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破晓之光
- 穿越雍正朝的帝国崛起
- a慢b
- 1815字
- 2025-03-24 07:26:36
京城的夏日,闷热难耐,蝉鸣在枝头此起彼伏,扰得人心烦意乱。林慢的府邸内,书房的门紧闭着,里头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机油味和呛人的烟雾。自上次在朝堂上演示电力失败后,林慢便将自己彻底关了进去,没日没夜地研究改良方案,一心要让那电灯成功亮起。
苏瑶守在书房外,眉头紧蹙,满心都是担忧。她几次想推门进去,劝林慢歇一歇,可又怕打扰到他,只能默默吩咐下人准备好饭菜和凉茶,自己则坐在廊下,时不时望向那扇紧闭的门。
屋内,林慢双眼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眼前的小型发电机和灯泡。他的桌上堆满了密密麻麻的图纸,上面写满了各种数据和计算公式,地上则散落着各种废弃的零件和工具。他的手因为长期接触那些金属物件,布满了划痕和擦伤,但他却浑然不觉。
回想起上次失败的场景,林慢的心中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朝堂上大臣们的冷嘲热讽、雍正帝失望的眼神,都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但正是这些压力,化作了他前进的动力。他深知,这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林慢拿起一份系统给出的最新材料清单,仔细比对了每一种材料的特性和用途。他意识到,之前失败的关键原因在于材料的选择不够精准,工艺也不够精细。这次,他必须要找到最适合的材料,并且对每一个制作环节都严格把控。
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跑遍了京城的每一家铁匠铺、铜器店和琉璃坊,与工匠们深入交流,寻找那些能够满足他要求的特殊材料。有些材料太过稀有,他甚至不惜花费重金,派人到外地去采购。
在制作发电机线圈的时候,林慢对铜线的纯度和缠绕工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他亲自监督工匠们制作,每缠绕一圈,都要反复检查,确保没有一丝差错。灯泡的玻璃外壳制作也同样艰难,他不断地调整玻璃的配方,尝试新的烧制温度和工艺,力求让玻璃的透明度和耐热性达到最佳状态。
苏瑶心疼林慢,却也知道此刻不能打扰他,只能在生活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她每天都会亲自下厨,为林慢做他最爱吃的饭菜,然后悄悄放在书房门口,等他饿了的时候自己出来拿。有时,她会趁着林慢休息的间隙,进去帮他整理一下杂乱的书房,看着他疲惫的面容,心中满是心疼。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林慢终于完成了小型发电机和灯泡的制作。他的手微微颤抖着,将灯泡小心翼翼地连接到发电机上,深吸一口气,缓缓转动手柄。
“滋滋——”发电机发出了轻微的运转声,电流顺着线路缓缓流淌,灯泡先是微微一亮,然后逐渐变得明亮起来,整个房间都被照亮了。
“亮了!亮了!”林慢激动地大喊起来,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难以置信。他猛地推开书房的门,一把抱住了门外的苏瑶:“瑶儿,我们成功了!灯泡亮了!”
苏瑶眼中闪烁着泪花,紧紧地回抱住他:“慢郎,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两人相拥而泣,这一刻,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
消息很快传到了雍正帝的耳中。雍正帝听闻林慢成功发明了电灯,龙颜大悦,立刻宣他进宫演示。
林慢带着小型发电机和灯泡来到了宫中。朝堂之上,气氛紧张而又期待。雍正帝坐在龙椅上,目光紧紧地盯着林慢手中的装置。
林慢深吸一口气,再次启动了发电机。灯泡瞬间亮起,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朝堂。大臣们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一时间,朝堂内鸦雀无声。
“好!好!”雍正帝连连称赞,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林慢,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这电灯若是能推广开来,我大清的百姓便能在夜间也如白昼一般,实乃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林慢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不过是略施小计,希望能为大清的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年羹尧站在一旁,脸色铁青。他本以为林慢这次又会失败,到时候就可以借机彻底扳倒他,没想到林慢居然成功了。他咬了咬牙,心中满是不甘。
雍正帝看着林慢,眼中满是赞赏:“林慢,朕命你尽快将这电灯推广到民间,让天下百姓都能享受到这一奇物带来的便利。所需的人力、物力,朕都会全力支持你。”
“臣遵旨!”林慢领命,心中充满了使命感。他知道,这只是他改变大清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
从宫中出来后,林慢第一时间回到了府邸。他和苏瑶紧紧相拥,感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瑶儿,多亏了你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陪伴。没有你,我不可能成功。”林慢深情地看着苏瑶,眼中满是爱意。
苏瑶微微低下头,脸颊绯红:“慢郎,这都是你自己的努力。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只要你开心,我就满足了。”
两人相视而笑,手牵着手,仿佛看到了未来美好的生活。而林慢也深知,他的传奇才刚刚开始,在苏瑶的陪伴下,他将继续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大清的崛起而努力奋斗,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