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十常侍乱政太疯狂

嘿呀,玄德把手下的兵都打发回了乡里,就带着亲随二十来个人,拉着关、张二位兄弟跑到安喜县上任去咯。这一上任啊,他就开始好好处理县里头的事儿,整整一个月下来,对老百姓那是一点儿坏事儿都没干,老百姓都被他感化得一愣一愣的。

在县里的时候啊,玄德和关、张那感情好得没话说,吃饭在一张桌子上抢着吃,睡觉也挤在一张床上。要是玄德在人多的地方坐着,关、张就跟俩忠诚的小卫士似的,就在旁边站着,一整天都不带喊累的。

这才到县里头还不到四个月呢,朝廷就下了个诏书,说那些靠军功当上小官儿的都得被淘汰。玄德心里头直犯嘀咕,觉着自己八成就在这倒霉的淘汰名单里头。

巧了,这时候督邮来县里视察工作啦。玄德赶紧出了城去迎接,还客客气气地给督邮行礼。可这督邮呢,骑在马上,就拿鞭子稍微指了指,理都不好好理玄德。关、张二位当时就火冒三丈啦。

等回到馆驿,督邮大模大样地坐在上头,玄德只能在台阶下面乖乖站着。过了老半天,督邮才扯着嗓子问:

“刘县尉你啥出身呐?”

玄德赶紧回答:

“我是中山靖王的后代!从涿郡开始打黄巾军,大大小小打了三十多仗,多少有点小功劳,这才当上这个官儿。”

督邮一听,立马大声喝道:

“你还敢冒充皇亲,虚报功劳!现在朝廷下了诏书,就是要收拾你们这些滥竽充数的坏官儿!”

玄德只能一个劲儿点头哈腰地退了下去。

回到县里,玄德就跟县吏商量办法,县吏说:

“督邮这么作威作福,不就是想收点贿赂嘛。”

玄德一脸无奈地说:

“我对老百姓那么好,一丁点儿坏事都没干,上哪儿去弄财物给他呀?”

到了第二天,督邮更过分了,把县吏抓走了,还逼着人家说县尉害了老百姓。玄德好几次自己跑去求情,可都被门口的小喽啰拦住了,根本不让他进去。

嘿呀,话说张飞那家伙闷得慌,灌了好几杯闷酒,骑着马溜达经过馆驿。嘿哟,就瞧见五六十个老头在馆驿门前哭得那叫一个凄惨哟!张飞好奇啊,就问咋回事。这帮老头赶忙哭诉:

“那个督邮啊,逼着县吏要搞咱们刘公的事儿,我们跑来苦苦求情,结果门都不让进,还被把门的给赶出来揍了一顿!”

张飞一听,这还了得!他瞪圆了那像铜铃似的眼睛,咬得牙齿“咯咯”响,“蹭”地一下就从马上滚下来,直接冲进馆驿。那把门的哪能拦得住他呀,张飞一路直奔后堂。嘿,就看到督邮正坐在厅上,把县吏绑在地上呢。张飞扯着嗓子大喝一声:

“你这祸害百姓的家伙,认得你张爷爷我不?”

督邮还没来得及张嘴,就被张飞一把揪住头发,像拎小鸡似的从馆驿里扯出来,一直拖到县前面的马桩那儿给绑得结结实实。张飞顺手折下柳条,对着督邮的两条腿狠狠地抽起来,没一会儿工夫,十几根柳条都给抽断啦!

这时候呢,刘备正莫名其妙呢,听到县前闹哄哄的,就问身边的人咋回事。手下人回答说:

“张将军绑了个人在县前打得正欢呢!”

刘备赶紧跑去一看,哎哟喂,被绑着的居然是督邮。刘备惊讶地问张飞为啥这么干。张飞气呼呼地说:

“这种祸害百姓的坏蛋,不打死留着干啥!”

督邮吓得赶紧喊:

“玄德公,救救我这条小命啊!”

