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青春旧事

“保护欲是种绝症,患者比被保护者先死”

敖三的青春期,由四个人构成——

宋玄、陶桃、程以鑫和程以清。

那时,程以鑫还保留着自己的原名,程以清。

宋玄篇

宋玄在敖三书房发现泛黄的飞行日志时,窗外的梧桐树正落下今冬第一片雪。第47页夹着张烧焦的登机牌,父亲的名字与“简氏化工“的标识重叠在一起。

“那是你父母最后的礼物。“敖三突然出现在门口,战术靴上的雪水在羊绒地毯上洇开深色痕迹。他抽走日志的手指在颤抖,书页间掉落半枚蓝花楹标本——和陶桃的吊坠一模一样。

十五岁那年的暴雨夜,宋玄蜷缩在空难调查局的等候椅上。敖三母亲的大衣裹着他,散发出与母亲相同的铃兰香水味。

走廊尽头,他看见简氏集团的新任董事长将金条塞进调查员口袋,敖三父亲的公文包在对方脚边裂开,露出印着骷髅标志的试剂瓶。

寄养在敖家的第一年,宋玄每晚都抱着飞行枕入眠。

敖三会在凌晨三点潜入房间,用变声器模仿他父亲读飞行日志:“...巡航高度10000米时,货舱传来异常响动...“

宋玄抱着吉他缩在防弹车后座时,校服第二颗纽扣还沾着火锅油。敖三从后视镜看见他手腕上的青紫,那是昨天阻止校园混混抢他吉他留下的指痕。

“三哥,艺考曲目我想唱《红莓花儿开》。“少年鼻尖贴在车窗上呵出白雾,指尖在玻璃画出五线谱,“李老师说苏联民歌容易得高分。“

敖三猛打方向盘避开坑洼,车载电台突然播放起《山城夜雨》。这是宋玄养父母空难前最爱的歌,他迅速切歌的动作太急,U盘接口迸出火花。

“唱你自己写的。“他把车停在磁器口老茶馆后巷,战术靴碾过满地竹签,“那些老掉牙的东西配不上你。“

巴蜀中学天台铁丝网上至今挂着三十七个啤酒罐,那是敖三每周五监听宋玄班会课的据点。他透过狙击镜看着少年被同学推搡到合唱团角落,老师正把领唱位置让给赞助商女儿。

深夜的搏击俱乐部里,敖三把陪练揍进沙包堆:“查查那丫头家里做什么的。“第二天,赞助商因税务问题退出家委会,宋玄在不知情中站上了领奖台。

“三哥,同学们突然都对我好好。“宋玄把奖杯塞进敖三的武器柜,“但《长江之歌》降调处理真是我自己的想法...“

敖三擦枪的手顿了顿,他当然知道这改编出自自己安插的音乐教授——那个会“恰好“路过琴房的维也纳海归。

宋玄十八岁生日宴在防空洞改建的livehouse举办,敖三包下全场却禁止观众入场。追光灯下的少年像被困在玻璃罩的夜莺,唱到《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时,音响突然插进变调电流声。

“有窃听器。“敖三扯掉宋玄的无线麦,给他戴上军用骨传导耳机,“以后用这个唱。“

少年懵懂点头,发梢扫过敖三虎口的旧伤。他不知道这个设备同时具备定位、录音和致命电击功能,就像不知道每次外出采风时,那些“偶遇“的民间艺人全是特保员工。

中央音乐学院艺考当天,敖三在考场对面大楼架起反监听装置。宋玄唱到《夜空中最亮的星》副歌时,他透过瞄准镜看见简亓出现在评委席——这个被他列入黑名单的简氏遗孤,正在谱表上疯狂做记号。

宋玄大学毕业演出谢幕时,敖三的装甲车直接开进礼堂侧门。

他攥着海外音乐学院的offer准备抓人,却看见简亓站在消防通道阴影里,腕表折射的光斑正照在宋玄喉结处。

“签给我是他最好的选择。“简亓举起手机播放视频,画面里宋玄偷偷在解放碑地下通道卖唱,“你把他当金丝雀养了十年,没发现他的羽毛早就硬到能割喉了吗?“

敖三的战术匕首在简亓领带划出裂口:“他要是伤到一根头发...“

“你就把我父母空难真相公之于众?“简亓按下遥控器,舞台大屏突然切换成宋玄的新歌demo,《困鸟》的歌词正在焚烧铁笼。

陶桃篇

重庆巴蜀中学美术教室里,陶桃的钴蓝颜料总是用不完。她不知道每支新拆的软管都被敖三提前挤掉前两厘米——那是他翻墙去黄桷坪淘的进口货,就为看她调出更纯粹的克莱因蓝。

“桃姐,画架又散架了!“学弟的哀嚎中,敖三踹开储物室门,螺丝刀在指尖转出残影。陶桃蹲在窗边临摹罗中立《父亲》的皱纹,浑然不知自己马尾辫沾了抹群青——

敖三用美工刀削了整节课的彩铅,才让那抹蓝精准落在她发梢。

敖三的速写本第37页画着陶桃的侧脸,铅笔印叠了七层。他总在陶桃去琴房时假装补觉,实则透过臂弯偷瞄她翻飞的校服裙摆。

有次陶桃的橡皮滚到脚边,他维持趴姿三小时不敢动,直到左臂彻底麻痹。

毕业典礼那天,敖三在校服内袋缝了封信,火漆印是他熬通宵刻的蓝花楹。可当陶桃抱着毕业证书走过梧桐道时,他正徒手捏碎某混混偷塞她储物柜的情书——指节伤口渗出的血染红了自制火漆。

