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檀石槐撤兵

第三十七章檀石槐撤兵

在城墙中待命的魏续见吕布已经冲散了阵型,并又带城中三百人加入了紧随其后。

魏续带的这三百人,原本是在城中接应的,也就是说,尽管已经可以说是十拿十稳,但吕布实际上也准备了再冲击没能立刻冲垮敌阵时,在魏续的接应下撤回城中的方案。

而如今,这个后备方案已经用不上了,在这三百人加入后,八百汉军大大提高了对鲜卑人的杀戮速度,一万人的部队一瞬间解开了围城,向北逃窜。

“都不要乱,怎么了!”

“少主!少主被杀了!”

“什么!?不——切不能慌张,各位,给我顶上去!全体军队听我指挥!!”

尽管廖哥那被杀,但檀石槐留下的鲜卑老将还是靠谱的。

他直接对试图溃逃的前军下命令,并严令斩杀溃逃的士卒。

在一连斩杀了三十多人后,廖哥那所部的溃逃被止住了。

吕布追着溃军前进约十里,但眼看着前面的士兵严阵以待,也命令全军停止追击。

“鲜卑中也有能人啊,想要一战扭转局势还早了一些。”

虽然廖哥那并不是个成熟的将领,但檀石槐能统一鲜卑,自然也有他的资本,那些身经百战的鲜卑将领,并不容易对付。以如今的兵力,真的和他们硬碰硬,只会空耗有生力量。

“我们撤吧。”

“喏!”

再回来的路上,吕布派人又把那些正在建造的工程器械尽数焚毁,相当于之前鲜卑半个月的努力都白费了。

“对了,你们几个——”

“主公有何吩咐?”

“趁着敌人没围上来,你们去找董公,一旦见到了,就把这边的大捷报告给他们。

檀石槐现在两个儿子都死了,鲜卑现在没有继承者,此事若能散布出去,鲜卑必然人心浮动,攻势也维持不了多久了。”

“喏!”

此战全军一战击杀达到了三千五百多,另有数百人因自相踩踏而死,伤员同样以千计,可以说是将原本负责攻城的鲜卑部队铲除了近半。

尽管鲜卑也有檀石槐留下的将军镇住了局面,保持了对吕布九原县的围困,但吕布的下一步棋,实际已经放了出去。

就在吕布阵斩廖哥那,大败鲜卑不久,他派出的一名传令兵便找到了董卓的部队。

此时的董卓,还带着八千兵马与檀石槐亲自率领的万余鲜卑兵对峙。檀石槐守在路中,董卓忌惮檀石槐的能力,也不敢轻易发起攻势。

吕布兵随即向董卓报告了消息,董卓也立刻命全军做好战斗准备。

而就在前一天,檀石槐更早一步收到消息,廖哥那死了。

如果说檀石槐此时的心情,那一定只能用悲愤交加来形容吧。这股恨意,即便将吕布剥皮吃肉,也不能够消解。

檀石槐的两个儿子都死了,他自觉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即便再生个儿子,也难以再活到其成年。而他死以后,鲜卑将注定重新分裂,他此生统一鲜卑的功绩也将付之一炬。

但事已至此,又能怎么办呢?

这对檀石槐来说,并不是一个能轻易想好的问题,他本想压下消息,先想好之后该怎么做,但当董卓已经得到这个消息后,檀石槐已经没有时间了。

“檀石槐绝后了,你们还能跟他多久!?”

“汉军杀了廖哥那,你们死定了!”

在檀石槐因为巨大的打击而陷入迟疑的一天以后,这种传言便在军中四散,因为董卓这一天都在派人在檀石槐的营帐外喊口号,不听都不行。

因为这消息是真的,檀石槐也无法压住传言。

但此时他已经明白,这仗到现在已经打不下去了。

他知道董卓多半会追击,因此当天,趁着夜色,拔寨退军,又亲自带人断后。

但董卓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以自己最信得过的西凉兵打头阵,发起了疯狂追击。

檀石槐虽然试图抵挡,但董卓的兵却真的是为了军功不惜性命,董卓身体高大而肥胖,他左右开工,拿着硕大的朴刀,一路狂突。

话虽如此,如果是万全状态的檀石槐,其军阵本不至于被董卓轻易突破,但因为五原郡的大败,檀石槐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失去了和连和廖哥那两个继承人,即便檀石槐有心再战,手下也已经没有继续打下去的斗志了。

董卓就这样,抓着檀石槐穷追猛打,从云中,追到了五原,而九原县外的鲜卑人得知败报后,也开始了撤退。

此时,那位之前挡住吕布攻势的檀石槐旧将,率领着鲜卑人仅存的,尚未被击败的一支部队,拦在了董卓和吕布的追兵面前。

而此时,无论是被围困了许久,且兵力不够的吕布,还是已经追了上百里,在多次力战中体力耗尽的董卓,都难以再突破数量超自己一倍的鲜卑部队。

最终,董卓选择了撤退,但这场追击战,前后也击杀了鲜卑六千余部众。而鲜卑仓促撤走,留下的二十多万牲畜,以及留在九原城外的粮草辎重,都被汉军所缴获。

尽管没有杀掉檀石槐,但无论对吕布还是董卓而言,这都是大功一件。因为他们原本的目标并不是消灭鲜卑的主力部队,而仅仅是保全领土。

他们手中的部队不过是并州当地的部队,只要能再秋收时对前来劫掠的鲜卑造成损失就已经算是胜利,而他们实际造成的损失,却近乎要断绝掉鲜卑的未来。

熹平六年(177年),正月,朝廷下达了对吕布与董卓的封赏。

原本作为并州刺史,董卓如今被封道河东郡当太守。在汉代,刺史是六百石的官,而太守则是两千石。虽然太守管的地方是一郡而非一州,但在这郡内却享有极大的自主权,实际权力要比刺史更大。直到汉末天下大乱,对太守有直接控制权的州牧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太守的权力。

而董卓,自进入仕途以来,做的官基本不是边塞,就是在发生叛乱的地方救火。直到这次,河东郡是靠近雒阳的内郡,依靠汾河两侧农地,经济状况十分不错。他终于干出点名堂,不必再四处救火了。

至于吕布,本来他之前被封为九原县的县丞,而如今因为又立下了不小的战功,他被选到中央当羽林郎,比三百石,比最底层的县长高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