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薄荷音协奏曲

第五十二章:薄荷音协奏曲

五年后的深秋,C城老城区的梧桐树被染成焦糖色。林小满站在“薄荷音·建筑工作室“落地窗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琴房玻璃上的水雾。楼下街道传来孩童嬉笑,混着烤红薯的甜香飘进窗缝,她望着远处正在施工的建筑群,忽然想起许砚礼说过的话:“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音乐能让凝固的空间有了心跳。“

“在想什么?“熟悉的薄荷香裹着暖意袭来,许砚礼从背后环住她的腰,下巴轻轻搁在她发顶。他身上还带着施工现场的尘土味,衬衫第二颗纽扣别着的钢琴键胸针却依然锃亮——那是他们确定关系后,林小满亲手改造的情侣款。

林小满转身埋进他怀里,听着沉稳有力的心跳声:“在想当年你在草坪上画坐标系的傻样,全校都知道许大建筑师告白时把三角函数都写错了。“

“明明是故意的。“许砚礼轻笑,指尖拂过她耳后碎发,“不然怎么让某个小笨蛋记住,我连数学公式都能为她改写?“他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从口袋里掏出张泛黄的便利贴,正是当年图书馆里写着“第27次驻足“的那张,“今天整理旧物翻到的,要不要重温下黑历史?“

话音未落,工作室门铃突然响起。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抱着琴谱冲进来,红扑扑的脸蛋像熟透的苹果:“许叔叔!林老师!我今天练会《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了!“

“糖糖慢点儿跑。“林小满笑着蹲下身,替小女孩整理歪掉的蝴蝶结。这是他们工作室免费音乐课堂的第一批学员,父母都是老城区改造项目的工人。

许砚礼跟着走进琴房,看着小女孩坐在三角钢琴前的模样,思绪不禁飘回五年前。那时他刚拒绝家族安排的海外留学,和林小满在旧仓库里创办工作室。为了说服父亲支持“建筑+音乐“的公益项目,他连夜修改了二十版设计图,而林小满就坐在旁边的旧钢琴前,用琴声为他驱散困意。

“许工头,该去工地了。“林小满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她换上工装,马尾辫在脑后晃出利落的弧度。现在的她早已不是那个不敢碰琴键的女孩,既能在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也能戴着安全帽和工人讨论建筑结构。

施工现场,戴着蓝色安全帽的工人们正在搭建社区音乐角。这个融合了露天舞台和声学设计的项目,是“薄荷音“团队最得意的作品之一。林小满看着许砚礼和工程师们讨论图纸,阳光穿过他睫毛在脸上投下细碎阴影,突然想起他曾说过:“最完美的建筑结构,就像我们——不是各自独立的孤岛,而是彼此支撑的穹顶。“

傍晚收工后,两人照例去街角的老面馆吃面。热气腾腾的汤面端上来时,林小满忽然掏出手机:“给你看个东西。“屏幕上是段偷拍视频,画面里许砚礼正手把手教糖糖认五线谱,向来冷峻的脸上满是耐心。

“上周音乐课拍的,“林小满笑得眉眼弯弯,“视频底下都在问许老师收不收徒,说你比钢琴家还会教人。“

许砚礼耳尖泛红,夹起面条挡住表情:“不过是把建筑原理套进乐理知识,比如......“他突然放下筷子,在桌面上画出波浪线,“傅里叶变换不止能解析建筑结构,也能分解你每次演奏时的心跳频率。“

林小满的心跳果然漏了一拍。她想起他们第一次合作设计音乐厅时,许砚礼将她的心跳数据融入声学设计,最终那个项目获得了国际青年设计师大奖。

夜色渐浓,两人并肩走回工作室。橱窗里,当年樱花祭埋下的许愿瓶在暖光中静静发光,瓶里的草莓糖葫芦竹签、海边捡到的贝壳,还有那张写着“我早就喜欢你了“的纸条,都成了时光最好的见证。

推开琴房的门,月光正好落在那架他们共同修复的古董钢琴上。林小满坐下,指尖轻触琴键,熟悉的触感让她想起无数个并肩创作的夜晚。许砚礼倚在门框看她,目光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一曲终了,林小满抬头:“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四手联弹吗?“

“怎么会忘?“许砚礼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你把C大调弹成了D小调,却让我听见了比任何乐谱都动人的旋律。“他握住她的手,将琴凳往自己身边挪了挪,“现在,要不要试试我们的专属协奏曲?“

琴房里,两个身影在月光下重叠。音符从指尖流淌而出,时而轻快如樱花飘落,时而深沉如潮水漫过礁石。这是独属于他们的旋律,是建筑与音乐的共鸣,是两个灵魂历经岁月打磨后的完美和弦。窗外,梧桐树影婆娑,仿佛也在为这场跨越五年的告白轻轻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