刘备到底是个心软的人,急忙喊张飞住手。这时候关羽溜达过来,说:

“大哥您立了那么多大功,才混了个县尉当当,现在还被这督邮欺负。我看啊,这破地方就像长满荆棘的草丛,哪是凤凰栖息的地儿啊!不如把这督邮宰了,咱把官一扔,回家去,再想远大的办法!”

刘备一听,就把印绶取下来,挂在督邮脖子上,数落他说:

“就你这祸害百姓的德行,本来该杀了你!不过今儿先饶你一命。我把印绶还给你,咱从此拜拜啦!”

督邮回去跟定州太守告状,太守又上报给省府,派人来抓刘备他们。得嘞,刘备、关羽、张飞三个人就跑到代州投奔刘恢去了。刘恢一看刘备是汉室宗亲,得,就把他们留下藏在家里,这事儿就先不提咯!

嘿呀,你瞧这十常侍,那可是把大权紧紧攥在手里,就像抱着宝贝似的,还聚在一起嘀嘀咕咕商量呢:

“嘿,谁要是不听咱们的,就把他咔嚓了!”

这赵忠和张让更绝,派人去找那些打黄巾的将士要金帛,人家不给,得嘞,马上就上奏把人官职给撸了。像那皇甫嵩和朱儁,倔得很,就是不给,得,被赵忠他们一奏,官帽就没了。这皇帝呢,也不知道咋想的,还给赵忠封了车骑将军,张让等十三个人都封了列侯。得了,这朝政啊,就跟那破了洞的裤子似的,越来越烂,老百姓那是唉声叹气,怨声载道啊。

结果呢,长沙有个叫区星的家伙,也不安分守己,闹起了乱子;渔阳的张举和张纯也跟着造反了,张举还大言不惭地自称天子,张纯则号称大将军。那告急的表章啊,像雪花一样纷纷飞来,可十常侍倒好,全给藏起来,压根儿就不奏报给皇帝,也不知道是咋想的,就跟鸵鸟似的,把头埋起来当没事发生。

有一天呐,皇帝在后花园跟十常侍喝酒开派对呢。这时候谏议大夫刘陶风风火火地冲了过来,一到皇帝跟前就哇哇大哭。皇帝被他这一哭整懵了,赶紧问咋回事呀。刘陶哭咧咧地说:

“哎呀呀,这天下都快玩完啦,陛下您还有闲情跟这帮太监喝酒呢!”

皇帝一脸疑惑,说:

“咱国家安安稳稳的,能有啥危急情况呀?”

刘陶急得跳脚,说道:

“您瞅瞅,四面八方的盗贼跟下饺子似的冒出来,到处抢州郡呢。这祸根全在十常侍身上啊,他们卖官鬻爵,祸害老百姓,还欺负您、忽悠您。朝廷里的正经人都被他们挤兑走了,这大祸就在眼前呐!”

十常侍一听,赶紧把帽子一摘,“扑通”一声跪到皇帝面前,眼泪汪汪地说:

“陛下呀,大臣们容不下我们呀,我们没法活啦!您就开恩让我们回乡下老家吧,我们把家产都拿出来支援军费。”

说完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泪。

皇帝一听就火了,对着刘陶嚷嚷:

“你家不也有伺候人的嘛,为啥就容不下朕和他们呢?”

然后招呼武士把刘陶拉出去砍了。刘陶扯着嗓子大喊:

“我死了倒没啥可惜的,可怜咱汉室天下,四百多年的基业,这下子要完蛋咯!”

嘿呀,只见一群武士架着刘陶往外走,都准备开刀问斩啦。这时候,一位大臣扯着嗓子大喊:

“刀下留人呐,等我去劝劝皇上!”

大伙一瞧,原来是司徒陈耽。这陈耽麻溜地冲进皇宫,跑去跟皇帝唠嗑:

“嘿,刘谏议犯啥事儿啦,咋就要杀他呀?”

皇帝撇撇嘴说:

“他敢诋毁我身边的近臣,还敢冒犯我!”

