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甲方倒舔,这就是底气
- 1983小渔村,全村集体创业
- 林北不想点外卖
- 2775字
- 2025-04-04 00:00:21
多年以前。
双狮镇中学,一个总被批评教育的学生,带着班上的文艺委员逃课,他们坐在学校后山的大石头上。
两人眺望着海面,女同学说道:“将来,等我长大了,我一定会到香港那边去。”
男同学不解:“为什么一定要去那边去。”
“因为那边好啊。”
那时,还很单纯的男同学信誓旦旦说道:“那你先出去,等将来我赚到钱后,一定会去那里找你。”
.......
陈海浪见她那闪躲的眼神,只是抿着嘴淡淡一笑,连招呼都没打,就潇洒转身离开。
大清早。
鲤城的街道很是热闹,到处都是踩着二八大杠上班的人群,入耳全都是“铃铃”声。
看到这幕后,陈海浪当场就想起一首歌来。
“**主义好。”
“**主义好。”
“人民地位高.....”
紧接着,陈海浪随便在一条小巷的早餐摊里,点了一份猪肝面线糊外加一根油条。
伴随着滚烫的汤汁进入肚子后,陈海浪感觉整个人都活了过来,中秋这会,秋老虎差不多要走了。
下半夜还是挺凉的,感觉昨晚还真有点着凉了。
吃完早餐后。
陈海浪来到附近的报亭,本想买份本地报纸的,结果发现鲤城在这个年代,居然没有本地报纸。
只好随手买了份隔壁的报纸来看看,第一版都是跟领导有关的新闻。
甚至还看到那位前日在外贸局跟自己聊天的领导,他们在鹭岛谈下了一笔大订单,再过两年,柯达公司就会在鹭岛建厂。
翻到第二版面,也有个显眼的新闻,隔壁市一座海岛的海带养殖大丰收,而那位养殖户仅用一年时间,就成为万元户。
没猜错的话,二哥应该就是找报纸上这位青年学习海带养殖技术去了。
差不多八点半这样,陈海浪将报纸对折,放进了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
这年头,报纸可是大有用处,不单可以用来包东西,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他就是你的救命纸。
这也导致不少领导,不愿意把自己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
而有些地方的公厕,甚至会拉一条横幅。
【报纸神圣,请勿滥用】
就当陈海浪打算前往华侨大厦酒店时,却被酒店门卫给拦了下来。
“同志,麻烦出示证件。”
被拦下来后,陈海浪这才想起来,现在的华侨大厦酒店跟那些友谊商店一样,是不允许老百姓随便进去的。
目前只接待华侨、港澳,还有一些有相关业务的公职人员,陈海浪这种身份,压根就没法进去。
而就在这个时候,拎着一袋牛仔裤样品的张程程刚从公交车上挤下来,就看到陈海浪被门卫拦了下来。
第一时间小跑了过去,拿出外贸局的证件并说道。
“不好意思,同志,我们两个是外贸局的,有位客人住在里面,我们要进去谈业务。”
这位门卫显然对张程程很熟,可还是说道:“行,你们过来先登记下信息。”
两人登记完后,门卫就放他们进去,这座华侨大厦酒店,在这个年代,十二层楼高的华侨大厦可以说是整个鲤城最高的建筑。
可以这样说,绝大多数归国的华侨都会选择住在这家酒店,且这家酒店还有电梯。
张程程看起来,就像经常来这边的样子,她带着陈海浪来到酒店大堂,坐在沙发上等客人。
而陈海浪一进来,就立马发现,在酒店大堂的一侧,有家不大不小的小商铺,里面卖的全都是平头老百姓不容易买到的奢侈品。
什么茅台酒、五粮液、汾酒、中华烟,熊猫牌香烟,在这里陈海浪甚至见到了很少见的春蕾手表。
这款手表是上海手表三厂生产的,市面上一般买不到,主要用来出口创汇,而整个品控也是国产手表里最好的。
让陈海浪意外的是,在小商铺的角落里,橱柜里居然摆着不少文物,且直接就是明码标价。
这年头国家为了创汇,还是挺拼的,不过好像也有限制,清乾隆年后,经省市博物馆鉴定允许的,才可以摆出来卖。
不过陈海浪也有听说,这些文物大多都是那些年“抄”来的,很多东西专家也整不明白,真想淘的话,还真能淘到好货。
