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1

纪玉琢笑了笑:“你想想从帝都到宁阳,光乘火车就要三十几个小时,再遇上延误,那就遥遥无期啦!假设排队找对象的人数很多……就算人平均寿命是一百二十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不够啊。

就算每天见面相亲,三万多人也根本排不到那么远吧。”

一名列车员打趣:“小纪,照此计算陈建国的一生不是在相亲,就在去相亲的路上吧?”

纪玉琢装成老太太声音打趣地说:

“咳咳,你终于来了!我可等了一百年咯!满意得很哦~哈哈。”

然后自己都笑场了。

大家都被逗得捧腹大笑。

陈建国也跟着说道:“确实这样不行啊!即使活千年也都在相亲路上啦!”

纪玉琢开玩笑说,“千年后还在相亲的只能是乌龟了吧!”

众人继续欢笑声不断。

这些玩笑声让车上的气氛异常欢快,在轻松中度过了三天。

三天来没有任何窃案,也没有什么案件发生,陈建国自然很开心。

只是到了下班时候他却留在出站口等着。

张标过来问:“小陈你干啥不去呢?这已经下班啦。”

陈建国答道:

“师父,您先回去吧。

不是跟您提过,孟叔的哥哥也搭车来看他了吗?正好我知道孟叔家的位置,我带关叔去找他!”

张标听了陈建国的话,回应道:“行吧,那你记得早点休息,我们一个星期后再见!”

陈建国点了点头:“好的,师父,您先走吧!”

看着陈建国那学着帝都腔调的模样,张标觉得此刻的陈建国充满了年轻人的活力,于是笑着说道:“你这家伙,行了,我走了!”

说完,张标便骑上自行车离开了。

不一会儿,陈建国见到了关震山,大声喊道:“关叔!”

关震山看到了陈建国,问:“你真的要送我去?”

陈建国答道:“那是自然,不是在火车上已经说好的么?我怎么会食言。

走吧,我也下班了,这个星期可以休息,下个星期再从这儿去帝都。”

听完陈建国的话,关震山原本想拒绝的话吞进了肚子里,毕竟他不想让自己影响别人。

而陈建国坚持表示不会耽误他的事,关震山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他自己现在这个情况,没什么人知道他的能力,而陈建国只是因为误以为他和堂弟相识才这么热心肠。

关震山说道:“那就有劳你了,小友!”

陈建国对关震山摆摆手:“别客气,关叔,这也算是顺路的事情。

再说我也好久没见过朵儿了。

自从上次之后只见过她一次,一直没机会再去。

这次顺道送你去也刚好可以看看她。”

关震山满意地点点头:“嗯,那就好!”

陈建国骑上自行车说:“那出发吧,我载你过去!”

关震山问:“你骑得了嘛?”

陈建国笑了笑:“放心吧,包你不跌倒!”

尽管关震山年逾五十,但在那个年代身体还是不错的,于是他就直接坐在后座上。

接着陈建国将关震山的行李绑在车前,一边骑行,一边与关震山聊天介绍沿途的风景。

就这样骑了一个半小时左右,陈建国停下车:“关叔,到啦,前面那家就是!”

关震山下车满意的说道:“你这车骑得还真稳!”

陈建国笑着说:“这就是我的一技之长,让你发现了!”

关震山就喜欢这样开朗的人,那种唯唯诺诺的性格反而让他反感。

要不然也不会把韩春明视如己出。

而对于这样积极乐观的陈建国,关震山不仅没有厌烦,甚至非常欣赏。

于是他对陈建国说:“走,你带我去吧!”

到了门前陈建国轻叩房门叫道:“孟叔,孟叔,我来了!”

门打开了,孟庆霖略显沙哑的声音响起:“你这臭小子,终于想到来看我了?我都以为你把我给忘得一干二净了,朵儿前几天还惦记你呢!”

没等陈建国开口回话,他往后退了一步让开身后的视线,“孟叔,看我带来了谁!”

见到眼前的两人,孟庆霖兴奋地向关震山喊道:“大哥!”

关震山点着头,带着哽咽回应:“老三,来晚了!”

听闻此言,孟庆霖眼眶泛红走上前紧紧拥抱着关震山说:“大哥,辛苦你了!”

