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我要表扬一位同学

南山县中很重视月考,基本上是按照正式高考的标准准备的,唯一的不同是改了考试时间。

正式高考是7月7、8、9三天,7月8日:语文(上午)、历史(下午),7月8日:数学(上午)、政治(下午),7月9日:外语(上午)。

由于周末只有两天时间,周日晚上还要上自习,所以平时的月考只能压缩在两天内,把外语也放到了周日早上,考完数学休息半小时继续考外语。

等到高考的前一个月,才会进行最后一次模考,完全按照高考的时间进行。

考场全部单人单桌,按成绩分配考场,韩金章长期排名年级倒数前十,自然是最后一个考场,吴长涛、小狗子、跳蚤他们几个也在。

几个人进考场的时候丝毫不见紧张,到座位上还在嘻嘻哈哈的说笑,他们已经商量好了,随随便便写点东西,等能交卷了就提前出去。

“三哥,我们明天下午约高二的踢球吧?交完卷过去刚好。”小狗子探过头来问道。

韩金章之前还组织了一支足球队,二十来号人遇到放假就去县体育场踢比赛,有时候来了兴致,一群人还坐大巴车去挑战邻县中学的球队。

“你们先去,我等下半场再去,给你们救场。”韩金章可是打算坚持到时间结束的。

“我们今年踢得少,没了你这个南山罗纳尔多,我们怕是踢不赢啊,要是输给高二那就丢脸了。”吴长涛很是担心。

韩金章组织球队,正好是罗纳尔多最火的时候,所以他们买的是国际米兰的蓝黑间条衫,韩金章当仁不让地抢了9号球衣,加上他踢得确实不错,于是就有了南山罗纳尔多的外号。

“要是我去的时候,落后超过两个,把你腿打断!”韩金章横了一眼。

顺便给他们出了个主意,“有啥好怕的么,高二就顾宁踢得最好,小狗子你开场后不用干别的,就贴身盯着他,哪怕他回去防守也是,保管他发挥不出来。”

“他要是烦了,你就说垃圾话刺激他,他要是动手,立马往地上躺,喊裁判把他罚下去,少了他还怕个锤子!”

“诶,这办法我看可以。”

闹哄几句,监考老师抱着卷子进来了,考场里顿时安静下来。

“记住,拿到卷子不能答题,先好好把卷子过一遍;铃响了再开始写,必须先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写好自己的名字考号,免得忘了......”老师利用这个机会,再次给他们强调高考的注意事项。

先过一遍卷子,大概衡量下难度,考语文和英语的时候,还可以提前构思下作文,韩金章想起了秦源的话。

铃声一响,韩金章马上拿起签字笔填写名字,然后先答自己会做的,遇到不会的暂时略过,等把所有短时间内能答出来的题目写完,这才翻过头来重新审阅那些空白的题目。

这也是秦源教的办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把该拿的分都拿到。

当时韩金章问他,你考试时候是不是也这样?

秦源腼腆地笑了笑,我看所有题目好像都差不多,就直接从前往后答了。

听的韩金章直翻白眼,又让你小子装到了。

第一道题是找错别字:下列各组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装帧、精彩绝伦、食不果腹、按部就班

B.坐落、金榜提名、一筹莫展、仗义执言

C.起讫、世外桃源、以逸待劳、人情事故

D.部署、水乳交融、莫哀一是、仗义执言

A没看出来,B应该是“金榜题名”吧?我经常在科举网文里看过。

C的话事故错了,“人情世故”才是正确的写法,好多人都教我要懂世故,这个词我肯定不会记错。

D稍微有点难,感觉那个词好像都对,艹,眼花了,没看见写的是哀,衷字那个口里面还有一根棍子插进去来着。

这些出题的真是不安好心,稍微大意点就选错了。

韩金章信心满满的在括号里填了A。

开了个好头,让他信心大增,但是第二道题就傻了,看来看去四个选项哪个好像都对,哪个又好像都不对。

算了,下一道,高考的时间可是很宝贵的,每道题都不能浪费太多时间。

等他认认真真把选择题和填空题做完,吴长涛他们都走了,路过窗户的时候还给他挤眉弄眼,想让他也出去,韩金章一直闷头答题,完全没看见。

一口气写到作文,用三段论写了八百字,过程竟然还比较顺畅,多了二十多年的阅历,让他分析问题的逻辑性有很大提高。

经常看网文、刷短视频,积累的名人素材也不少,很快就能找到适合这个议题的案例,甚至还完整地写出了几句名言名语。

其中鲁迅那条不一定是他说的,没办法,谁让网上鲁迅的名言实在是太多了。

考完回家,吃饭睡觉,醒来看着距离下午的考试还有一会儿,韩金章又找出历史笔记看了起来,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对他这种基础差的人来说,万一看过的知识点刚好出现在试卷上,那就赚大了。

两天五门考试下来,韩金章确实有些憋坏了。

所以最后一门一结束,他就跟脱了僵的野狗一样窜出教室,跑回家换上球衣球鞋,拦了辆蹦蹦车就往体育场赶。

到地方的时候还没开始呢,大家都在热身,毕竟高三大多数球员都是要好好考试的,考试结束才有时间过来。

一场比赛踢得酣畅淋漓,韩金章没有辜负南山罗纳尔多的外号,上演帽子戏法带领高三队三比零获胜。

高二的王牌顾宁有点惨,上了小狗子的当,上半场才踢了三十分钟就被罚下去了。

他很不服气,“要不是我们少了一个人,肯定不会输,有本事五一放假再踢!”

“怕你?一号下午两点准时开始,谁不来谁是孙子!”踢球的事儿就此定下。

辛辛苦苦考了两天试,晚上还得继续上自习,学生们在教室里看书做题,老师在办公室抓紧时间改卷子。

高三了,不光学生累,老师也累。

周一第一节课,历史老师徐芳抱着卷子进来,“今天我要表扬一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