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入籍

  • 南宋圣君
  • 殷扬
  • 2235字
  • 2025-03-28 12:00:10

百姓之所以沦落到目今这种悲惨境地,就是因为赋税太重了,重得他们累死累活,却是缴不起赋税。

正如徐照诗所写“促促复促促,东家欢欲歌,西家悲欲哭。丈夫力耕长忍饥,老妇勤织长无衣”,这诗很好的道明了百姓的困境。

而且,这还是在嘉定元年之前的写照,自从嘉定元年爆发财政危机以后,百姓的负担就更重了,卖儿卖女都是寻常事。

因而,百姓最想知道的就是赋税如何收取了。

魏关孙语出惊人:“按田纳赋,和籴保役全废。”

“按田纳赋?”

“这是真的么?”

“真废和籴?”

“真不充保役了?”

百姓个个眼珠子都快瞪掉了,满脸不敢相信。

更有人以为自己幻听了,不断掏耳朵。

百姓之所以沦落到目今这般凄惨境地,就是因为和籴与保役所致,至于田赋,因为他们失去了土地,与他们没有半点干系。

宋朝的土地兼并之烈,当属历史之最,因为宋朝不禁土地流转,不加以抑止,直接后果就是不仅百姓手里的土地被兼并一空,就是朝廷的公田也被兼并了。

这些世家权贵豪强势力大,不缴税,朝廷拿他们没有办法,只能把赋税朝百姓身上转移,这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巨富之家不纳赋不充役,而百姓无家无业还要缴纳沉重到难以负担的赋税。

为了把这些赋税转嫁给百姓,就以和籴之名来进行。

以至于,在宋初只有两种的和籴,到了南宋末年,和籴少则数十种,多则上百种。

谢方叔曾经痛心疾首“今日国用边饷,皆仰和籴”,和籴就成了最坑百姓的苛法。

所以,贾似道力主废掉和籴,行公田法,其实并没有问题,是切中了时弊的好办法,只是他在推行的过程中犯了一些错误,导致他失败。

百姓一听魏关孙要废掉和籴,这是他们最期盼之事,然而他们完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和籴之苦,难以言尽,此法必废。”魏关孙掷地有声。

“公子万岁!”

“公子真是青天大老爷!”

“公子……”

百姓齐刷刷跪在地上,向魏关孙叩头,激动得眼泪齐流,放声痛哭。

一边哭,一边笑,又哭又笑,欢喜不已。

“各位父老乡亲,请起请起。”魏关孙在察子们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才把百姓扶起来。

在起身前,百姓又是重重叩头,千恩万谢。

魏关孙又道:“在分给你们田地之前,你们得重新入籍。”

“入籍?”

“真的么?”

“我们还能再成百姓?”

“我们放弃了户籍,真还能入籍?”

百姓的眼珠子差点又掉在地上了。

自从他们破产后,不得不托庇于丁员外,成了逃户,失去了官方身份,不能行走在阳光下,如同阴暗中的老鼠般活着。

若能重新拥有户籍,再次生活在阳光下,是他们一大心愿。

咋闻此言,他们跟做梦似的。

“你们都是本份的百姓,你们沦落到目今这种地步,非你们之罪,实为朝廷之过。”魏关孙道:“今日,我来纠正朝廷这一过失,重新赋予你们户籍。”

“公子万岁!”

“公子真是青天大老爷。”

百姓词汇贫乏,用他们最美好的赞美之词万岁、青天大老爷来赞美魏关孙。

要不是魏关孙与察子们拦着,他们又要跪下给魏关孙叩头了。

“排队,入籍。”魏关孙吩咐一声。

此时此刻,他的话就是圣旨。

嗯,比起圣旨还要好用。

百姓立时排成数列,黄元鹏带着文书吏,为百姓入籍。

黄元鹏拿起一本由白背五绫纸制成的小册子上,展将开来,上面印着姓名户籍等栏目,与现代的户口本类似,问过一个男子填写好。

再把户籍本交给一个画工,画工接在手里,看着这个男子为他画像,写意手法,很是神似。画好男子的头像,再在对应处,给他们的家人画像。

画功了得,很快就画好了,然后拿起一种特殊的透明涂料,均匀的涂在头像上,干了之后,可以防水。

摆放在一边,等其自然干透。

黄元鹏他们如此做,一户一户的为百姓入籍。

等到第一本户籍干透,魏关孙双手捧着,递给那个男子:“恭喜你,重新回到阳光下,正大光明做人。”

男子接在手里,展将开来,与一家人仔仔细细看过,双膝一软,跪在魏关孙面前:“小的张狗儿给您叩头了。呜呜!哈哈!”

魏关孙忙扶住,不让他叩头,张狗儿数度欲叩头而不可得,扑在魏关孙肩膀上,又哭又笑,喜悦不禁。

百姓皆如张狗儿般,拿到户籍,放声痛哭,哭着哭着就是放声大笑,跟神经病似的。

等到百姓情绪稳定了,魏关孙看着百姓:“你们若有亲戚朋友逃难,沦落为难民的,也可以叫他们回来,重新入籍,分田地。”

“公子,真的?”

“公子,您没骗我们?”

“难民也能重新入籍?”

百姓哪敢相信这是真的,嘴巴张得老大,可以塞进两只鸡蛋了。

“当然可以。”魏关孙重重颔首:“难民与你们一样,都是家业被人所夺,不得不背井离乡,举家逃难,罪不在他们,在朝廷。”

南宋末年究竟有多少难民,没人知道具体数目。然而,难民与逃户加起来,差不多有三千万人,若是能让这三千万人重新入籍,分给他们土地,让他们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到那时,南宋再也不会有财政危机了。

所以,让难民入籍,必须要做。

这些百姓,不会全部知道,会知道一部分难民去处,能让他们回来入籍,也会增加不少人口。

“公子……”

“公子……”

百姓激动难言,又要跪下给魏关孙叩头,魏关孙和察子们好一通忙活,这才阻止住。

“入籍完成,该给你们分田地了。”等到入籍事宜完成后,魏关孙立时发话。

这是百姓盼星星盼月亮想要的事情,齐声欢呼。

分田地这事,以房屋最近为原则,再结合百姓以前田产优先的情况,分配起来很快捷。

每分完一户,就给他们办理田契。

百姓手握田契,欢喜不已,有人跟小孩似的,又蹦又跳。

当然,更多的是呜呜大哭。

这些田产,有不少是他们祖传的,因为赋税过重,无法负担税赋,不得把托庇于丁员外,田产就被夺走了,目今能够重新拿回来,是天大之喜。

虽然这些田地已经是公田了,不属于他们的私产,但能够由自己祖祖辈辈耕种,与自己的没差别。

唯一的区别就是不能卖。

败家子才会卖田地,这对于他们来没什么不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