其实,关震山通过信中了解到大哥的情况后,在去年就打算带着女儿朵儿去看他。

不料女儿几乎被拐卖的经历使得他对火车站产生了阴影,从此不敢带女儿出去。

即便不得已带着她出门,也会寸步不离以确保她万无一失。

然而,关震山自己也遭遇了种种不测,加上得知弟弟的情况,病痛终于缠身不起。

最后,关震山还是被韩春明找到并救了下来。

由于韩春明乐观的态度,关震山的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

康复后的他,迫不及待地前来寻找失散多年的弟弟。

如果当初不是陈建国的帮助,关震山和弟弟恐怕早已失去联系。

孟庆霖则在列车上度过了漫长的三十年,每晚都沉浸于深深的懊悔中,泪水甚至让他双眼近乎失明。

幸好有陈建国的介入,改变了这一切的命运。

如今,这对兄弟终于得以重逢。

目睹这一感人的重逢场面,陈建国明白他们有许多故事要分享,便趁二人倾诉之际,悄悄骑着自行车离开了现场。

陈建国本应在此逗留一个星期,不过此刻他决定早点返回自己的住所。

在一个无人的地方,他把藏在兜里许多奶糖拿了出来。

这些奶糖是他在帝都无聊时购买的,四合院的气氛并不使他愉悦,所以他一直没有拿出来分享。

尽管他不太爱吃甜食,但大院里的邻里及孩子们都十分礼貌且友好,因此他也乐于将零食与小朋友们分享。

陈建国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善举启发了未来同样受到崇拜的汪新,在每次回大院时总会带着几颗奶糖送给邻居孩子们。

不过,那时的汪新才三岁左右,尚且年幼。

接着,陈建国取出了从外买的烤鸭,因为担心冷掉,他赶紧带着回家享用。

当返回时,几个小孩一见是他立刻围过来喊:“陈叔叔,陈叔叔!”

陈建国微微笑着回应,并说道:“汪新,你来分发奶糖吧!”

小小年纪的汪新兴致勃勃地接过陈建国递给的任务,开始为伙伴们分糖果。

其他小孩子也跟着围绕在汪新身边交流起来。

这时,汪永革走出来看到陈建国显得格外高兴地说:“你就这样宠着这群孩子么?”

陈建国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回应反问到:「汪哥,今天没上班啊?」汪永革摇头表示:「今天休息,话说回来你刚回来还没有吃饭吧?要不要来我家一起吃一点」陈建国礼貌地谢绝了,说路上已简单吃了些东西并称自己还要回去处理事务。

其实汪永革对陈建国的态度是源于感激之情,因为此前陈建国曾经帮助过他的家人避免了一桩意外事故。

要不是这次援手相助,汪新就无法享受如今温暖的家庭生活。

陈建国一一回应居民热情友好的问候,也感受到大院里的浓浓人情味儿。

在这个年代,请别人吃饭不仅是社交行为,还关系到了定量口粮配给问题;大家都小心翼翼计算着食物量以免家中成员受苦饥饿之苦。

因此即便被邀请去家里吃饭,陈建国也不再推辞或在意对方是否真心诚意。

最终,陈建国回到家中,拎起包裹走向沈秀萍医生家门并轻轻敲叩问道:“沈医生在家吗?”

对方回答在等小陈的到来并打开了房门欢迎进门坐下聊天。

当看见陈建国手中的包裹时她显得十分高兴:“进来坐吧,别在外面站着。”

陈建国有些羞涩道谢并解释带来的是之前所托买的烤鸭,路途遥远导致鸭子冷冻硬化但幸亏冬季不易变质损坏。

沈秀萍医生感谢后打算支付费用但遭到拒绝,理由是彼此既然已成为邻居就不该过于讲究,送些烤鸭不过是顺理成章之事而已。

如果这些都得计算,那么这个大院欠我的人情实在太多!

沈秀萍了解陈建国的性格,随即微笑着说:“好吧,下次我请你除尘!”

陈建国点头说:“好,没问题。

烤鸭你能加热吗?若不行,我给你送过来!”

沈秀萍明白陈建国常在家里做饭,因此应道:“好,你看我也很少下厨,日常就在食堂凑合吃。

家也没食材,这事就麻烦你了!”

