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讲古
- 岁月回声:我在火红年代吃肉肉
- 闲鱼宝宝
- 2380字
- 2025-04-12 18:47:34
秦国庆连比划带模仿,讲计云松是怎么假传圣旨,兵临城下;
讲王修文和杨德虎是怎么望风而降;
讲秦燕春是怎么佯装撤退,既诱敌前进,又诱友军出击;
讲房大龙是怎么顶不住火力,差点当场牺牲;
讲自己在关键时刻怎样力挽狂澜,最终夺取了战斗的胜利。
吹嘘了一通自己的丰功伟绩之后,又说了果家开办大食堂的事情,表示以后去食堂为全家打饭的任务,就全交给自己了。
自己一定会第一个冲到食堂,把最硬的菜,最稠的汤,最大的窝头,最香的肉片,顶格儿、足量给大家抢回来云云。
秦国庆说累了就端起杯子大喝一口水,用手背擦擦嘴巴,接着叭叭。
最后又说到了公房买断,说果家的政策是多么好,把多余的公房卖给普通群众,是何等英明的决策。
说着说着他眼珠一转,一脸媚笑的对老太太开口问道:“太太,听我娘说,她从小就是您看着长大的。能不能给我讲讲,咱院里这些房子都是啥情况?”
老太太闻言扫了秦母一眼,秦母有些尴尬的解释道:“昨天孩子问起,我就给他说了点以前的事情。”
“说就说了吧,也没啥。只是国庆,你问房子干啥?”老太太对以前的事情不以为意,反而对秦国庆关心房子挺好奇的。
秦国庆放下杯子,瞎话张嘴就来:“这不是我也这么大了,是该考虑成家的事情了,这婚房总得置办起来吧,总不能娶了媳妇,还跟母亲和小妹挤一间屋吧?”
秦母看着九岁的儿子,满脸荒诞:“成家?婚房?”
她自然不能理解,来自后世三十多岁,整日奔波,急于买房的,都市牛马心态。
老太太听到他说房子,心里有点不高兴:“三宝,早跟你说过了,以后我这些房子,迟早都归你。婚房的事情,是不是考虑的太早了?”
秦国庆其实就是房奴思想作祟,挠心挠肺的想占果家点便宜。
见老太太误会了,也不再胡说八道,对着二人正色说道:“娘!太太!现在果家号召全民大办工厂,你们想想,以后进厂的人多了,单位是不是得给他们分房子?这京师的房子可是有数的。
咱们现在的钱放在家里又不会下崽,不如趁这次公房买断的机会,买几间房,到时候赁出去,还能贴补一下家用不是?”
说着还问起了家里的存款:“娘,咱家现在有多少钱?”
秦母道:“连上你爹的抚恤金,有五百多吧。国庆,这钱可不能乱动,以后你们姊妹几个上学、成家,处处都需要用钱。再说咱们现在要是买了房,万一到时候赁不出去呢?”
‘京师居,大不易’秦母也懂,可听秦国庆想动用家里的存款买房,她心里显然是不同意的。
“那就再把房子卖了,反正又不交税,就是个手续费,也没多大损失。而且到时候人多房少,这房子肯定会涨价。”秦国庆满脸坚定道。
他心里明白,这次的机会有多难得,未来三十年基本上就没有公房买断的好事儿了。
秦母看儿子如此笃定,不禁有些犹豫,看向了一旁的老太太,想让她拿个主意。
老太太闭着眼想了一会儿,睁开眼睛说道:“这买房置业,也算是个正事。只不过国庆,你考虑过没有?现在果家是这种政策,万一到时候有个变动?房子会不会砸到手里?”
“管他那么多呢?反正现在是街道鼓励咱们买的,咱们算是响应号召,到时候还能给没收了咋滴?总会给个说法的。而且只要京师的人口不断增加,房子肯定不会掉价。”秦国庆一本正经的分析道。
“说的也是,这京师的房子,到什么时候都值钱。”老太太颇为认可的说了一句。
秦国庆听着有门,立马狗腿谄媚,“老太太,您可是咱们院子里的定海神针,这院子里就没有您不知道的人和事儿。
我们这些小辈现在整天都迷迷糊糊的摸不着门儿,要不您给我们抖落抖落,咱住的这四合院到底是个啥情况?
省得哪天我们不晓事,惹出了什么乱子,还得劳烦您老人家操心。”
一顿迷魂汤,给老太太灌得眉开眼笑,拍着大腿嗓门就提了起来。“行,算你这孙猴子会说话,今天太太就给你们好好说道说道这院子。”
老太太略带回忆的说道:“咱们现在住的这个四合院,一共五进,原来都是一家人住的......”
“等等!五进?不是说三进吗”刚开始讲了一句,秦国庆就开口打断了。
老太太一脸诧异的看着他,“你从哪儿听说的三进?那咱们这后院算啥?”
“我听说这后院是后来加盖的,三进扩成了四进。”秦国庆上辈子也算是考据党一枚,刷完大宅门神剧后还专门上论坛,找了各种四合院的布局。依他的经验,就现在住的这个院子,怎么看都不像是五进的样子。
老太太看着他一脸懵懂的样子,哭笑不得的说道:“傻孩子,原本就是五进,要按你说的三进院,那常洪魁现在的房子岂不是后罩?
后罩都是丫鬟下人们住的,哪有后罩修得比主屋还高大的?”秦国庆想了想,一大爷常洪魁现在住的屋子,高高大大的,看着也确实不像后罩房。
“那就不可能是四进?”秦国庆略带不服的较真儿道。
“四进?那咱这后院就算第四进?你见过这样的后罩?谁家的后罩,能有东西厢房?傻瓜,京师的房子都是有规制的,这宅子就是五进院。”老太太笃定的说道。
“五进院?那第五进的院子去哪儿了?”秦国庆满脸好奇。
“第五进原来是个二层后罩小楼,就在咱们住的这排房子后面,京师人都知道后罩楼除了给丫鬟婆子住,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藏宝。
当年鬼子来的时候,那狗汉奸带路去后面翻找,掘地三尺没找到财物,恼羞成怒就一把火给烧了。
我见后面乱七八糟的,就遣人把角门堵住,砌成了墙,省得每天都有人经过,人来人往的也不安全。”
秦国庆这才想起,他们家住的是西边两间耳房。他还奇怪东边两间耳房,顶头那间为啥只盖了一半儿,像个车库一样,原来那是个被堵上的角门。
“那太太您为啥,不住在主屋呢?”秦国八卦道。
“笨蛋,咱们现在住的就是主屋,常洪魁现在住的房子那是堂屋。
‘堂’是家族议事和供奉牌位的地方,在整个宅子的正中,所以也叫中堂。如果家族哪个小辈得到赏识,可以到中堂议事,便叫做登堂入室了。”
秦国庆一脸的不相信,“咱们这后院是主屋?可这左右厢房看着还没有前院气派,连个耳房都没有。”
老太太用拐杖点了点地面,略带自嘲的说道:“后院只有这主屋才能有耳房,是正房太太住的。剩下的大妾住东厢,小妾住西厢,岳颂英她们现在的西厢房,原来就是我住的。
我们这些做妾的,怎么敢与正房太太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