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被逼当文豪
- 春光正好我的1982
- 溪水加塘
- 2690字
- 2025-04-04 00:03:02
“报酬的事以后再说。老爷子这事听着怪让人揪心的,”孙来鹏感慨,“这事我回家就跟我爸说一声。但我有言在先,还是那句,人跟人体质都不一样的。对我管用的药,对老爷子管不管用还是两说!”
当然得提前打预防针了。
说实话,自己用那不可思议的方式治好骨折,到目前为止也就进行了一次,还是发生在自己身上。
至于对其他人,是不是同样奏效,他没试过哪敢肯定?
反正根据那天脑子里那个声音惜字如金的提示,应该是值得一试的,具体得这次试了才晓得。
“知道,都知道!实在还治不好,那也是命了!”冯老太再拭泪时就有点喜极而泣的意思了。
跟孙来鹏约定明天上午后,她也不再多说什么,付了凉粉钱,然后掏出个网兜来。
把两只铝饭盒叠放进网兜里拎着,这样另一只手就能腾出来端凉粉碗了。
“呃,你说,”宋爱芙望着老太已经走远的背影,拿胳膊轻碰了下孙来鹏,“要是你爸真把人给治好了,那氮肥厂总得给你个情面吧,咱们是不是又可以回到正大门去摆摊了?”
看得出来,这姑娘虽然这两天嘴上一直啥也没说,可实际上在这侧门冷冷清清呆着,估计做梦都想回到前门去。
相比之下,还是永善想得有点猛:
“回前门去算个啥?孙医生是救了蒋厂长他老子一条命呐!回头我们直接告状,叫蒋厂长把保卫科新上来的科长给开了!”
这话孙来鹏自然当玩笑听听好了。国营单位开掉一个人哪有这么儿戏的?
何况那科长整治前门范围的秩序,你也很难说他是办了什么大错事。人家真要掰着手指头扯,还能扯出七八条对厂里有利的功劳来。
“走一步看一步吧,看明天情况再说。”孙来鹏回道。
三人没边没际地低声闲扯着,反正也间隔好久才会出来一两个人光顾。
然而差不多半个来钟头之后,一阵说笑声越传越近。
三人抬头一看,头一回看到那道生锈的侧门里,一个接一个的人走出来。
有人身上没穿工装,有人还穿着工装,胖瘦高矮不一。
但都有两个共同特点。
一是年纪都有点偏大,看着一个个四五十来岁是有的吧。
二是每个人手里都拿只长方形的铝饭盒,商量好了似的。
一眼看去粗略估计一下,二十几个怕都是有的吧?
这阵势,在侧门就从来没见到过啊!
原本都死鱼一样没精打采的一帮小摊贩主,有的正坐在地上支着个下巴打瞌睡呢,瞬间都被突如其来的一群顾客给惊到了,手撑着地面要爬起来。
一个个都是一副“梦中垂死惊坐起”的表情。
然后迅速归位摊边,抄起锅瓢碗灶,都抢着准备迎接这泼天的富贵。
然而就在他们兴奋期待的目光中,这群工厂大妈齐刷刷地转弯,走向了孙来鹏那三人的摊位……
“凉粉,凉粉给我来一个,我用铝盒带走!”
“你这卖的啥,甜薯饼是吧?给我装几个!”
“粉条给我们一人来一碗,别着急小伙子,一份一份慢慢下,我们不急!”
还没等孙来鹏三个消化过来是怎么回事,他们桶里锅里那点东西已经快要被消化差不多了……
孙来鹏进入了抽筋模式,不停地烫粉、装汤、放佐料。
宋爱芙的凉粉转眼已经卖光了,得空赶紧凑上来,给他帮把手,他才算缓过了劲来。
其中有个大妈手上拿着只碗,正是冯老太前头端走的那只。大妈帮着带过来,还回给了宋爱芙。
全程,其他几个摊贩陷入了沉思状态,就这么惊愕地看着这边忙到飞起。
最后三个人的东西卖得一点不剩,却还有好几个大妈手里铝饭盒还空着的。
她们这才转去其他小贩那,雨露均沾了一下。
这情况不用说了,显然是冯老太回厂去后,跟大妈们说了一下,发动她们跑来侧门买孙来鹏粉条的。
孙来鹏想了想,这算是啥,为看病提前付订金?