陈建国摆摆手:“不麻烦的,这点小事而已。”

说完陈建国拎着烤鸭,说道:“沈医生,我先回去,等下送到,或者在我家用餐呢?”

沈秀萍回应:“还是去你家用吧。”

陈建国点点头:“那行,既然这样,我这就回去做饭,做好立刻来喊你!”

沈秀萍闻言也点头表示同意。

坐了一会儿之后,陈建国便回到家中准备饭菜。

虽然他未曾学过厨师技艺,但在济世诀里继承了药膳的做法,平时也自己烹饪,所以陈建国的厨艺不错。

这也是为何贾家人闻到他的饭香味而托秦淮茹前来的主因。

在空间中取出新鲜准备好的青菜和肉,熟练操作下很快做了一桌丰盛的菜。

陈建国把冷掉的烤鸭换热,并以帝都方式处理鸭子。

一切安排妥当,他去找沈秀萍带回来。

到了陈建国家里,见到丰盛的菜品,沈秀萍很开心又不敢多说话。

她懂得礼节人情,心中觉得过意不去。

“我买的烤鸭不是挺好的吗?咱俩吃了这道就够了,为什么还做这么多。”

陈建国答:“沈医生您可真见外,在我家用餐还要自己带食物?”

她咯咯笑了出来:“好吧,恭敬不如从命!”

“好了,开饭啦!”

他说完把碗筷递给沈秀萍,并示范如何享受烤鸭。

尝了几口后陈建国问道,“怎么样,我做的饭菜味道还好?”

看到美味佳肴的沈秀萍忍不住开始品尝。

几口下去后她告诉陈建国:“小陈,我知道你不让我先动筷子的原因了!”

陈建国纳闷:“这是什么意思?”

沈秀萍心里满意:“因为您的菜太美味了,我已经吃不下别的,这烤鸭自然也被冷落了。”

陈建国笑说:“好吃就多吃点吧。”

沈秀萍点点头继续享用美食,完全没碰那个原本计划要吃的烤鸭。

确实,在没有吃过他做的饭菜前烤鸭还是香的,但这回则不同了。

一会儿,沈秀萍摸摸胀鼓鼓的肚子说:“我吃太饱了!”

陈建国说:“这很正常,几乎所有人都会在品尝我做的菜肴后吃得过多。”

沈秀萍问:“对了,你平日休息时都在干啥?怎么你一下不见影儿?”

陈建国回答:“通常我都直接上山锻炼,你知道的,我曾经有过一个师傅教我。”

当初为了展示自己的武艺,陈建国到处提及拜师的事,整个院子的人都知道。

现在陈建国解释:“去山中有两个目的,一是修炼,二是练功之人食量大,粮票稀少只好自给自足了。

我在山里狩猎,为一日三餐加添食材。”

休假时我常常独自前往山里,快到上班的日子再回来。

你看到桌上的菜了吗?平常人谁敢这么做呢?这可并不是因为你的到来我特地多做几个菜。

平日里我吃得比现在还好。

只因为担心第一次到我家作客的你若吃得太油腻而闹肚子,所以我特别选了些青菜!

陈建国的这番话让沈秀萍相当敬佩,“这样啊,我偶尔想吃顿肉还得攒好久,你倒是每天都可以随意吃肉了?”

陈建国点点头:“是这么个情况吧,要不以我的身体怎么能保持这么好,早该被训练累垮了!”

沈秀萍好奇地看着陈建国:“你说你是习武之人,那么你的功夫到底有多厉害呢?”

陈建国笑着回答:“你还不清楚吗,实际上那些犯罪分子都见识过我的身手。

你大概也听过关于我的一些事情——仅这一年来抓住犯罪分子所得的奖金,已经足以让我在帝都买下一栋房子还有多余的钱进行装修。

下星期我还请师父过去庆祝乔迁之喜。”

听了陈建国的话,沈秀萍点了点头,“那些罪犯确实不好对付,你能平安无恙抓到他们可见功夫确实非同一般!”

“算是还不错吧,不过说实话如果我武功不济,无论是遇到罪犯还是山上野生的野兽都有可能会出问题。”

陈建国说。

沈秀萍想起不少人进山打猎反而命丧黄泉的事例,在如今这个年代人们不会轻易去冒险打猎,哪怕非常饥饿也不太敢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