川美男生宿舍的窗台上积满烟头,敖三对着BJ地图练习告白。他花三个月生活费买了对蓝花楹耳坠,银丝缠绕的花瓣里藏着微型定位器——美其名曰“防止艺术家迷路“。

央音琴房的玻璃窗凝着雾气,敖三的战术靴踩碎满地银杏叶。他看见陶桃的指尖与简亓在琴键上追逐,四手联弹的《爱之梦》像把淬毒的匕首。

情书被敖三折成纸飞机,耳坠盒被搁在琴房外的消防栓上,与简亓忘拿的乐谱并排——那谱子首页画着棵重庆的蓝花楹。

程家兄弟篇

重庆巴蜀中学高一(3)班的吊扇吱呀作响,敖三的篮球砸在程以清课桌上时,双胞胎兄弟正在共用一本《伯里曼人体结构》。

程以清把哥哥护在身后,铅笔尖抵住敖三的咽喉:“新来的,找茬?“

“找乐子。“敖三挑眉撕开程以鑫桌上的薄荷糖纸,“双倍人脸识别,多好玩。“

程以鑫耳尖泛红去抢画纸,却不慎将敖三的马克笔撞出彩虹弧线。三人在值日生的骂声中逃向天台,夕阳把影子拉成连体婴。

程以鑫被堵在实验楼后的第五天,敖三在男厕撞见他清洗被泼墨的校服。

少年的脊梁骨像被抽走的伞架,却还挤出笑:“他们说...双胞胎共享痛觉神经。“

敖三的拳头在瓷砖墙留下血印:“明天开始,你跟着我混。“

程以鑫从垃圾桶翻出被撕碎的奥数奖状时,敖三正把混混头子王昊的球鞋吊在旗杆上。三人组的复仇计划包括:

1.在混混摩托油箱倒彩虹糖(程以清的主意)

2.用丙烯颜料篡改校园涂鸦(敖三执行)

3.把程以鑫锁进器材室防止他动刀(唯一失败项)

程以清把校服第三颗薄荷糖塞进哥哥嘴里时,梧桐树影正在程以鑫苍白的脸上切割出血色纹路。

他看着双胞胎兄长蜷缩在体育馆储物柜后,像照镜子般目睹着自己的懦弱:“明天我去跟他们说清楚。“

“别去!“程以鑫吐出带血的薄荷糖,“王昊他们真的会打死人...“

深夜的游泳馆泛起氯水的气味,程以清把美工刀藏进泳裤腰封。他特意梳了和哥哥相同的中分头,右耳垂的朱砂痣用遮瑕膏盖住——这是他们唯一的区别。更衣室传来锁链晃动声,他没想到那些混混真的敢在泳池放鳄龟。

当搜救队从深水区打捞起程以鑫的尸体时,程以清正在教务处顶罪。他盯着兄长被水泡发的右手——那根曾帮他抄过罚写的小指,此刻正以扭曲的角度指向更衣室的方向。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他偷偷藏起从哥哥裤袋找到的湿透信纸,上面是用血晕开的半句话:“清清,这次换我...“

法医报告显示,程以鑫后脑的淤青与泳池扶梯形状吻合。敖三在病床撕掉缝合线:“我该拦住他回去...“

程以清将哥哥的学生证塞进敖三掌心:“他说你像他收集的《海贼王》手办——看着凶,其实护食得要命。“

程以清改名为程以鑫那晚,敖三在长江边烧光所有涂鸦照片。

火焰吞没程以鑫画的蓝花楹时,他想起那个总把颜料分自己一半的少年,想起他替自己顶包美术作业时的狡黠笑。

“我叫程以鑫。“年轻影帝在开机仪式上抚摸锁骨疤痕,“是燃烧三次仍不灭的火焰。“

敖三的安保公司开张时,前台摆着枚生锈的马克笔帽——那是程以清替他挡硫酸时遗落的。

每个新入职的保镖都要听那个暴雨夜的故事,关于懦弱者如何成为勇者的墓碑。

嘉陵江夜雾漫过南滨路,三个少年在记忆的泳池边永恒定格:一个沉入水底,一个在岸边燃烧,另一个把余生活成不会褪色的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