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试股道

2001年1月3日,周一,阴。

王磊坐在出租屋阳台上,一边抽烟一边翻着小本子,眼神沉静,和二十一岁的模样格格不入。

从昨天起,他就开始重新整理脑子里的那些记忆:哪只股票在什么时间启动,哪家企业走成龙头,哪一轮政策引爆行情。

这些东西,在别人眼里是猜、是赌;但对他来说,却是走过一遍的人生地图。

上辈子破产之后,他混迹在杭州几家证券营业部当过两年股票经纪人,虽然混得不光彩,但耳濡目染的经验,却真真切切刻在骨子里。

这一次,他决定从股市起步,打出重启人生的第一枪。

中午,他给家里打了电话。

母亲接的,声音很快,“喂,王磊啊?”

“妈,我想问下,我爸现在手头还宽裕不?”

“怎么了?你又不回内江过年?”

“不是,我想用点钱,试着炒股。”

电话那头安静了一下。

“你爸最近倒是把原来下岗赔偿的钱拿去做理财了,一年也有点利息……你想用多少?”

“三万就行,我拿自己身份证开个户,先练练。”

母亲想了想,“你爸中午在单位,我跟他说一声……哎,你别乱来哦,听说股市都是骗人的。”

“我心里有数。”

挂了电话,王磊心中微松。他清楚老两口不是大富大贵,但好在在国企那会儿有些底子,1999年公司转制后补了笔赔偿金,日子算宽裕。

现在借三万,不伤根本,但足够开局。

下午三点,王磊出现在中山北路的长江证券营业部。

这是杭州那几年最热的散户聚集地之一,早些时候他也来过,只是站在人群之外,现在却是带着另一副眼睛回来。

他从容排队开户,神情镇定,不慌不忙。

营业员是个短发女孩,看到他学生证时还问了一句:“你是学生?现在大学生都炒股啦?”

王磊笑着回:“懂一点,算兴趣。”

“那你可别全赔进去哦。”女孩随口调侃。

“不会。”王磊轻轻一笑,眼神却很认真,“我知道我在干嘛。”

傍晚,出租屋内。

王磊打开电脑,登录交易软件,账户里三万元本金静静躺着。他熟练地拉出K线,盯着屏幕上的代码和走势图,不再是茫然的新手,而是像一个猎人,在回忆中寻找当年的“猎物”。

他清楚记得,这个月底之前,有一只冷门股——四川长虹(600839),会率先发力,从低位连拉四个涨停板,掀起家电板块第一波短期高潮。

他把四川长虹的K线放大,又调出资金流入流出明细,嘴角微微一扬。

“还是老样子,启动前的横盘震荡。”

他果断输入买入指令:

股票代码:600839

数量:1500股

买入价:19.80元(前复权)

总金额:29,700元

【确认?】

王磊毫不犹豫地点下“是”。

那一刻,他感觉血液都流得更快了。

不是冲动,而是——久违的熟悉感。

他知道,几天后,这笔钱就会给他第一个“打醒市场”的声音”。

夜晚,风从窗缝里灌进来。

王磊靠在床头,点了一支烟。

【系统提示:宿主已进入“主动行为期”,将持续监测投资行为是否触发他人愿望关联】

“你说这也能触发愿力?”

【如因宿主投资行为影响到他人命运轨迹,系统将自动识别并评估愿望波动】

王磊轻笑一声。

“那好,我倒要看看——我这一笔,是不是只为自己。”

1月4日,王磊守着盘面,没动。

开盘后,四川长虹走势平稳,基本贴着前一日收盘价走。几个小时过去,换手率却在慢慢上升,底下的买盘开始分批吃入。

“和我记得的节奏一样。”王磊记下笔记,没急着补仓,也没动止损。

他不是赌徒,而是等风来。

——1月6日,上午9点34分,四川长虹盘中突然放量上冲。

“来了。”

王磊轻声道。

30分钟后,第一个涨停封板打死。王磊看着盘口资金源源不断地堆进来,面上平静,心里却稳得发烫。

这不是运气。

这叫——记忆。

当天下午收盘,他的账户净值跳涨至34,200元整。

三天,一成五的收益。

系统在这时突然发出提示音:

【检测到宿主投资行为影响第三方命运轨迹】

【人物编号:#007孙志强】

【愿望识别中:想在股市中翻身、改变生活现状】

王磊一愣。

“谁?”

