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比现金更迷人的激励工具
假如你是公司创始人,是愿意给员工支付更多现金奖励,还是倾向于用股权的方式来激励他们呢?
假如你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业务尖兵,是希望公司直接提高你的现金收入,还是给予限制条件较多但收益更大的公司股票呢?
先别急着做出自己的选择。无论你是老板还是员工,请暂时忘掉自己目前的身份。我们先来聊聊心里话。
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职场中的一个永恒话题。
如何让重要人才甘愿留下来,长期为公司效力,是企业人才战略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何让老板放权给职业经理人,而又不会被对方架空,是公司运营的一大难题。
三个问题看似孤立,实则密切相连。
员工只有得到充分的金钱及精神激励,才能保持高涨的工作积极性。重要人才只有从公司那里得到满意的薪资待遇和发展前途,才不会被竞争对手挖墙脚。老板只有在确信职业经理人能给自己和公司带来更多效益时,才愿意下放经营管理权力。而职业经理人在制度健全的现代企业中,很难架空老板。
由此可见,解决之道在于“激励”二字。如果员工得不到更多的激励机制,就不会在公司长久工作下去,也没人会去认真贯彻老板心中的宏伟蓝图。然后,老板光是给优秀员工多发现金奖励,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能一举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办法正是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如果操作得当,不仅能给激励对象带来现金收益,还能拥有部分企业所有权、重大事项表决权等实权。也就是说,你不再只是公司的“打工仔”,而是公司的主人翁之一。
所以,只要公司发展稳定且制度比较健全,骨干员工都喜欢获得股权激励。只有在公司经营不善时,股权才会沦为鸡肋。
对于老板而言,股权激励把公司希望留住的重要人才变成了“自己人”,大大增强了公司的内部凝聚力。而且,激励对象要达到公司要求的条件才能拿到股权收益,这又加强了公司对职业经理人的约束力,使其倾向于努力完成业绩目标,实现自己与公司、老板共赢的局面。
世界500强企业大都有相对成熟的股权激励计划,这也是其持续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应用仅有三十多年,发展潜力很大。但不少企业在实践股权激励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弊端。这主要是对股权激励制度的认识不够全面所致。
通过本书,企业创始人、高级管理人员、骨干员工以及普通员工将对股权激励制度有更充分的了解,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利用这种长期激励工具来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