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合作

“合作?什么意思?”梁国庆悠闲的抽着烟,饶有兴致的看着陈光耀。

虽然对方只是一个跟自己女儿同龄的青年,梁国庆却觉得跟他交流起来很是有意思。

“我是这么想的,”陈光耀向前探过身子,“就从花园小区这小小的油工活儿开始,我给梁叔你十个点的返利。您可以看作茶水钱。”

所谓茶水钱,通常是指交易过程中,买方或卖方为了感谢中间人提供信息、促成交易而支付的一笔费用。

“以后您有类似的机会,都想着我就行了。”

“你小子很大方啊,上来就出十个点,”梁国庆用手指敲了敲桌面,“卖房子的中介最多收两个点,二手车贩子互相介绍也就一个点左右。你这上来就开出了十个点的费用,你认真想过吗?”

面对梁国庆的疑问,陈光耀不慌不忙:“这个数字您就不用操心了,我既然能开这个价,自然就能落到实处。”

“十个点,嘿嘿,”梁国庆摇头晃脑的弹了弹烟灰,“你小子既然敢给我就敢拿,以后我这边只要有类似的消息,我都可以第一时间告诉你。不过你应该还有其他要求吧?”

梁国庆作为资深社会人,最明白一个道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拿多少钱就要办多少事儿。

十个点的茶水钱可不是白拿的,陈光耀肯定对他还有其他“期待”。

“俗话说‘宁肯跟聪明人打一架,不跟糊涂人说句话’,跟梁叔您沟通就是痛快。”

陈光耀笑嘻嘻的说道:“您拿十个点我双手奉上。要求谈不上,我只是想如果我这边收不到款,或者是在工地上遇上什么棘手的事儿,您得帮我出头。当然了,我自己能解决的,绝不麻烦你。”

“就这?”梁国庆手里玩着打火机,“没别的了?”

“没了。”陈光耀点点头。

“哧,有意思有意思,”梁国庆嗤笑一声,“我是干嘛的我想你肯定清楚,解决问题争端那是我老本行啊。”

解决问题争端。

几个字说出来平平淡淡。

可了解社会运行规则的人才能够体会,很多问题争端的解决,所需要的手段和能量一定不是普通人具备的。

“要不我找您合作呢,”陈光耀向后一仰,放松的说道。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梁国庆心情不错,看着陈光耀也觉得颇为顺眼,“哪个工地有招工的消息我会告诉你,你有事儿也可以报我名字。”

“得嘞。”陈光耀掏出手机,“梁叔,联系方式咱们留一下。”

梁国庆看着陈光耀掏出手机,那动作和神态还真像个小老板,又想到上次给他范文城电话时还是用纸手写的,于是有些好奇的问道:“从哪搞来了手机?”

“那天从你这赢了钱买的。”陈光耀丝毫不避讳的说道。

梁国庆点点头:陈光耀这年轻人果然有头脑。一般人赢了钱要么大吃大喝,要么洗浴桑拿,他却买了手机方便做生意。

就这份对待财富的定力,也是远超同龄人。

两个人互相留了联系方式,陈光耀把手机收好:“梁叔,我看你外面停着的捷达车不见了。歌舞厅那晚的事解决了?”

陈光耀头一次来梁国庆公司这边的时候,被砸的捷达车就在门口的空地上停着。

这在表明梁国庆的一个态度:事情没解决之前,车子会一直放在这里。

今天来的时候,车已经不见了。再结合梁显超开的三菱轿车,陈光耀已经基本摸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嗯,”梁国庆点点头,“超子找着你说的那个叫海哥的人了。就是按照你提供的线索,开三菱,外地车牌。他也认了。虽然我知道事情不是他挑起的,但毕竟是他出头做的。”

“为了赔偿我的损失,他同意捷达修好前,他的三菱轿车先借我开开。”

所谓借,那自然是有借无还的借。

鬼知道你的捷达什么时候修好啊。

由此可见,虽然那天海哥是收了钱来办事,要对梁国庆不利。可是梁国庆这一手豪取强夺的手段,也是不遑多让。

陈光耀咂咂嘴没说什么。

心里却忍不住想着:

梁叔啊梁叔,怎么说你也是将来要做我老丈人的人,能不能少干些这样的事儿啊。

上辈子要不是你创业未半而中道入狱,我跟晚竹没准儿就走到一块了呢。

看来我重生回来,还多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是替你悬崖勒马嘞。

“行了,”陈光耀一拍大腿站起身来,“今天想跟梁叔说的事儿也都说完了,没别的事我就先走了。花园小区那边我还得过去看看。”

“去吧,”梁国庆也掐灭了烟,“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也得回去看看我老娘喽。”

梁国庆的老娘,即梁晚竹的奶奶,一个七十多岁硬朗的老太太,独居在县城一处老四合院里。

老太太教师退休,脾气古怪,加之不喜欢儿子干的这些行当,因此平日里不欢迎梁国庆回去。只有梁晚竹和梁显超这孙子孙女的,才能让她老人家开心。

陈光耀上辈子跟老太太也见过多次,此时脑海中浮现出老人家硬朗古板的样子,也是有些怀念。

“梁叔,替我跟奶奶问好,说我很想念她老人家。”陈光耀露着一口白牙说道。

梁国庆满脸问号:“你小子虽然做事成熟,可也太能上赶着攀关系了吧。你见都没见过我老娘,还敢说想她老人家?”

“早晚还会再见的。”陈光耀也不等梁国庆反应,转身就出了办公室。

从建筑工程咨询公司出来,陈光耀四下看了看,并没有看见梁晚竹靓丽的身影。

陈光耀心里暗暗奇怪,不过他明白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的道理。于是点着一只烟,边抽边迈着步子往花园小区工地的方向溜达着。

今天是油工班组正式干活的第一天,陈光耀作为整个事情的组织者,是一定要到现场看看的。

路过商店的时候,又顺手买了条白沙烟装在一个黑色塑料袋里。

在烈日下走的额头冒了汗,总算是到了工地门口。在大门口给看保安散了烟,又闲扯了几句,陈光耀才施施然的来到10号楼楼下。

还没进单元门,就听见楼道里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你们今天这个质量标准不行,得重新做!”

“这不跟昨天干的一样吗?怎么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