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黄巢起义

十一月的沙漠里偶尔也会下雨,下起来常常是暴风雨。雨水会流到地下,形成暗河,大家都不太敢外出行走,在屋子里打发着时间。

孔锦看着哗啦啦的雨水搅着她心烦,便下楼想找点其他事做。婆婆和郭雀儿在那修补斗笠,看样子也是太久没用过了,破了不少窟窿。

路过杂货间,看到郭安时在那忙里忙外,怀里抱着一本本书籍,正小心翼翼地往他房间里搬。

“你一个店小二怎么这么多书,不会是食谱吧?”孔锦好奇地抽来一本翻看,是白居易的《新乐府》,但是是手抄版,她快速翻了翻其他几本,发现都是郭安时一个字一个字抄写上去的。她大概明白了一个穷小子哪来的这么多书,看来都是去书摊抄写的。

“还给我,莫欺老实人。”郭安时一把夺过孔锦手中的书,塞回怀里。

“为什么喜欢乐府诗?”孔锦追问道。

“正如乐天先生所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主张恢复采诗制度,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和‘泄导人情’的作用。”郭安时侃侃而谈。

“君王要是能听他人之言,世道还会如此不堪吗?”孔锦不禁发问。

“你就别管他了,他还看《孙子兵法》、《六韬》、《樊南甲集》《文心雕龙》等等,比皇上还忙。而且天天在我面前念叨,我都快会背了。”郭雀儿习以为常地揶揄。

“我没工夫和你们说,要下暴雨了,书还是搬到二楼安全。”郭安时继续跑上跑下。

为了能去书摊抄书,他死皮赖脸地给书摊老板磨墨,帮他挑水,浑身酸痛,但是能抄得几本喜爱的书籍,也是十分划算。

午后雨小了些,街上的人渐渐多起来,一个风尘仆仆的说书人在客栈屋檐下清了清嗓子“话说黄巢起义最后一战,可谓是精彩绝伦。”

郭雀儿刚想走出去赶走他,亚子拉住了他的袖子,“好哥哥,让我听听吧,而且讲得好兴许还能招揽点生意。”

说书人一看好像被默许了,说得就更起劲了。

“黄巢围陈州时,挖掘五道深沟,四面围城建筑宫殿,城内毫无粮草积蓄,士兵只能掳掠乡民作为粮食,把人投入巨大石臼之中,同时开工,成为供应军粮的人肉作坊,日夜不辍。被称为‘捣磨寨’的骇人传闻。”

说书人,嚼着豆子,嘴里发出“咔哧咔哧”的声音说着故事,像极了食人骨肉的声音。

郭雀儿一个激灵,后背发凉,赶紧搬了板凳紧紧挨着亚子坐下。

“故事的开始还要从中和元年说起,黄巢攻陷唐都长安城,行军到绛州,沙陀军大乱,大肆掠夺后回去。

沙陀军除了李克用都没法节制,于是唐僖宗下诏书从鞑靼召回李克用,任命为代州刺史。

这个李克用就是当今的晋王,他本是沙陀族人,后被唐皇帝赐姓李氏,因其军队为一身黑衣的鸦军,又别号‘李鸦儿’。

李克用因为一只眼睛较小,又号“独眼龙”。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征,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史书记载李克用出生时显的格外灵异,“虹光烛室,白气充庭,井水保溢。”听着就是奇才呀。

这个李克用率领蕃汉军队上万人出石岭关。黄巢的军队听闻鸦儿军到了,无不惊恐。

三月,在渭桥与黄巢军大战,黄巢军败退入城,李克用乘胜追击,从光泰门进城,与起义军战于望春宫升阳殿,黄巢军败退,向南逃到蓝田。长安被唐军收复,李克用军功居首。”

“最精彩的来了。”说书人舔了舔干渴的嘴唇,“十一月,李克用夺下泽、潞二州。黄巢向南败走到蔡州,六月围攻陈州,遭遇刺史赵犨(chōu)顽强抵抗,大小数百战,始终未能攻拔其城,你说这个赵犨,犨是牛叫声,他还真的有股牛劲,抵抗了很久。

黄巢起义军大将接连牺牲。黄巢闻知,大怒,部队掘堑五重,百道攻之,誓为其报仇。为了应付全军粮食,黄巢以人肉为粮糗,就是前面说到的‘捣磨寨’。黄巢怕众人不服,他带头,第一个就烹食了自己的小妾,其他人看了也就纷纷效仿贡出了人。

黄巢围陈州几三百日,啖( dàn)食数十万人。据说当时陈州白骨皑皑,被黄巢他们吃的片甲不留。”说书人害怕地缩了缩脑袋,众人也听得后背发凉,不禁握紧了手中的杯子。

“之后中和四年春天,李克用率兵五万,黄巢只好转战山东。同年三月,黄巢的手下不少投降了,而黄巢残部向东北逃亡,又遇李克用于封丘,时遭大雨,黄巢集散兵近千人奔兖州,克用军昼夜驰,一天一夜奔驰三百里,粮尽不能得巢,乃还。”

“是年六月十七日,黄巢入泰山,至狼虎谷,巢将林言斩巢及二弟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林言在送首级给唐廷的路上,被沙陀人杀害。

传言林言于狼虎谷发过毒誓,化为厉鬼,九世也要报仇雪恨。”

最后一句话说完,说书人大呼口渴,进门来要水喝。

“哪有什么鬼啊神啊,叛军亡了就是亡了。”亚子满不在乎,心里却在嘀咕这么邪门吗?

“也有传闻,黄巢实不死,陷泰山狼虎谷,剃发为僧,得以逃脱。”郭安时已静静坐下听了好久,嘴角含笑,故作神秘说道。

“真的吗?黄巢没死?”郭雀儿惊讶地问,眼角都要吊到眉梢了。

“黄巢后有诗云;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所以传他祝发为浮屠,去当和尚,也不是不无可能。”孔锦看热闹不嫌事多,又道出一个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