陈耽一听,急得直跺脚:

“陛下呀,全天下的老百姓恨不得把那十常侍生吞活剥了,您倒好,把他们当亲爹亲妈供着,这帮家伙啥功劳没有,个个都封了列侯。更离谱的是那封谞,居然和黄巾军勾搭在一起,想搞内乱呢。您要是还不反省反省,这国家马上就得玩完儿咯!”

皇帝翻了个白眼:

“封谞作乱这事儿,还没搞清楚呢。十常侍里,难道就没一两个好人?”

陈耽一看劝不动,急得拿脑袋往台阶上撞。皇帝这下可火了,大手一挥:

“把他给我拉出去,和刘陶一块儿关监狱里去!”

当天晚上,十常侍就派人在监狱里把陈耽和刘陶给弄死了。然后还假传圣旨,让孙坚去当长沙太守,去讨伐区星。嘿,这孙坚也厉害,不到五十天就传来捷报,江夏那地儿给平了。皇帝一高兴,又下旨封孙坚为乌程侯。

嘿,您瞧啊!朝廷这边大手一挥,封了刘虞做幽州牧,让他带着兵去渔阳收拾张举和张纯这俩刺儿头。代州的刘恢呢,就写了封信把刘备推荐给刘虞。刘虞那叫一个高兴啊,马上就让刘备当了都尉,带着兵直接杀到贼窝。这刘备也不含糊,跟贼人连着大战好几天,把贼人的嚣张气焰给狠狠挫了一顿。

张纯这人啊,那是出了名的凶残暴虐,手下的士兵们都受不了他啦,有个帐下头目直接把他给咔嚓了,还把脑袋献出来,带着一帮人投降了。张举一看大势已去,干脆上吊自杀了事。这么一来,渔阳算是彻底太平咯!

刘虞赶紧给朝廷上表,狠狠夸了刘备一把,朝廷也大方,把刘备鞭打督邮的事儿给赦免了,还让他做了下密丞,后来又升成高唐尉。公孙瓒也来凑个热闹,给朝廷表了刘备之前的功劳,推荐他做了别部司马,守着平原县。刘备到了平原,那日子过得还挺滋润,有钱有粮又有兵,把以前的威风又给整回来了。

刘虞因为平寇立了大功,被封了太尉。到了中平六年夏天四月,灵帝这身子骨不行啦,病得那叫一个严重,赶紧把大将军何进叫进宫里商量后事。这何进呢,本来就是个杀猪的出身,就因为妹妹进了宫做了贵人,还生了皇子刘辩,后来成了皇后,他也就跟着飞黄腾达,手握大权啦。

灵帝呢,又喜欢上了王美人,王美人还给他生了个皇子刘协。何皇后那小心眼儿,可容不下别人,直接下毒把王美人给毒死了。可怜的皇子刘协只好被董太后收养在宫里。这董太后啊,是灵帝的亲妈,解渎亭侯刘苌的老婆,当初桓帝没儿子,就把解渎亭侯的儿子迎进宫做了皇帝,也就是灵帝。灵帝一上位,就把亲妈接到宫里,尊为太后。董太后没事儿就劝灵帝立刘协为太子,灵帝自己也偏爱刘协,心里就动了这念头。

这不,灵帝病得快不行了,中常侍蹇硕就给他出主意说:

“要立刘协当皇帝,就得先把何进干掉,免得留后患。”

灵帝觉得这主意不错,就宣何进进宫。何进到了宫门口,司马潘隐偷偷跟他说:

“您可千万别进去,蹇硕那小子想害您呢!”

何进吓得一哆嗦,赶紧跑回自己家里,把大臣们都召集来,说要把宦官都杀光。

这时候,座上有个人站起来说:

“宦官这势力啊,从冲帝、质帝那时候就有了,在朝廷里盘根错节,哪能一下子杀光啊?要是走漏了风声,那可就灭族啦,您可得好好想想。”

何进一瞧,哟,是典军校尉曹操啊,当场就骂起来:

“你个小年轻懂啥朝廷大事!”

