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初见导师

“严老师,我是林宇,我今天来校报道了,请问您什么时间方便,我去拜访您。”在宿舍整理好床铺后,我握着手机,反复检查了三遍消息,才忐忑地按下发送键。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刚落,手机便震动起来:“晚上 7:00,来我办公室 701”。简短的回复没有多余寒暄,让我原本就紧张的心情又添了几分不安。

时间还早,为了缓解紧张,我去找了同班的朝夕、思友和林鹏。朝夕来自湘西,思友是河东人,林鹏则是川北人,他们在南方生活多年,对海北的气候还算适应。可当我们漫步在校园时,潮湿闷热的回南天,突然窜出的大蟑螂,还有不知从哪个角落一闪而过的大老鼠,都让我忍不住感叹,海北的“生态”实在过于“旺盛”了。一路上,我们一边吐槽着这些“惊喜”,一边选购生活用品,欢声笑语暂时驱散了我对即将到来的导师会面的焦虑。

晚上 5:30,我在食堂品尝了来海北大学的第一顿晚餐。饭菜的味道普普通通,却因为初入校园的新奇,也显得格外有滋味。回到宿舍,海北黏腻的天气让我浑身不自在,想到要去见导师,我决定洗个澡,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衣服,希望能给导师留下个好印象。

6:30,我精心挑选了从老家带来的特产,小心翼翼地装在礼盒里,深吸一口气,朝着办公楼走去。电梯缓缓上升,轻微的耳鸣声中,我清晰地听见自己咚咚的心跳声。站在 701办公室门前,我按照长辈教的规矩,先轻敲一声,停顿片刻后又重敲两声。

门开了,一位 30多岁模样的年轻人出现在眼前。他面色黝黑,额头和鼻尖泛着油光,小眼睛、塌鼻梁、薄嘴唇,淡蓝色的短袖衬衫袖口已经起球,肘部还别着两枚褪色的回形针充当袖扣,脚下那双露脚的凉鞋沾着些许泥土,仿佛刚从菜市场回来。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办公桌上除了一台积灰的电脑,几乎空无一物,桌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汗印,不知是多久没有打扫。

虽然在学校网站上见过严老师的照片,但亲眼见到本人时,还是有些意外。我连忙整理了一下表情,礼貌地喊道:“严老师好!”

“自己搬凳子坐。”他头也不抬,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像冰锥般扫过我。不等我坐稳,他便自顾自地说道:“咱们组经费紧张,本来只打算招你一个学生,奈何学校年年扩招,学生多、老师少,所以又给我塞了三个。”他顿了顿,随手拿起桌上的笔转了两圈,“因此,你的劳务费可能要从 500降为 300了,我问了一下别的老师,他们也都是给学生 300。”

我心里“咯噔”一下,可脸上还是挤出了笑容:“没关系的老师,能跟着您做科研我就很荣幸了,没想到跟着您不光能学习,还有劳务费拿,真是十分感谢。”其实,我心里已经开始犯嘀咕,还未正式开始学习,待遇就先打了折扣,这往后的日子会是怎样?

接下来,严老师开始给我介绍西静市的风土人情。他从衣食住行说起,可话语颠三倒四,毫无逻辑。同样的内容翻来覆去地说,什么哪个食堂的饭菜便宜,哪条街的夜市有地沟油,听得我直犯困。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从七点到八点,从八点到九点,再到十点,他依旧滔滔不绝。我强撑着精神,时不时点点头,回应两声,可思绪早已飘远。

终于,他似乎也讲累了,站起身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好好干,有什么问题随时找我。”温热的掌心透过短袖传来,带着一股潮湿的汗味,却让我莫名打了个寒颤。走出办公室,楼道的风一吹,我才回过神来,心里那个换导师的想法愈发强烈。

回宿舍的路上,校园里的路灯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望着漆黑的夜空,满心都是迷茫,不知道未来在严老师手下做科研的日子,会是怎样一番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