各执一词,商谈无果。赵师爷推说要请示李团长后方能定夺,让钱副团长先等上一等,待李团长指示后再行商议。
钱副团长同意,说那就先维持现状,各自都约束好手下,避免发生冲突。
小龙这时隐在半空中,看着眼前的局势,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又看到安玄道长被士兵们带走,心里不免有些焦急,便化作一道烟雾,朝着安玄道长疾飞而去。
隐到安玄道长身边,小龙轻声对道长说道,等会儿上船过跳板的时候,自己会兴起一阵风浪,将道长卷入江中,再将其带回到石洞,让道长到时候不要惊慌,配合就是了。
道长闻言,点头应承,心里那个感激涕零啊,跟对了人就是不一样。
老爷们来到了大船边,在士兵们的吆喝声中,一个个老老实实地排队上船,心里虽不满,但也知道这时候和这些下层的士兵讲道理也是白费气力,唯有见到了鄂军长官,尚可据理一争。每个人脸色沮丧,或愤懑,或恼怒,忍气吞声地踏上了登船的木板。
安玄道长此时却心安下来,不吵不闹,跟着就是。眼看着走上了跳板,突然,一股旋风袭来,几个大浪涌起,大船也跟着剧烈摇晃起来。刚走到跳板上的几个老爷和安玄道长哪里还站得稳,纷纷掉落到水中。
说也奇怪,掉入水中的老爷们慌乱间划着水,居然都没事儿,被江水推到了岸边。而安玄道长却不见了踪影,几个会水的士兵跳入江中,在水下找了半天都没找到,只以为是被暗涌卷入到了江底。
但老爷们却看得真切,结合之前法会上目睹到的种种异象,心中似有明悟,这个道长了不得啊!众人忍不住低声议论,感慨着安玄道长这出神入化的操作。这样一个人物,不知道今后还能有幸相见否!
老爷们被带到船上一个大房间内坐下,有士兵奉上茶水糕点,说是给老爷们压压惊,长官处理完琐事后就会来与众人相见,请稍安勿躁,耐心等待。
两军在码头形成了对峙局面。可怜那些无辜的老百姓们,还被鄂军困在江边不准擅离。但有聪明的人却发现,只要愿意塞一点好处,鄂军士兵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人离去。于是乎,有钱的小民便忍痛出血,说是犒劳辛苦的士兵们,献上了钱财,方得以离开。
望龙滩的局面让人始料未及,安玄道长此时正在石洞中惊悸未定,唉声叹气。他想不明白,鄂军这个时候怎么会来到了望龙滩,而有所部署的吴营长又为什么不进行反击,白白让一场好戏演成了悲剧,得不偿失啊。
小木匠此时也跑进了石洞中,还背着一大背篓的吃食,气喘吁吁地将背篓放到了地上,对小龙和道长说道,码头上的士兵们没有打起来,好像进行了谈判,这个时候都按兵不动了。倒是那些困在江边的民众,有的已经离开,有的却还待在原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安玄道长此时心有不甘,心里猜想着各种可能,但掌握的信息太少也无从判断,随即决定到吴营长的军营中去走一趟,看看如今到底是怎样一种局面。
小龙嘱咐道长注意安全,说要是事不可为,还是回到洞中来避一避,从长计议。
道长感激不已,又是一顿彩虹屁输出之后,才急忙忙地向军营的方向跑去。
小木匠撇了撇嘴,看着道长慌乱的背影,也不好再说什么,自个儿开始忙碌起来。
在洞口边搭起了一个简易的土灶,又将放在背篓里的锅碗瓢盆之类的一一拿出摆放好,就准备大干一场。
小龙甚是奇怪,问小木匠这是要自己做菜吗?
“那是当然了!”小木匠略带得意地说道,“最近几天在大师傅那里学了几个菜式,今天正好试一试手艺,也不知学到家没有。”
小龙听后高兴地拍起手来,不住夸赞小木匠真是个好学的人,体贴的人。
小木匠不好意思地笑了,说道,我就是看你现在不喜欢吃生食了,所以才去学的啊,这可是花了整整一个大洋的代价才学来的。
平时还没看出来伙房的大师傅原也是个贪财之徒。还好他得了好处也算教得认真。
那你肯定学到家了,小龙很有信心地说道,你这么聪明,学什么像什么,我就等着试菜了,可别让我失望哦!
我可不敢让你失望!我等小民就是应该尽心尽力的服侍你才对!学着道长的口气一阵调侃后,小木匠自己忍不住也大笑起来。
小龙不以为意,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说道,尔等小民有此觉悟甚好,以后可要精进手艺,好生侍候哦!
