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巡视后营

这货没啥上进心,一直以来最向往的生活就是混日子。

从来不想承担任何风险。

如今让他深入敌后,去行间谍之事,自是大为不愿。

可惜他体内被季秋种下龙种,完全无法反抗季秋意志。

所以纵是心中不愿,也只能听令行事!

季秋也不理会这条咸鱼,只是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吧。志才给许攸回信,文和与奉孝各自去准备吧!”

“属下告退!”三人整齐行礼,然后向外走去。

而季秋在他们走后,也自离开大帐,去了后营。

后营之中,井然有序。

在枣祗的安排下,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目前整座后营分成三个区域。

其一是龙钢区,也是核心区。

主要就是龙钢士人们炼制龙钢的地方。

季秋手下目前有近两千龙钢士人。

其中九品初级九百人,九品中级七百人,九品高级三百人,九品巅峰一百人。

这是一个堪称恐怖的数字。

毕竟修炼龙钢秘术所需要的资源,在龙气三国都堪称珍贵。

就算是袁家这种顶级世家,也难以培养如此多的龙钢士人。

但季秋背后有现代世界,不仅能够养活这么多龙钢士人,还能让他们不断晋级,属实可怖。

当然,培养龙钢士人很重要,但留下龙钢士人更重要。

千万别以为培养了对方,就能理所当然的压榨对方,让对方无怨无悔全心全力的为你卖命!

虽然这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并且直到现代依然有大量老板认可这个道理。

但一个道理到底能不能落到实处,其实跟老板们的认可没多大关系。

现代那些随意跳槽的员工们,早已用实际行动表示,这道理就是一句屁话!

你培养他是因为你需要培养他,跟他有什么关系?

想让他给你卖命就得拿出值得他卖命的待遇来。

不然免谈!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变成各大势力的龙钢士人训练营,季秋采用了多种手段。

首先是政治宣传。

就是不断宣传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美德,加强龙钢士人们对自己的归属感。

虽然这玩意在现代早就没人信了,但此时的百姓毕竟淳朴,还是能忽悠一些的。

尤其这些龙钢士人都是来自社会底层,并且主要成分是季秋麾下的伤残士兵和士兵家属,他们中愿意相信的就更多了。

其次是高薪奉养。

说是高薪,其实怎么也不可能比得上其他势力拿出来的钱粮布帛待遇。

毕竟季秋麾下的龙钢士人太多了,而其他势力大多只有几人。

所以比拼平均待遇的话,就算季秋有现代世界做依靠,也是比不过的。

不过季秋手上有现代资源和修炼资源,折成待遇来算的话,也能达到其他势力的三成水准。

最重要的是,这相比他们以前的日子,已经是天堂般的生活了。

所以也还维持的下去。

第三是信息封锁。

虽然其他势力给出的待遇很高,但只要不让龙钢士人们知道相关信息,他们自然就会踏踏实实的为季秋服务了。

所以季秋严密封锁消息,严禁任何人讨论此事,违者严惩!

这让他麾下的龙钢士人很难接触到相关信息。

第四是人身管制。

后勤营中执行保甲制度,以十户为一甲,五甲为一保。

敢有出逃者,逃一人全甲受罚,逃一甲全保受罚!

逃者为现役士兵家属时,现役士兵同步受罚!

如此多管齐下,恩威并施,才算是将这些龙钢士人彻底掌控在了手中。

龙钢区之外,第二个区是生活区。

这个区很好理解,就是后勤营中龙钢士人和其他士兵家属们吃饭睡觉的地方。

这个无需多言。

第三个区是培训区。

这是一个其他人不太在意,但季秋却非常重视的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季秋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是现代世界,现代科技!

而现代科技必须打造成产业,才能真正发挥优势。

可要打造科技产业,就得有足够的产业工人。

所以得开民智!

但开民智是一个漫长的时间,甚至需要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去做才能完成。

所以要尽早开始!

季秋其实早在洛阳时期,就开始对麾下军队进行扫盲工作了。

不论是亲卫营,还是魏武营,每天皆要抽出一个时辰来识字。

后勤营则要每天抽出半个时辰来识字。

后来离开洛阳城,但这个制度依旧被坚持下来。

而地点便是在后勤营的培训区中。

时至今日,他麾下两千大戟士皆能识五百字。

后勤营中绝大多数人,也能识三百字。

唯有新收西凉铁骑,因扫盲工作才刚开始,还没有取得什么成效。

给士兵扫盲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首先是政治宣传效果加强了。

因为读书可以明礼,明礼后便有了善恶认知,自会更加认可季秋从现代带来的政治宣传。

其次是军队战斗力提升了。

这部分提升,主要来自于季秋为他们提供的现代装备。

士兵识字以后,使用这些现代装备明显更加得心应手了。

随着大部分士兵完成基础扫盲工作,如今培训区的作用,已经不仅是扫盲了。

还开始培训士兵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授课内容主要是季秋从现代带来的各种组织管理书籍。

这些书籍或许培养不出什么经世治国的大才,但却最擅长成批量的培养基层组织管理人才。

而等他们这两种能力被培养提升后,就可以提拔他们做军官,或是文吏。

这就是未来季秋扩军和治理地方的根基!

在后营转了一圈,将龙钢区和培训区都巡视到位后,天也黑了。

季秋前往生活区寝帐,跟早就等在帐中的任红昌交流感情。

一夜过后,天光大亮。

全军拔营,前往陈留!

……

陈留县,春秋时叫留邑,为郑国地,后被陈国所得,故曰陈留。

武帝元狩元年,济川郡移治陈留县,故改名为陈留郡,属兖州。

与先前去过的宛城和阳翟差不多,陈留同样是天下繁华之地。

但陈留与其他两县也有不同之处。

那就是这里武风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