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知识分子与乡村文化建设
- 雷家军
- 2110字
- 2025-04-24 18:00:59
二 关于乡村知识分子的演变问题
虽然我们直接讨论的是新时期的乡村知识分子问题,但新时期的乡村知识分子是从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历史文化变迁中逐步走过来的,清晰描绘、深刻把握乡村知识分子的演变历程,是我们准确理解当代乡村知识分子的基础性问题。我们站在中国文化变迁的宏观立场,将乡村知识分子作为文化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梳理,大体可以看到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乡村知识分子的“借光”萌芽时期
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是现代意义上的乡村知识分子的“借光”萌芽时期。在传统的中国乡村,生活着大批耕读求仕、修习求道和崇佛传经的各类文化人,他们以乡村为根基,从事文化活动。尤其是士绅和塾师,更是乡村文化人的核心,是乡村文化的中坚力量,他们以传统的儒家经典为立世之本,广泛吸收各种思想理论,引领乡村文化的方向。洋务运动开始“师夷长技”,培养现代科技人才,而后,赴欧美的留学生开始出现且不断增多,国内的新式学堂也不断设立。这些人才虽然大部分集聚于城市,但也有工作或活动于乡村者。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使传统的乡村文化人失去了社会阶层结构转换的制度化依托,新文化运动则让乡村知识分子在文化内涵、文化性质和文化地位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性急剧增强。但直到五四运动前,现代意义上的乡村知识分子,无论是数量和水平上,都是借重城市知识分子及精英知识分子的光和热,在乡村的土壤中萌芽和生长。
2.乡村知识分子的艰难成长时期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建立,是乡村知识分子艰难成长的时期。自五四运动起,一批掌握科学知识、追求民主自由的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开始抱着不同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思想理论背景下,进入中国的乡村(如叶圣陶先生就曾在家乡甪直做乡村教师)。大革命时期,一批革命知识分子为“唤起工农千百万”走入农村;“一二·九”运动中,一批青年学生,深入农村宣传抗日救国;延安时期,更是有大量城市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走进抗日根据地;还有梁漱溟、晏阳初等人进行的乡村教育乡村改造运动,也将一部分知识分子带入乡村。在民族觉醒、文化进步的时代环境下,走入乡村的知识分子,带动和培育了大批乡村青年成为具有新思想新志趣的乡村精英,部分乡村“旧文人”也一定程度获得了新知识新观念。在乡村,革命与启蒙兼具,传统与现代并行,乡村知识分子依据多元文化,在民族救亡和社会巨变中艰难成长。尤其是在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文化实践中,一大批边缘性的乡村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接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坚强战士甚至杰出的领导人。[3]
3.乡村知识分子曲折发展时期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乡村知识分子曲折发展的时期。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培养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农村的基础教育、技术教育、干部教育、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均得以展开,伴随当时人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在农村中成长起一批知识人才。生活于乡村的传统文人,受新环境新知识的影响,也开始向新文化迈进。从1957年开始,一批城市的右派分子(多为有一技之长的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农村,接受思想改造,他们虽然被剥夺了大部分的政治权利,但在劳动生活中,却以不同的方式带给农民以知识和技术,甚至点燃了部分乡村青年的求知欲望。“文化大革命”前后进入农村(包括兵团和农场)的约1800万城镇知识青年及农村回乡知识青年[4]成为特殊历史时期特殊的乡村知识分子。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中,虽然受到长期“左”倾错误的影响,乡村知识分子的社会政治地位不高,但数量却又快速增长,他们的思想观念高度一元,知识理论的政治化倾向明显。
4.乡村知识分子的快速进步时期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是乡村知识分子的快速进步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乡村知识分子队伍出现了新变化。一方面,大批城镇下乡知识青年快速返城,乡村中的右派分子,经过拨乱反正,大部分回城工作;另一方面,在调整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重视科技教育的过程中,乡村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乡村知识分子的数量得到补充(如通过招收民办教师等方式)。随着改革的深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的扩大,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大批乡村知识精英脱离农村,进入城市(通过高考分配、调转工作、入城务工经商等),造成乡村知识分子队伍的弱化;二是在职乡村知识分子通过日益多样化的途径得到知识的更新和学历的提升,高等和中等学校的毕业生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乡村工作,国家通过“三下乡”等多种方式的扶持政策,促进了乡村知识分子的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日益宽松的文化社会环境下,类似于城市中的自由文化人,乡村中也出现一大批体制外的民间艺人、文化能人以及各种类型的农民文化骨干(包括从事文化产业的文化能人),他们有的获得各级政府部门的命名或嘉奖。这些自由活跃于乡村文化生产生活中的有着浓厚文化情结和文化知识技能的人群,我们可以将他们称为“准乡村知识分子”,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重要群体。此外,还有乡村各类企业(乡镇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中的大量科技研发人员,他们是乡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知识分子。新时期,乡村知识分子在乡村社会阶层新变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发生新变化,发展的新机遇在增多,遇到的新问题也在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