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豪情万丈

“哇哇哇......”

婴儿在母亲怀中抽搐,方才的马蹄声震破了他的耳膜。

母亲撕裂身上的粗布麻衣,此刻正被战马铁掌碾入泥泞。

“不哭……这是王师……”祖母用梁晋时期的金步摇逗孩子,步摇上的琉璃珠却随着哭声乱颤,最终滚进杨世可亲兵的马粪里。

此时杨世可联想到道君陛下‘御笔三策’上的话。

上策:如果宋军进入燕云地界后,燕人(指辽国地区的百姓)悦而从之,即燕云十六州的百姓普遍怀念大宋,主动归附,那么燕云十六州将自然成为北宋的领土。

中策:如果占据十六州的耶律淳识时务,主动称臣,那么燕云将成为北宋的外藩,从而保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下策:如果燕云百姓已经胡化,不认同大宋的正统地位,坚决抵抗宋军,那么宋军应停止战斗,“全师而还”,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都安分点,莫要吓到幽燕百姓。”

随着杨世可怒吼,麾下骑兵顿时安分不少。

接着从怀中摸索一阵,拿出些许银两,其身边等将领见状纷纷有学有样。

一众百姓连连推辞。

这时,在白发老者的示意下,身后随从立刻拿出一张写满字迹血手印的白布。

随后白发老者直接朝着杨世可跪下,手指划过白布朱砂印,高高举起道:

“将军,我易州史氏连同附近百姓愿举州县为内臣,我等按的血手印,还请将军过目......”

“哈哈哈,好好好......”杨世可先是大笑,紧接着一把接过白布连连叫好。

作为鄜延路先锋军将领的杨可世,被童贯使唤作先锋军,心中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恨不得立刻找到辽军发泄一通。

没想到辽军还未遇到,却遇到喜迎王师的百姓。

天祚失国,耶律淳不过是篡逆之辈,人心尽失,不足为惧!

自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至今已经近两百年之久。

太祖莫名身亡,太宗被迫窃驴车遁去,大宋从建国之初,就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

收复燕云十六州乃是国策,哪怕为此付出任何代价。

杨世可心中涌现豪情万丈。

他要扬名立万,名垂青史,完成太祖、太宗未完成之功业。

“兄弟们随本将,踏平燕京,收复幽燕旧疆,活捉耶律淳!!!”

“踏平燕京!”

“收复旧疆!”

“活捉耶律淳!”

数千骑兵震声呼喊,响彻云霄。

遭遇喜迎王师的场面,杨世可一时热血上头,至于道君陛下‘御笔三策’已经被抛到了脑后。

......

杨世可策马眺望白沟河方向,暮色之下显得空荡荡的。

“将军不会是有诈吧?”高世宣上前一步,迟疑道。

高世宣、党项族,出身将门折家军,其家族自五代至北宋世代为将。

以抗辽、西夏、金著称,威震西北达百年,功绩超过杨家将。

先祖高琼为宋真宗时期名将,参与‘澶渊之役’,封震国王;

六世孙高永能鄜延路名将、七世孙高世亮均以勇猛善战闻名。

高世宣属高家将第九代,同样继承了家族尚武传统,以箭术精湛得绰号‘高一箭’。

此时听到高世宣质疑,杨世可心头烦躁不已,幽燕旧疆喜迎王师,这个时候你跳出来添什么堵?当下烦躁情绪立刻爆发出来:

“高一箭,本将原以为你箭术出众,定有过人之处,为何会有如此念头?本将看你的胆怯了吧?”

“我大宋兵卒入境旧疆,幽燕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是人心所向。”

“区区辽军见我大军前来,怕已是惊弓之鸟,怎会有诈?”杨可世沉声开口。

本将还未开口,需要你来质疑?

本将威严何在?

他虽然靠着童贯上位,一直想要摆脱,但,最是看不上这些所谓‘将门世家’。

见到高世宣低头不语,杨世可嘴角微微扬起,顿了顿,接着道:

“传本将命令,全速通过,胆敢贻误战机者,严惩不贷。”

轰隆隆!

杨世可一声令下,宋军数千先锋轻骑,直接朝着白沟河而去。

已方人多势众,艺高人胆大。

即便是辽军有诈,已方亦是不惧。

任何阴谋诡计,那也要绝对的实力支撑才行。

辽国人心尽失,纵然仗着往日兵卒勇猛,如今还能剩下几分威能?

主将无能累死三军,人主平庸祸及天下。

他杨无敌要名垂青史,完成太祖、太宗未竟之功业!

......

“宋军来了!”

“怕不是有数千轻骑。”

“宋国富甲,兵卒众多果然不虚......”

“嘿,兵卒多有什么用?在我大辽面前不过是土鸡瓦犬罢了......”

甄五臣、刘舜仁、刘仲相会对视一眼,正要继续对峙,此时张令徽沉声开口:“几位,轻视敌人就是轻视自己。”

“我们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不管面对任何敌人,哪怕是最柔弱的敌人,我们都要认真的面对,不要掉以轻心,轻敌冒进,这是兵家大忌。”

甄五臣二人呐呐不言。

刘仲则是细细咀嚼,顿时眼睛一亮,。

而张令徽再次看向身后,宋军已经要渡河了,此时竟然还没有见到萧干的影子,当下忍不住吐槽道:

“区区三十里,就是爬也爬过来了。”

另一边。

距离白沟河不远处芦苇深处,萧干眯着眼睛,见到杨世可的骑兵,眼睛一亮。

“可算是来了......”

耶律合鲁见状,再次忍不住劝慰道:“大人,我们这样做常胜军的兄弟会死的很惨......”

自张令徽将详细计划托盘而出,他便马不停蹄赶往萧干处,见到之后,他第一时间将计划告知萧干。

然而后者听完说了一声‘不错’便没有下文了。

随后他便跟随萧干麾下四军,赶到白沟河附近芦苇藏身已经许久。

他想要将消息汇报回去,萧干却是将他拦下。

“合鲁勇士,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只要死得其所,就是我大辽勇士。”

“宋国拒绝联宋抗金,必须给不知天高地厚的宋国小崽子们一点苦头尝尝。”

“联宋抗金?哼,北失南补才是上策。”

“宋如牛羊,正适合我大辽勇士放牧。”

夜幕下,耶律合鲁拳头紧握,指甲掐进掌心而不自知,脸上青白交错,愤怒的情绪被夜色掩藏着。

萧干的话尤为刺耳,让他差点暴起行凶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