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了。”
林恩皱着眉头,看着实验室角落那片新添的焦黑痕迹,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气息。
范斯博士脸上却带着几分兴奋,他那被爆炸熏黑的脸上写满了疯狂的科学家热情。
“这次不一样,男爵阁下!进展非常显著!”
“显著到又炸了一角墙?”林恩打趣道,目光扫视着这间秘密实验室。
自从上次与范斯达成合作,他就在庄园里为这位古怪的化学家准备了专门的实验空间。
为了安全考虑,实验室特意建在远离主建筑的位置,四周围以厚实的砖墙,屋顶则采用了轻质木板。
如果真的发生大爆炸,力量会向上释放,减少横向伤害。
现在看来,这些防护措施是明智之举。
“小小的代价,为了伟大的发现!”范斯挥舞着手臂,他的白大褂袖口已经被烧穿了几个洞,“您知道吗?我刚才差点把自己送进坟墓,但同时也站在了科学的新高峰上!”
林恩挑了挑眉毛:“那么,有什么突破性进展?”
“请随我来。”范斯兴致勃勃地领着林恩走向实验台,那里摆放着各种玻璃器皿和化学药剂。
在一个特制的小型玻璃罐中,盛放着一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的白色晶体。
“就是它?”林恩指着那些晶体问道。
“雷汞,男爵先生。”范斯压低声音,仿佛在谈论某种神秘的宝藏,“经过无数次配方调整,我终于找到了稳定合成的方法。”
林恩终于有了点微笑。
两个多月的爆炸、失败和重来,终于有了成果。
“您确定这次是稳定的配方?”
“绝对。”范斯点点头,随后又补充道,“相对来说。毕竟这东西的本质就是不稳定,但至少现在我能确保它不会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自行爆炸。”
从历史上来讲,汞盐的合成是对火药学的革命。日后的诺贝尔,也是从中研发出了炸药。
不过林恩显然现在更关心他子弹里的底火。
“安全性呢?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撞击、摩擦、明火,任何一种都能引发爆炸。”范斯的语气中透着某种骄傲,“但最美妙的是,它的引爆方式是可控的。”
范斯从实验台上拿起一个小木槌和一块铁板,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小撮雷汞放在铁板上。
“请退后几步,男爵阁下。”
林恩依言后退。
范斯深吸一口气,轻轻用木槌敲击了那一小撮白色晶体。
“砰!”
一声清脆的爆响,伴随着一闪而逝的火光。
爆炸虽然微小,但威力却让在场两人都感到一阵惊讶。
“太精彩了!”林恩几乎要鼓掌,“这种反应速度和可靠性,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范斯得意地笑了起来:“还有更精彩的。”他又取出一小撮晶体,这次放在一片纸上,用铁棍轻轻摩擦。
“砰!”又是一声爆响。
“看到了吗?”范斯兴奋地解释,“无论撞击还是摩擦,都能可靠地引发爆炸。而且,最重要的是……”
他拿出一个小玻璃杯,里面装着水,将一小撮雷汞放入水中。
“它在水中仍然保持活性!”范斯用玻璃棒轻轻搅动了一下,雷汞并没有溶解,“这意味着它有极好的防潮性能。”
林恩低头看着那小小的白色晶体。
终于算是成功了。
“范斯博士,您做到了!”林恩由衷地赞叹道,“这绝对是一项革命性的发明!”
范斯谦虚地摇摇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生产工艺需要优化,我们还需要研究如何安全地大量制备和储存。”
“说到安全问题,”林恩转向那块被炸黑的墙角,“这次爆炸是怎么回事?”
范斯有些尴尬地清了清嗓子:“哦,那个。我试图将一批成品转移到储存容器时,不小心碰到了桌角……”
林恩忍不住笑了起来:“看来我们还需要设计更安全的操作流程。”
“绝对需要。”范斯赞同道,“不过幸运的是,我没被炸死。”
他的幽默感绝对不好。林恩想道。
“那就好。”林恩点点头,“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将雷汞应用到实际的底火中。”
范斯沉思片刻:“直接使用雷汞太危险了。我们需要一种载体,既能保持它的敏感性,又能控制爆炸威力。”
“有什么想法吗?”
“我在考虑与某种惰性材料混合。”范斯边说边在笔记本上草草画着图形,“也许是细砂或者硝酸钾。”
“听起来很有道理。”林恩表示赞同,“我会安排工匠团队与您协作,开发底火的具体设计。”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林恩的副官海因里希走了进来,压低声音说道:“男爵阁下,施密特先生派人来报告说,工匠团队在研究纸壳弹方面取得了突破,希望您能去看看。”
真是双喜临门。林恩打算立刻过去看看。
“范斯博士,您继续加油。”
“祝您好运,男爵阁下。”
范斯微微鞠躬,随即又转向他的实验台,仿佛已经忘记了林恩的存在。
离开实验室后,林恩跟随海因里希前往城郊的工匠作坊。
到达工匠作坊时,施密特和他的团队正在等候。
看到林恩到来,施密特迫不及待地迎上前。
“男爵阁下,您来得正是时候!”施密特兴奋地说道,“格哈特的想法成功了!”
“我们用多层薄纸叠压成型制作弹壳。”格哈特解释道,“然后浸入特制的蜡和树脂混合液中,最后再涂上一层由漆和某些矿物粉末混合而成的涂料。”
施密特补充道:“结果超出我们的预期!纸壳不仅完全防水,强度也惊人地高。我们进行了多次测试,即使在潮湿环境中放置数日,也没有出现明显变形或软化。”
“让我看看成品。”林恩急切地说。
施密特从工作台上拿起一枚样品递给林恩。
这枚纸壳弹看起来比之前的版本更加精致,表面光滑坚硬,底部嵌入了一个小型金属底座,用于安装底火。
“我们还设计了这个金属底座,”施密特指着底部说,“它不仅加强了整体结构,还能确保底火与发射药的可靠连接。”
林恩仔细检查着这枚纸壳弹,心中激动不已。
这已经非常接近他记忆中的纸壳弹了,虽然外形和细节还有差异,但核心原理已经实现。
“你们进行过实弹测试吗?”林恩问道。
施密特摇摇头:“还没有,我们在等待底火的问题解决。不过我们进行了压力测试,纸壳能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而不破裂。”
“太棒了!”林恩拿着纸壳弹在手中掂量着,“底火的问题也快解决了,定装弹马上就可以开始实验。”
施密特和工匠们闻言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
他们的成果马上可以得到印证,没有人能拒绝这种成就感。
走出工匠作坊,林恩的心情格外的好。
雷汞合成成功,纸壳弹也基本完成,针发枪小目标已经完成了两个。
当然,前路依然艰难。
但今天,林恩允许自己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