系统投射出一行人物信息:

姓名:孙志强

年龄:43岁

身份:证券营业部散户、前公交车司机

当前状态:生活拮据,靠炒股为生

愿望强度:中等

当前趋势:因观察宿主买入操作,尾随跟进,初次实现盈利,对股市信心回升

王磊回忆了一下,这几天在营业部倒是看过一位中年人,总是坐角落里抽便宜烟,眼神疲惫但死盯行情。

“原来是他看了我的操作?”

【确认。该人物尾盘跟进买入四川长虹500股,现浮盈+10%。】

【系统判定:间接满足其“翻身”的希望,奖励愿望值+30】

王磊点点头。

“才三十?”

【其愿望为阶段性变化型,非核心实现,奖励权重较低】

“懂了。”

他不失望,反倒很满意。

这说明他能通过投资行为影响他人命运轨迹——不需要开导、不用拉人入伙,只要自己做得好,就会产生涟漪。

【提示:是否开启追踪孙志强未来动向?】

“开启。”

【已建立关联标签:孙志强-潜在愿力节点】

王磊弹了弹烟灰,自语道:

“未来几年,中国股市从2千点一路上4千点、再崩盘……这个市场会淘汰掉无数人。但我不会。”

“这一次,我要活得比谁都清醒。”

当晚,他照例做了收盘笔记:

【持股:600839四川长虹】

当前持仓:1500股,市值34,200

盈利浮动:+5,200

预计板数:4

止盈区间:24~25元,按三板后视情减仓

写完,他摊开下一页,写下一个字母编号:

【计划二号】

股票池预选:深科技、万科A、中信证券

观察期:7天

目标类型:稳健成长股、行业预期、政策驱动型

他要的不只是第一桶金。

而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投资模型,从赚钱的人,变成控制收益的人。

接下来的两周,王磊没有任何多余动作。

四川长虹连拉三个涨停,第四天高开回落,他果断在高位减掉一半仓位,落袋为安。

剩下的部分,他稳稳拿到第五天早盘,再次冲高时清仓。

总计利润:8,450元。

他很冷静,没有冲动加仓,也没有继续追热点。

这不是他第一次做股票,这是他第二次做人。

1月中旬,王磊开始切入**“计划二号”**。

他选择的目标,是一个冷门但即将爆发的概念股——深科技(000021)。

他清楚记得,2000年初某个芯片订单利好传出,深科技直接带动电子板块走强,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黑马。

这类股不会一飞冲天,但只要拿住,三周之内最少有30%以上的涨幅空间。

他调出深科技的K线,走势跟记忆中几乎吻合:温和缩量整理,资金潜伏明显。

进场。

这次他分批建仓——先投20,000元,五天后又加10,000元。

这一票他拿得稳,也拿得准。

从1月下旬开始,深科技步步上行,到春节前,累计涨幅已超过35%。

王磊再次高位止盈,平静出货。

第二轮累计收益:10,900元。

春节期间,王磊回了趟四川内江。

父母见他状态好,也没多问,只是饭桌上偶尔说起,“你最近气质不一样了,不像以前心浮气躁。”

王磊只是笑了笑,什么都没说。

他知道,这才刚开始。

年后开盘,市场迎来短暂调整。

他没有急于操作,而是开始翻看旧报纸、政策文件,分析板块轮动趋势。

2月下旬,他再次出手——这次是银行保险类个股。

他精准切入了当时仍被冷落的中国太保(600601)。

“这支票当年没人敢买,谁知道2001年一季度一纸‘保险开放外资’的文件,直接把它送上天。”

这一次,他压了15,000元进去,分三天建仓。

不到两个星期,中国太保上涨超过45%。

王磊出货时,账户资产已经来到:

75,800元。

进入三月,王磊开始大胆调仓操作。

他不再单支死守,而是进入**“滚仓模式”**——每次持股不超过10天,重仓两支,轻仓一支作观察。

三月初:

用友软件:买入18.5,卖出23.3,净赚7200元

大冶特钢:短线2连板后果断走人,收益3200元

中兴通讯:提前埋伏,波段两次操作,累计1.1万利润

到了三月底,王磊账户资产正式突破: 20万元整。

【系统提示:宿主在三个月内完成资产翻六倍目标】

【判定为高成长行为,影响周边多位人物“认知层愿望”】

【累计奖励愿望值:+180】

王磊在屏幕前点了一支烟,靠着椅子轻轻吐了口气。

三个月,二十万。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他都不敢相信这种速度是现实。

但他知道,这不是赌赢。

这是:

记忆+经验+节奏+克制+执行力

=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本觉醒”。

系统界面上,愿望值已经刷新到:

【当前愿望值:280】

可以抽两次初级愿望,也可以继续累积,冲击中级。

王磊没动。

“这次……我等三百。”

他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