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昏君杨广

第20章 昏君杨广

文帝死后,杨广登上了皇帝大位。他假传文帝遗嘱,逼迫杨勇自尽。亲弟杨秀及幼弟杨谅也被剥夺官爵贬为庶民,后来与诸子被一起软禁,不得与妻子相见。

大业三年(607年)3月4日,杨广诛杀侄儿长宁王杨俨,又把杨勇诸子贬到岭南,并且在路途中全部处死。

杨广即位后各处宫院都来朝贺,独不见那位宣华夫人。杨广预备下一个金盒,外面封了口,又亲自签了字,然后打发一个太监去赐与宣华夫人。

那天宣华夫人不肯和炀帝做苟且之事,如今文帝死了,炀帝即位,她不知道自己要受怎样的罪。忽然一个内侍双手捧着一个金盒子进来说道:“这是新皇帝赐给娘娘的,请娘娘亲手开看。”宣华夫人见盒子四周封着皇封,盒口处又有御笔画押,疑心炀帝赐她自尽。想自己绮年玉貌陪伴年老皇上,本来心里就十分委屈;为保全名节得罪新皇帝,如今却因此断送性命,不由一阵心酸,两行珠泪直落在粉腮儿上,宫女们也忍不住陪她流泪。这时太监等得不耐烦了,一迭声地催她开盒。宣华夫人只得把牙齿一咬小脚一顿,嗤的一声揭破封皮。打开一看,原来金盒里并不是什么毒药,而是端端正正地放着一个同心结子。左右宫女一齐欢呼道:“娘娘千喜万喜!”宣华夫人不由叹了一口气说道:‘新天子如此多情,我也顾不得名节了!’当下袅袅婷婷地站起来把结子取出,又向金盒拜了几拜。那内侍接过盒子复旨去了。

这天二更时分,宣华夫人宫门外忽然传来远远喝道的声音,大家一齐抢到宫门外守候。只见御道上一簇红灯,照着一位风流天子步行而来。

宣华夫人被宫女们簇拥着走出宫来,在滴水檐前和炀帝相遇,宣华夫人匍匐在地称了一声“万岁”。炀帝慌忙上前用手搀住,然后一起走进宫去。

这时屋内红烛高烧,阶前月色横空,炀帝把宣华的手儿引在怀前低低说道:“朕为夫人寸心如狂,前日之事几蹈不测。算来都是因为夫人长得风流。如今天缘凑合,疏灯明月又见仙容,夫人如何慰藉朕心?”炀帝连问数次,宣华不觉流下泪来说道:“贱妾不幸已侍先皇,名分所在势难再荐。前日冒犯之处出于无奈,万望万岁怜恕。陛下粉黛三千岂无国色?何必下顾残花败柳?既污圣身又丧贱节,还望陛下三思。”炀帝听后大笑道:“夫人的话原是好话,无奈朕见夫人后魂销魄散寝食俱忘;夫人倘不见怜,谁能治得了朕的心病呢?”宣华夫人抬头一看,月光正照在炀帝脸上,只见他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宣华夫人心中早已‘肯’了,只是羞答答地说不出口。

这时左右送上筵宴。炀帝满斟一杯递与夫人道:‘好景难逢,良缘不再;今夜相亲,愿以一杯为寿。’宣华夫人接过酒杯后含羞说道:‘天颜咫尺,恩威并重;今夜定情,但愿陛下始终如一!’说着也斟满一杯送在炀帝手里。两人一言一笑,渐渐亲热起来。看看月移斗换,宫漏深沉,炀帝握住宣华夫人的手神魂颠倒,宣华夫人也风情毕露轻盈旖旎,两人并肩携手同进寝宫,早把文帝的恩情置之度外。

杨广和宣华夫人夜夜欢乐,萧皇后不由妒火中烧。一次她当着陈氏的面大骂杨广,杨广无法还击,陈氏更是羞愧难当,自己毕竟曾是杨广名义上的母亲。杨广在萧皇后的逼迫下将陈氏送到仙都宫居住,等于是被打入了冷宫。

没有了陈氏的陪伴,杨广整天闷闷不乐,有时还莫名其妙地大发脾气,身体也日渐消瘦。萧皇后看到杨广这样,不得已又将陈氏接回宫中。重新回宫的陈氏,已经不能面对自己和杨广的这段乱伦之情了。所以一年后便郁郁而终,享年二十九岁。她死后,杨广为她写了一首《神伤赋》来寄托对她的哀思,并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隋仁寿四年(604),陈后主步入人生的终点,作为被俘虏的亡国之君,陈后主竟然比隋文帝晚死四个月,不得不说在保命上,陈后主堪称一介奇才。

面对陈后主的去世,统兵灭陈的杨广十分瞧不起他。在置办他的丧事时,杨广给这个荒唐的昏君上谥号“炀”,意思是陈后主一生沉迷酒色、违反道德、虐待民众、背逆天理。吊诡的是,杨广身后也得了一个“炀”的谥号。

却说杨暕是杨广和萧皇后所生的次子,他完美地继承了父母的优点,“美容仪,疏眉目”。杨坚在世时便加封杨暕为豫章王,食邑一千户,对杨暕的喜爱可见一斑。可杨暕纸醉金迷,骄纵不法,成天与一群佞臣为伍。

别看杨广自己是个无道昏君,沉迷酒色,但他不希望皇子们这样做,所以杨广不太喜欢杨暕。

杨广最喜欢的儿子是他的长子杨昭,也是萧皇后所生,和杨暕一母同胞,但他的性格与杨暕不同。杨暕玩世不恭,杨昭德才兼备,是个文武双全颇有人君度量的人,所以杨广登基后不久,便将他立为太子。

只可惜杨昭英年早逝。杨昭一死,杨暕自认为是皇二子,又深得皇祖父生前喜爱,太子之位肯定会落在自己头上。因此杨暕的行事作风越来越放荡,谋取太子之位的动机也越来越强烈。

一次,杨广的姐姐杨丽华觅得一名柳姓美女,打算将她献给杨广。可是杨广不知道什么原因,杨丽华提出献美女的事后,他却半天没有回复。

杨丽华以为杨广对这个美女不感兴趣,就将他献给了杨暕。杨暕一见到柳美女,眼珠子都要掉到地上,当即把她迎娶回府。

过了一段时间,杨广突然想起柳美女,于是问杨丽华:“姐,你之前准备献给我的美女呢?”

