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还是没躲过这道送命题,刘恭一时间,也不由陷入了两难之中。
——遍封诸吕。
对于绝大多数后世人而言,这是高后吕雉在掌政期间,任人唯亲、祸乱朝纲最直接的铁证。
如果没有穿越,刘恭也必定会在相关话题下,留下这样一番键政评论:勾八吕雉,纯粹就是以权谋私,仗着自己执掌大权,毫无顾忌的给自家人捞好处!
但眼下,刘恭是以太子储君的身份,站在祖母吕太后面前。
众所周知:吕太后,是个心胸狭隘,报复心极强的人……
“孙儿认为,太祖高皇帝白马誓盟:非刘氏,不得王,其实并非是字面意思。”
心下有了决断,刘恭也不再迟疑,当即开始作答。
“自太祖高皇帝开汉国祚,凡太祖一朝,我汉家便饱受异姓诸侯之祸。”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淮南王英布——凡异姓诸侯,几乎无一不反。”
“到太祖皇帝十二年,淮南王英布之乱得以平定,最后一个异姓叛王授首,太祖皇帝,也终于意识到异姓诸侯不可信、旁姓外人不可信。”
“——于是,便与公侯大臣斩白马而誓盟:非刘氏,不得王。”
“只是这誓言,说是‘非刘勿王’,然实则,却是非自家人、非可信之人不可王的意思。”
言罢,刘恭便淡然上前一步,稍躬着腰、低着头,等候起祖母吕太后的下文。
——原主前少帝的前车之鉴,刘恭不可能不吸取教训。
什么‘忠言逆耳’之类,在吕太后这里从来都行不通。
而高后吕雉,在心胸狭隘、报复心强的同时,又是个极度自负的人!
凡吕太后经手之事,旁人非但不能去抨击,甚至还要在恭维、奉承时,一五一十说清楚:太后此番作为,妙在哪里、好在哪里。
至于吕太后心里,是真的觉得自己很高明?
还是明知自己错了,却依旧只能接受旁人的阿谀、奉承?
刘恭不得而知。
但刘恭很清楚:现在的自己,在面对吕太后‘瞧我这事儿做得怎么样’之类的提问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夸。
而且还不能是歌功颂德、无脑跪舔的夸。
得是有理有据、逻辑自洽的夸……
“哦?”
“非刘氏,不得王,竟然是这个意思吗?”
便见御榻之上,吕太后饶有兴致的侧过头,耐人寻味的看向刘恭。
在刘恭身上注视许久,尤其凝望向刘恭目光深处良久,吕太后,才终是似笑非笑着移开目光,端起茶碗又抿了一口。
“如此说来,我汉家后世之君,除了可以分封刘氏宗亲为王,也同样可以分封可靠、可信,却非刘氏的外姓为诸侯?”
“比如朕,将自家外戚遍封为王、侯,也算不得违背高皇帝的誓言了?”
闻言,刘恭只不假思索的拱手一礼:“确实如此。”
“至少在孙儿看来,是这样的。”
“只是将来,皇祖母究竟是否要分封诸吕,也当酌情而为。”
“——便如方才,孙儿与侯夫人所言:舞阳武侯是否得到额外哀荣,取决于皇祖母是否需要这么做。”
“同样的道理,皇祖母是否遍封诸吕,也同样取决于是否有必要。”
刘恭话音落下,原本还云淡风轻,一脸淡然的吕太后,便不由稍挺直了身。
望向刘恭的目光中,也隐约闪过一抹别样的光彩。
而刘恭接下来的一番话,也没有让吕太后失望。
“皇祖母临朝掌政,吕氏外戚,自便是我汉家的‘自家人’。”
“刘氏、吕氏,皆非异姓。”
“裂土以王吕氏,便如分封刘氏——自无不可。”
“只是孙儿认为,凡涉及分封之事,都应当秉承‘能不封,则不封;非必要,绝不封’的原则。”
“好比太祖高皇帝分封异姓,而后又以宗亲代之,是因为相较于异姓,宗室终归是血脉相连的自家人,更可信。”
“——而自家人再可信,也终归没有臣下可信;”
“宗亲诸侯再可信,也终归没有郡县官员可信。”
…
“故而,孙儿愚见:秦王政废分封而行郡县,并非不可,而乃不得天时。”
“正如皇祖母方才所言——在对的时机,坏事也能有好结果;而在错的时机,好事也会有坏结果。”
“秦王政废分封、行郡县,便是在错误的时机,做了一件原本正确的事,故而引发了不好的后果。”
“太祖高皇帝拨乱反正,恢复分封,却又饱受异姓诸侯叛乱,遂以刘氏宗亲代之。”
“但我汉家将来,终归是要在正确的时机,如秦王嬴政那般,尽废分封、遍行郡县的。”
“只是这需要过程,需要徐徐图之,需要好的契机……”
刘恭话音落下,殿内,便陷入了一阵极为漫长的沉寂。
便是吕太后,都在听到刘恭这番话之后,陷入沉思之中。
良久,吕太后终是深吸一口气,旋即怅然长叹一气。
“朕当年,曾同太祖高皇帝,再三谈论过此事。”
“终,我夫妻二人皆以为:速废分封,乃秦二世而亡之根源。”
“——盖因秦新灭六国,根基不稳,无力尽以郡县治天下。”
“秦如此,今我汉家,亦然……”
…
“这世间的事务,无不是一柄两面开刃的剑。”
“劈,则伤敌,提,则伤己。”
“便如这分封之制——既有好的一面,能为中央朝堂省去治理的精力,也有坏的一面,会出现尾大不掉、威胁中央的隐患。”
“如何取舍,就要看中央朝堂,能有多少精力、多少能力。”
“——能管的过来、治理的好的,便行郡县;管不过来、治理不过来的,便行分封,交给诸侯王去治理。”
“秦王嬴政自命不凡,以为秦廷有能力治理天下,遂使嬴秦二世而亡。”
“而我汉家,则量力而行,以分封、郡县并行,使天下得安。”
说到此处,吕太后缓缓侧过头,目光再度落在了刘恭身上。
只是这一次,吕太后面上,也终于前所未有的,出现了一抹赞赏之色。
“太子说的没错。”
“总有一天,我汉家也要像秦王嬴政那样,尽废分封、遍行郡县。”
“但这么做的前提,是我汉家朝堂中央,有能力、有精力治理全天下,不再需要借助诸侯藩王来治理地方。”
“——只是这一天,还很遥远。”
“我汉家如今,还远没有这样的能力,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