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推动各行各业在法治轨道上稳步前行。作为为人民群众提供疾病诊断、治疗服务的主体,医疗机构服务人群数量巨大,服务内容关乎生命健康;同时,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与外部合作相关工作亦纷繁复杂。除传统的医患纠纷外,形式多样、内容繁杂的日常法律管理需求亦不断产生。加之办医主体的多样化、政府监管方式转变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等趋势,均为公立医院的法务管理提出许多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力推动了我国医疗机构的整体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这对医疗机构的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种种因素影响下,医疗机构内部的法务管理水平滞后,成为医疗机构乃至行业的“短板”,结果导致许多医疗机构在开展依法执业管理、解决民事纠纷以及应对行政监管等方面捉襟见肘。传统着重依靠“事后补救”的法务工作模式与实现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这一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医疗机构对此并未消极对待。近年来,医疗行业开始在法务管理方面采取多种举措,包括重视管理者法治思维能力和职工法治意识的提升,不断完善依法决策、合法性审核和依法执业管理等制度建设,大中型医院普遍聘任了法律顾问,越来越多的医院设置了法务管理部门,配备了专(兼)职的法务工作人员等机构人事设置;法务工作模式也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事中处置”“事后补救”并重处置模式转化。

医疗机构“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其法务管理工作公益性、人民性的突出特点,将企业法务管理的工作内容照搬挪用无异于“削足适履”,非但难以满足医疗机构的实际工作需要,亦很难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医疗机构法务管理的工作目标、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工作程序以及与医疗机构其他部门的衔接配合等都是需要医院管理学、法学专家结合医疗机构法务管理实践与需求进行更加明确精细的界定与阐释。

2022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强化事业改革发展的保障支撑中明确提出“加强法治建设”。但目前国内关于医疗机构法务管理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少,难以满足医疗机构法务工作从业人员提升自身专业管理水平、充分开展医疗机构法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基于此,在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指导下,依托湖北省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编者编写了《医疗机构法务管理实用手册》一书,以期为医疗机构法务工作人员实践操作提供指南,为医疗机构法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亦可作为医疗机构管理人员提升法治意识及依法从业能力的工具书。

突出“实用性”是本书最为鲜明的特点。本书编委为湖北省内委省属医院和各地区龙头医院专职法务人员、在鄂高校从事相关专业研究教师、从事相关业务方向的律师,均具有丰富的医疗机构法务工作实践经验。参编图书的各位编委均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结合自身长期的医疗机构法务工作从业经历,紧紧围绕法务实践开展本书编写工作。

本书的编写工作得到了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医院协会的大力支持,在此向相关领导和专家一并表示感谢!

鉴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教。

廖家智

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