杨丽华满脸尴尬地说:“已经被你的儿子娶了,如今在他的府上。”

杨广顿时脸色大变!但儿子娶了柳美女,自己又不能抢回来,他不是唐玄宗,但心理难免愤愤。

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但杨暕丝毫没有察觉。一次杨暕与杨广一同打猎,竟然让部下阻止杨广的随从猎取动物,最后杨广所部一只兔子也没有打到,杨暕却满载而归。

杨广渐渐疏远杨暕。但杨暕仍旧任性而为,一次他竟然与杨广妃子的姐姐私通,还生了一个女儿。杨广气得不行,对侍臣发泄道:“朕唯有暕一子,不然当肆诸市朝,以明国宪!”其实杨广还有个少子杨杲。

杨广喜欢巡幸,有时杨丽华也跟着同去。609年,杨丽华随杨广在巡幸河右地区的路上染病,临终时杨丽华请弟弟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并把自己的食邑送给女婿李敏。杨广答应了,并且厚葬杨丽华于定陵。

不过杨丽华的女儿女婿并没有能够善终。614年,隋朝流传“李氏当为天子”的谣言。杨广以为李氏指的是李敏,于是诛杀李敏,并且赐毒酒给外甥女宇文娥英。

可怜杨丽华,夫君王朝被父亲篡夺,自己不幸病死,女儿女婿也被诛杀和赐死。

李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他的祖父是李虎,祖籍陇西成纪,是西凉国君主李暠五世孙。李虎是西魏时期八柱国大将军,赐鲜卑姓大野氏。

鲜卑人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四女是李渊的生母,七女是隋文帝皇后

因此李唐王朝的母系属于鲜卑族,而父系属于汉族。

李渊从七岁起就承袭了父亲唐国公的封号,小小年纪得以封侯袭爵,可谓童年得志。

有个叫史世良的人善于给人相面,他告诉李渊说:“您的骨骼惊奇,必为一国之主,愿您自爱,不要忘记鄙人说的话。”

李渊世袭谯、陇二州刺史,隋炀帝时升任太守。隋炀帝出征辽东时,派李渊督运军粮,当时隋朝故相杨玄感起兵作乱围攻东都。李渊紧急上疏,隋炀帝慌忙带兵回朝,命李渊为弘化留守剿灭杨玄感。后来杨玄感败死,李渊仍旧留守在那里。

窦毅在北周时是上柱国,他认为自己的女儿不是等闲之辈,在选婿时想了一个办法:让人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凡是两箭各射中一只孔雀眼睛的,就招为女婿。前边几十个人都没有射中,而李渊两箭都射中了。窦毅欢喜不已,便将女儿嫁给了李渊。

隋炀帝看到李渊的脸上皱纹多,便戏称李渊是“阿婆”,李渊回家后很不高兴,窦氏问清原因后马上贺喜道:“这是吉兆啊,你继承的是唐国公,‘唐’便是‘堂’,‘阿婆面’就是指‘堂主’啊!”

杨广第一次游幸江都以后,回宫后日夜不忘扬州的风景,再加一班后妃奸臣怂恿,便想第二次游幸江南。因为京城到扬州只有一条旱路,来往辛苦,杨广便打算从水路走。可京城到扬州并没有河道可通;国舅萧怀静说大梁西北方原有一条旧河道,如今壅塞不通,现在只须多招人夫重新开掘,引通孟津的水东接淮河,不过千里路程便可直达扬州。杨广一听立刻下诏,传征北大总管麻叔谋做开河都护,荡寇将军李渊做开河副使。可怜老人小孩都被官家拉去,每日天未亮便动工,天擦黑才住手。夜间又没有房屋居住,只好在河边草地里随处安身。工地上每天都有人死去。有人为了不被抓去当壮丁,甚至把手脚砍断,美其名曰“福手”、“福足”。

杨广接着下令打造各种龙舟,他自己所乘的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上有四层楼,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房一百二十间,下层为内侍居处。

杨广的龙舟选有1000多名美女,杨广让她们穿上白衣在船前拉纤,自己在船上观赏。这时他看上了“殿脚女”吴绛仙,当即纳为嫔妃。杨广靠着门帘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古人说秀色可餐,吴绛仙真的可以疗饥啊!”

这时隋朝将亡的民谣在坊间流传开来,后来竟传人炀帝行宫。有宫女禀告萧皇后说:“我在外听人说桃李子,有天下。又有人说杨氏将灭,李氏将兴。”萧皇后说:“你快去奏报陛下。”宫女就向杨广禀告。杨广听后大怒道:“这不是你该说的话!”于是将宫女处斩。

后来又有人向萧后报告:“外面有人预谋造反。”这回皇后自己也看淡了:“天下事一朝至此,还跟皇帝汇报什么呢,算了,别去烦他了,让他默默接受亡国的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