正犹豫着呢,潘隐又来报信:

“皇上驾崩啦!蹇硕正跟十常侍商量呢,偷偷不发丧,还假传圣旨让您进宫,想把您干掉,然后立刘协做皇帝。”

话还没说完,宫里的使者就到了,催何进赶紧进宫定大事。曹操说:

“现在得先把皇帝的位子定下来,再收拾那些贼人。”

何进就问:

“谁敢跟我一起去立皇帝、杀贼人啊?”

这时候,又有个人跳出来说:

“我愿意借五千精兵,杀进皇宫,立个新皇帝,把那些死太监都杀光,扫清朝廷,让天下太平!”

何进一看,原来是司徒袁逢的儿子、袁隗的侄子袁绍,字本初,现在是司隶校尉。何进高兴坏了,马上点了五千御林军,袁绍全身披挂整齐。何进带着何颙、荀攸、郑泰等三十多个大臣,一个接一个进了宫,在灵帝的灵柩前,把太子刘辩扶上了皇帝的宝座。

嘿哟,这百官拜完那仪式感十足的大礼后,袁绍就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宫要去收拾蹇硕啦。蹇硕那家伙吓得魂都没了,撒腿就往御园里跑,跟那没头苍蝇似的,结果在花阴底下被中常侍郭胜给咔嚓了。蹇硕带的那些禁军呢,一看老大没了,立马就都麻溜地投降了。

袁绍转头就跟何进说:

“那些宦官们都抱团着呢,咱今儿个可得乘胜追击,把他们一锅端了!”

张让这帮家伙知道大事不妙,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紧跑到何太后那儿告状:

“太后娘娘啊,当初想着害大将军的,就蹇硕那一个坏家伙,跟我们可没关系呀!现在大将军听了袁绍的话,要把我们都杀光,您可得救救我们呐!”

何太后拍拍胸脯说:

“你们别慌,有我呢!”

然后就传旨把何进叫了进来。

何太后偷偷跟何进说:

“咱以前家里穷得叮当响,要不是张让他们,哪能有现在这富贵日子呀?现在蹇硕那坏蛋已经被杀了,你咋还听别人瞎忽悠,要把宦官都斩尽杀绝呢?”

何进听完,出去跟大伙说:

“蹇硕想害我,他全家都得遭殃。但其他的人就别乱杀啦。”

袁绍着急地说:

“不把根都拔掉,以后肯定要出大麻烦的!”

何进摆摆手:

“我主意都定了,你就别唠叨啦!”

大伙一看,得嘞,都散了吧。

第二天,太后让何进去管尚书的事儿,其他人也都封了官。董太后把张让他们叫进宫商量事儿:

“何进他妹妹,当初还是我提拔的她呢。现在她儿子当了皇帝,朝廷里到处都是他们家的人,权力大得没边儿了,这可咋整?”

张让出主意说:

“太后您可以临朝听政呀,弄个帘子一遮,多威风!封皇子协当王,给国舅董重大官做,让他掌管军权,再重用我们这些人,大事就成啦!”

董太后一听,乐开了花。

第二天上朝,董太后下令,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董重当骠骑将军,张让他们也一起参与朝政。何太后一看董太后这么霸道,就在宫里摆了个酒席,请董太后过来。酒喝到一半,何太后站起来,端着酒杯,客客气气地说:

“咱都是女人家,掺和朝廷大事不太合适。以前吕后权力大得没谱,结果全家都被杀光光啦。咱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宫里,让大臣们去商量国家大事,这才是国家的福气呢,您就听我一句吧。”

董太后一听,火冒三丈:

“你害死了王美人,嫉妒心那么强!现在靠着你儿子当了皇帝,你哥哥又有权有势,就敢瞎咧咧啦!我让骠骑将军砍了你哥哥的脑袋,就跟捏死只蚂蚁一样容易!”