可惜的是,陈海浪现在手里头现在没有外汇券,不然还真想淘一些古董。
就比如他眼前这个珐琅彩的瓷碗就非常好看,完全可以当摆件的那种。
“海浪,过来了。”
伴随着,张程程的催促声,陈海浪发现有个微胖、戴着黑框眼镜的青年出现在她身边。
陈海浪刚过来,张程程就介绍道:“徐先生,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陈海浪老师,专门做牛仔裤设计的。”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新身份,陈海浪愣了一下,可下一秒立马就接受了。
微胖青年打量了下陈海浪,随后伸出手,自我介绍道:“徐冬阳,专门做服装贸易的。”
陈海浪不卑不亢跟对方握起手来,并说道:“徐先生,很高兴认识你。”
张程程略微有些惊讶,她发现陈海浪真的一点都不怯场,以往她带人过来谈合作时,那些人,客气到都低人一等的感觉。
微胖青年跟他们打完招呼后,便对着两人说道:“你们吃过早餐没。”
张程程笑着回道:“吃过了。”
陈海浪也点头道:“我也吃了。”
“那这样吧,我请你们两个喝杯咖啡吧。”微胖青年说完,对着前台的服务员说道:“帮我们点三杯咖啡,送到西餐厅下。”
“好的,徐先生。”
紧接着,微胖青年就带着他们来到酒店的西餐厅里。
双方才刚落座,微胖青年就看了眼手表,并说道:“我差不多十点左右,还有个家族聚会,咱们先把事情给谈了。”
“好的,这次我们带了生产好的样品过来,先给您看看。”
张程程虽然微笑的,可对眼前这个微胖青年是真的很不爽,就你需要家族聚会,我不需要是吗?
张程程从袋子里拿出三条牛仔裤出来,其中一条是徐冬阳给外贸局的样品,另外两条就是陈海浪带来的。
刚开始,微胖青年还没什么兴致,因为已经合作过两次了,结果生产出来的牛仔裤,远远达不到他的预期。
可当看到另外两条做旧的牛仔裤后,微胖青年眼睛一亮,推了推黑框眼镜。
拿起这两条牛仔裤仔细观看了起,甚至放在鼻子上闻了闻,还把牛仔裤翻转过来,看里面的针线,发现并不是人为穿旧的,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做旧的。
徐冬阳并不愿意相信,这两条牛仔裤是他们生产的,因为这个做旧技术,已经远超同行。
毫不夸张的说,就这种技术的牛仔裤,绝对比那些美货和日货要来的好。
看完这两条牛仔裤后,徐冬阳多少还是有些生气的:“你们这两条牛仔裤是从哪里买的?”
见对牛仔裤很熟的徐先生也这么说,张程程还真有些不知所措,虽然她相信陈海浪,可心里是真没底啊。
早知道,就不应该偷懒,应该去看他是怎么把牛仔裤做出来的。
而面对这个港商的质疑,陈海浪也不是那种爱解释的人,拿起他当初给外贸局的那条样裤,放在了他面前。
“徐先生,麻烦你对比一下,这两条牛仔裤的纹路。”
徐冬阳有些不解,可推了推眼镜对比了起来,越对比就越心惊。
这两条牛仔裤的纹路,居然一模一样,且连磨损的位置也是一样,居然是一比一的复刻。
这.....
此时此刻,哪怕徐东阳再傻也已经猜到,眼前这个叫陈海浪的服装设计师为什么让他拿两条牛仔裤对比了。
徐冬阳舔着一张脸,笑着说道:“陈老师,刚才真是抱歉了,我头一次见到手工做旧牛仔裤,能做到这么好。”
一旁的张程程懵圈了,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这个徐先生对比完这两条牛仔裤后,对陈海浪的态度直接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甚至收起了港商的架子,称呼陈海浪为陈老师。
可她认真看了几眼,并没有发现这两条牛仔裤有啥不同的,好像都长一样,要不是陈海浪那条牛仔裤没贴标的话,她差点就搞混了。
而在想到这里时,张程程猛地恍然大悟,脸不由地红了起来,突然发现自己好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