你就臭美吧!小木匠一边忙活,一边和小龙说笑着,笼罩在心中的阴霾总算是消减了不少。
一阵烟熏火燎之后,小木匠的独家美食出炉了。
小龙迫不及待地坐到瓦盆前,品尝起热腾腾的红烧肉和鲜鱼汤。
“这个味道,真是太绝了!”小龙大呼过瘾,一个劲地夸奖起小木匠心灵手巧,是个难得的可造之材,假以时日,定能在美食界独占鳌头。
小木匠才不会相信小龙的夸张之词,自己也端着碗尝了几口。
咦?嗯!果然不错,虽然没有大师傅做的那么鲜美,但至少食物的香醇还是保留了下来。既然这么好吃,那就得多吃点,忍不住和小龙争抢起来,一大盆的红烧肉居然吃了个底朝天。
每天都能这样吃饭的话,我敢说,本龙不出一个月就能长成一条巨龙了。小龙摸着滚圆的肚子意犹未尽,吃好吃饱的夙愿想不到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实现了,龙生何求啊!
见小龙吃得满足,小木匠也是满满的成就感,为自己私下里学习了厨艺大大地点了一个赞。又寻思着还得再多学几个菜式,定然能将这条好吃的小龙养得白白胖胖。
在石洞中和小龙闲聊了片刻后,见小龙有些困倦的样子。知道小龙在耗费了体力施法后需要睡觉恢复,便让小龙先睡会儿,自己还担心着师父,就返回道观中去了。
此时道观中只有寥寥几个道士和匠人,大部分人都还被困在江边的法会现场。
老木匠对鄂军的所作所为不屑一顾,说这些扛枪吃粮的军阀没一个是好东西,吃起人来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小木匠吓到了,“他们还要吃人啊?”
老木匠愣了一下,随即大笑,“我就是打个比方,是说他们搜刮钱财心黑得很!哎,你看着吧,被围在江边的那些人,要是不拿点钱出来,是休想离开的。”老木匠说完,又低下头拿起雕刀,开始鼓捣着自己的心头好了。
看着师父静心专注的样子,小木匠不宁的心绪也开始渐渐平复。只要小龙和师父平安无事,其他的事,都没那么重要了。
小木匠正发着呆的时候,老木匠似乎想起了什么,停下手中的活计,抬起头来看着小木匠问道,等道观的活计忙完了,你是跟着我继续去做木工活呢,还是就留在望龙滩?
小木匠一时愣住了,自己还从未想过这个问题。要是没有小龙的话,肯定是跟随师父四处做工讨生活。但现在和小龙朝夕相伴,实在是难分难舍,也不知道小龙愿不愿意离开望龙滩。
小木匠踌躇了半天,不好意思地对老木匠说,我也不知道。
老木匠也不勉强,放下雕刀抽出了旱烟,小木匠赶紧拿起洋火给师父点上。
老木匠吧嗒了几口又说道,都好好的活着吧,咱爷俩也是有缘,不管今后怎样,相互有个牵挂也不是坏事。他相信小木匠有本事养活自己,只要不去瞎掺合那些无关的事,总是能找到口饭吃的。
小木匠听着,心里不免有些失落,想到万一到时候小龙不愿离开,自己岂不是要和师父分开了。想想这一年多,要不是有老木匠的照拂,自己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现在,真要分开了,该如何是好啊?
石洞中,小龙似乎又有所悟,近段时间不断的参悟,对典籍中的记载小龙已寻到了自己独特的学习路径和方法。
册子里许多内容似乎是前人杜撰或臆想的东西,即便如此,或许因为撰写者本身具有深厚的道家学识,字里行间,想象与理论,现实与猜测巧妙地契合在一起,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亦是假,假亦是真。集大成的智慧就像暗夜中的烛炬,总能照亮后人探索的路,有悟必有得。
小龙似懂非懂地看着这些晦涩的文字,似悟非悟地天马行空般假想着。思考和摸索有时候碰在一起冒了个火花,潜伏在血脉中的某种本能意外被点燃,随即流进了血液里,植根到了意识中。这就要恭喜小龙了,又解锁了龙族技能树上的一个小枝丫。
夜深人静星月辉映之时,小龙感觉自己进入到了大彻大悟的状态。体会着数次化身烟雾、猫咪时的感受,假象着自己化作了人形,在人世间肆意行走,数不清的美食就在眼前,玩不尽的乐子流连忘返……
分不清到底是现实还是幻想,一会儿轻烟缭缭,一会儿猫追狗咬。脑子里的执念却依然是一个貌似小木匠的人影,隐隐约约间,眼前忽然一亮,一个赤裸的小孩子居然就那么傻傻地坐在了石床上。
小龙惊喜地看着自己这般丑陋的样子,不觉大喜过望,又不断尝试着各种形象,但唯独变成小孩子是最为顺利。这一次,小孩的脸庞清爽了不少,身上也穿着了衣裳,脚上也有了鞋子,小龙兴高采烈地走下石床尝试了一番行走。哈哈哈,走得还挺稳!于是跑跑跳跳地在石洞中蹦跶起来,犹如一个吃饱了饭没事做的顽皮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