何太后也不示弱:

“我好心劝你,你咋还发火啦?”

董太后骂道:

“你们家以前就是卖肉卖酒的小混混,能有啥见识!”

两个太后吵得不可开交,张让他们赶紧把她们劝回了各自的宫里。

何太后大半夜的把何进叫进宫,把事儿一说。何进出去就找三公一块儿商量。第二天上朝,让大臣们上奏说董太后本来就是个藩妃,不应该老待在宫里,得回河间去,还限她赶紧走。一边派人送董太后走,一边让禁军把骠骑将军董重的家给围了,要他的官印。董重一看这下完了,就在后堂抹脖子自杀了。家里人哭天抢地的,士兵们这才撤了。

张让、段珪一看董太后这边失势了,就用金珠宝贝去贿赂何进的弟弟何苗和他妈妈舞阳君,让他们天天在何太后面前说好话。这么一来,十常侍又能在何太后身边得宠啦。

嘿,您瞧啊!六月的时候呢,何进偷偷摸摸地派人在河间驿庭给董后下了毒,把董后的灵柩弄回京城,葬在了文陵。之后啊,何进就装病在家里不出来啦。

这时候呢,司隶校尉袁绍跑去找何进,跟他说:

“张让、段珪这些家伙在外面到处乱说,说您毒死了董后,还想搞大事呢!现在趁着这机会不把那些宦官给收拾了,以后肯定要出大麻烦。您看以前那窦武,想杀宦官,结果机密没保住,自己反倒遭殃啦。您瞧瞧您兄弟还有那些部下,可都是厉害的人物呢!要是他们都出把力,这事儿还不是稳稳当当的嘛。这可是老天爷给的好机会,可不能错过呀!”

何进呢,就说:

“先让我琢磨琢磨。”

结果他身边的人赶紧跑去告诉张让,张让他们又把这事儿告诉了何苗,还送了一大堆好处给何苗。何苗就跑去跟何后说:

“大将军辅佐新皇帝呢,一点都不仁慈,就知道打打杀杀的。现在无缘无故又要杀十常侍,这不是要把天下搞乱嘛!”

何后一听,觉得挺有道理,就听了他的话。

没过一会儿,何进去跟何后说,想把那些宦官给杀了。何后就说:

“这些宦官管理宫廷,那可是汉朝老规矩啦。先帝刚走,你就要杀那些老臣子,这可对祖宗不敬啊。”

何进本来就是个拿不定主意的人,听何后这么一说,就只能乖乖答应着出去了。

袁绍在外面等着,赶紧问:

“事儿办得咋样啦?”

何进哭丧着脸说:

“太后不同意,这可咋整啊?”

袁绍就出主意说:

“要不把四方的英雄豪杰都叫来,让他们带兵到京城,把那些宦官全杀光。这时候事情这么急,太后也由不得不同意啦。”

何进一听,乐了,说:

“这主意太棒啦!马上就发通告到各个地方,叫他们赶紧来京城。”

主簿陈琳一听,赶紧说:

“使不得呀!俗话说得好,闭着眼睛去抓燕雀,那不是自己骗自己嘛。小事情都不能靠欺骗来成功,何况是国家大事呢!将军您靠着皇帝的威风,掌着兵权,那走路都带风的,想干啥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要是您想杀宦官,那就跟在大火炉里烧头发一样简单。您就痛痛快快地做个决定,雷厉风行的,老天爷和老百姓都会支持您。可要是您把外面的大臣都叫来,让他们到京城来,这些英雄们聚在一起,各有各的心思,就跟把武器倒着拿,把柄递给别人一样,这事儿肯定成不了,还得惹出乱子来。”

何进听了,笑着说:

“你这就是胆小鬼的想法!”

这时候旁边有个人鼓掌大笑起来,说:

“这事儿简单得就像翻手掌一样,还商量啥呀!”

大家一看,原来是曹操。嘿,这真是:想要除掉皇帝身边的坏人,还得听听朝廷里聪明人的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