三个人怎么都没想到,今天不仅没有像昨日那样拖到很晚,反倒成了收摊最早的一次。
回家路上,三个人感慨个没完。倒不是惊讶。
纯纯就是懊悔。
后悔今天为啥才做了十几二十份的小吃过来。昨天是要倒掉,今天是不够卖……
一回到家里,孙母奇怪了:
“今天咋回来这么早?不会是卖不动就不卖了,又挑回家来了吧?”
她已经想到又要端着粉条去送给各路亲戚的画面了。
再这么玩下去,她是觉得有必要阻止孙来鹏了。这做生意,果然不是条什么靠得住的路子。
“卖完了可不就回了?今天搞少了,不够卖!”
“生意又变好了?那这氮肥厂是怪抽风的……”
母子俩正说着,孙父也从外头回来了。
孙来鹏连忙上前去,把有人明天要慕名来找他看病的事给说了。
孙父一听完,看孙母的眼光都傲了几分:
“听听!是金子它就得发光,我平时在外头都没提过我治好儿子这事,可名声就是压不住,现在都传到氮肥厂去了!”
“你没提,都是我在外头成天吹嘘,这可以吧!”孙母直接给了一个白眼,回敬他的傲骨。
孙父不以为忤,转看孙来鹏:
“这么说,堂堂的氮肥厂厂长,明天是要亲自过来拜访我?”
“上午吧。”孙来鹏道,“爸,你打算怎么弄,不会真给他开个药方,让他自己去抓药吧?”
“你老子是什么二傻子吗?”孙父运筹帷幄起来,“这方子是我的心血,虽然也有首都老医生一部分的贡献在里头。药方我哪能随便给出去?我明天先给他看看病,然后我自己去买药、抓药,熬成药汤,你每天去氮肥厂再顺便给他把药汤送过去!”
自己老爸在这一方面想法倒是挺稳的。
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方子确实都不能泄露出去。
孙父是因为方子太过于宝贵珍奇,不能泄露。
孙来鹏是因为方子太过平平无奇,不能泄露。
熬成汤药,就没谁知道具体的成分了……
说着这些,孙父还又特意进了里屋,打开了一只老旧有些发黑的柜子,从一本同样老旧的红壳壳《赤脚医生手册》中小心翼翼地翻出来一张纸。
这纸上有首都老医生上次用钢笔开的药方,孙父此刻看了又看,不停地往下念,熟读。
号称他自己“研究”出来的心血,似乎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背熟记透……
重温了几遍,孙父才把药方叠好放回红壳本本里。放入柜子之前还特地嘱托孙来鹏:
“小鹏啊!这张药方,以后就是我们家的宝贵财富了,可以代代相传的好东西!等我作古了,你就是靠着这张方子,给人治跌打损伤,也保证有口饭吃,怎么都饿不着!”
孙来鹏深有同感地点头:“那你快收好,千万不要给别的任何人看到!”
反正老父亲至少有一点说得没毛病。
自己可不就是凭着给人治疗跌打损伤,也能后半生无忧么……
前提是,这次再试试金手指,如果确实也能够用来治疗其他人的话。
对了,明天蒋厂长父子就要来了。
自己今晚也得好好构思构思了。
上次发表的两千多字,是以自身经历为灵感,纯属有感而发,加上后世熟练掌握的一些煽情技巧,一番艺术加工,也就顺利在《岳山日报》发表了。
这次是要把别人写进小说,为了能够顺利发表、成功救人,得有个稳妥的法子。
最稳妥的,当然是直接抄那些后世已经被证明很优秀的作品了。
选篇合适的出来,说不定还能在大型文学刊物发表。
其实吧,他俗人一个,真就想好好创个业,做生意,事业搞大、钱赚得多多的,甚至尝尝“小目标几个亿”的人生滋味。
对于当“文抄公”、做文豪、扬美名这事,他没啥执念。
但现在还有得选吗?必须选择经典之作才能保证发表啊!
一切为了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