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朝会

说谎……赵瑜眸中灰芒一闪即逝。

他转头看向高安和郭卫,又与之交谈,问了一些问题。

饭后,收拾过碗碟,高安和郭卫在不远处站桩修炼。

石桌旁,赵瑜压低声音对李通明道:“通明,你可以考虑将这两人收入麾下。”

“收什么麾下,怀瑾莫开玩笑……”

见赵瑜表情认真,李通明又拧眉道:“为何?”

赵瑜眼尾微垂,目光幽幽:“方才我已试过,他二人所言字字皆实,较你强出不少。”

“咳咳……”李通明将头扬起,掩饰尴尬,“今天的月亮真白,真大,真圆!”

赵瑜见状胸腔震颤,不由失笑:“这句倒是真话!”

半晌后,他再度轻声开口:“通明,这二人天赋属于上乘,在军中怀才不遇,突破四境尚可,五境却难。”

“他们想追随你,实现人生价值……这词还是你当初教我的,你当真要让他们失望?”

李通明敛眸道:“怀瑾,我早就说过,你和济舟一样,外冷内热,心太软,不该走法家路线。”

“非也。”赵瑜摇头,指尖轻叩石案,“法家不讳言人性本欲,所求不过以利驱之,以法束之。”

“这两人非爵禄金银可动。若追随于你,你定不会亏待他们,同时他二人定也会豁出性命报答……”

李通明猛地扭头:“好你个怀瑾,进礼部这才一载,便已学坏了!”

赵瑜哑然失笑,转过身去:“方才还嫌我不够心狠。”

……

夜色渐晚。

李通明与赵瑜小叙片刻后,便带着郭卫和高安离开。

可惜明日正好是十五,赵瑜需要上朝,不然两人还可小酌几杯。

上朝这事,李通明原本也有机会。

他师父墨守乃天工府府主,当朝大司空,前者三品职,后者二品职。

天工府虽属工部名下,却不受工部管辖,故而每日都需派人上朝,与其他几部协调。

墨守本人倒是很少上朝,若遇大事也是进宫面圣,私下相商。

至于平日例行的朝会,都是由几名弟子代替前去。

李通明以及四位师兄,一共五人,照理该轮流上朝。

可奈何他赖床已久,实在起不来,便成了四位师兄轮替。

如今他入诛邪台,大师兄在学宫教书,二师兄被师父秘密派遣到不知何处,四师兄又坐镇北境,便只剩下三师兄一人。

所以三师兄说忘记他是今日回京,所言非虚,实属太忙导致。

将高安和郭卫二人安顿在客房,李通明回房画图、打造机关,完成今日修炼后,躺到塌上,闭目进入梦乡。

……

寅时初(凌晨三点),赵瑜早已起床,牵着毛驴离开杏花巷。

随后顺着朱雀大街,一路伴随着嘚嘚蹄声,进入到皇城,来到皇宫外。

赵瑜于宫外立马碑前翻身下驴。

青砖铺就的场地上,早已停满华盖车轿。

独他这匹秃尾灰毛驴显得格格不入,甩着尾巴遍地啃食砖缝里的草芽。

六部和各机构官员都在车轿内闭目养神。

随着宫墙内隐约传来五更鼓的回响,檐角铜铃忽地齐齐震颤,惊得晨雾中栖在城楼上的鸟雀振翅而起。

拱门轰然洞开,八名金甲禁军,持戟而立,负责逐一验证官员身份。另有几名宦官在城楼上监督。

只有通过检验,方才能步行入宫。

除去一些特赐官员拥有骑马入宫的特权外,其余官员若不慎骑马进入,还需遭受廷杖。

赵瑜将驴绑在一处石柱上,随后跟着人流上前,递出象牙腰牌。

之后穿过三重巍峨宫门,入目是长约三十丈的白玉阶。

登阶过后便是上朝的承乾殿。

上百身影被拉长,投在玉阶前。

赵瑜身着深绿朝服,静静立在礼部队列之中。

大晏官服,三品及以上为紫色,四五品是深绯和浅绯,六七品是深绿和浅绿,八九品是深青和浅青。

五品及以上为常参官,需每日上朝。

六七品每月初一十五方可上朝。

个别八九品可入宫,但入不了殿,得在外待命,负责文书传递。

监察御史和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郎除外,也需每日上朝。

……

发生何事了……赵瑜眉间微微拧起,视线扫过人群前侧。

诛邪台孟守拙,天工府墨守……这二位往日不上朝的今日居然也在。

“怀瑾。”礼部尚书韩伯昀蓦地出现在赵瑜身前,“今日诸事已定,待会莫要冲动。”

韩伯昀为法家出身,算是赵瑜的师伯。

韩师伯这是何意……赵瑜心中闪过疑虑。

他一小小主事,朝堂议事本就是旁听学习,压根没有开口说话机会,何来冲动一说。

“韩师伯……”赵瑜正欲开口问询,两道声音先后响起。

“班齐!”

“趋……”

前者为确认官员列队完毕,后者乃开朝信号,尾音拖得极长,

随着两道声音响起,文武百官依次拾阶而上,随后鱼贯而入承乾殿。

进殿前,位于最前方的韩伯昀再度回头,深深看了赵瑜一眼。

后者心知,今日必有事发生。

殿内,金砖铺地,蟠龙柱耀目生辉。

御座前青铜香炉吐着青烟。

“陛下驾到……”

礼官高亢的声音穿透殿宇,文武百官齐整躬身。

长靴踏过金砖,已至中年的昭明帝,落座龙椅,屈指叩了叩龙纹扶手,眼尾细纹随抬眸微动:“众卿平身。”

“工部奏请修缮西郊皇陵,需银三十五万两。”工部侍郎捧着笏板出列,声音在殿内回荡,“今夏暴雨致皇陵外石像多有损毁,恐损天家威仪……”

随着工部官员出列,朝会正式开始。

依照惯例,是该吏部先出列,不过今日吏部无事,便从工部开始。

朝会内容,除去各州突发情况,当下主要还是围绕变法条陈推进。

不过奇怪的是,以御史大夫严柳青为首的守旧派,今日竟格外安静,垂袖如铁,未有丝毫异议。

而变法派的几名核心,对此似乎早有预料。

随着变法事宜商讨完毕。

一名着浅绿官袍的官员突然出列:“臣,监察御史蔡明,弹劾天工府六品督造李通明三宗罪!”

“其一,越权行刑。身为天工府督造,本无执法之权,却在虎泉郡越权行刑,私设刑场,血浸青石三日不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