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给你两万
- 香江1977,从写剧本制霸全球
- 青山大师兄
- 2425字
- 2025-05-21 20:03:10
开机在香江是一件大事,必须要择吉日选良辰,进行一整套的开机仪式。
因为香江多数的电影人,都是戏班出身,延续了之前戏班开演前祭拜的习俗。
加上现在的技术不成熟,工伤、道具事故极多,所以大家都拜神祈求平安。
特别像是《鬼打鬼》这种带有特殊元素的电影,就算预算有限也必须要操办。
“就4月9日吧。”
众人翻了半天黄历,最后何贯昌定下了日子。
..................
时间来到下午,李朗吃完午饭,再次来到蔡勇昌办公室,开门见山的说道:“蔡先生,我想预支两个月人工。”
在嘉禾预支工资算不上罕见,洪晶宝刚进嘉禾的时候,家里出了事情急需用钱,何贯昌二话不说就让他去财务预支了四千块。
后来每个月除了基础人工外,都给他额外预支四千,这种情况整整持续了一年。
当然这种事情,只针对于人才。
李朗算人才吗?
当然算,至少对蔡勇昌是如此,所以他点点头道:“没问题,我给财务打电话。”
说完话锋一转问道:“你要这么钱干嘛?昨天不才领了一万块?”
成年人最忌交浅言深,有些不光彩的事情,能不说还是不要说,这样能避免很多麻烦。
所以李朗没说自己赌博欠债的事情,只说道:“我打算投资颈枕。”
蔡勇昌一怔,摸了摸脖颈上的颈枕,他学历高,有文化,商业思维也比许多人灵活,加上又有亲身体验过,所以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商机。
犹豫了片刻他开口问道:“做一个价格是多少?”
“二十。”
“才二十?”
“你那个是精装版,我说的是普通版。”
蔡勇昌点点头接着问:“你打算怎么做。”
“先囤一批货......”
李朗把大概思路说了一遍。
蔡勇昌暗自点头,觉得他的思路没什么问题,所以从一旁的西服中摸出一个支票簿说道:“这样,你也别预支工资了,四千块你也赚不了多少,我借给你两万块,你去做吧。”
说着拿起笔,就在支票簿上签了名字,写了金额,随即撕下递了过来。
两万块对他也不算小钱,但他确实看好李朗的才华,所以就当提前投资了。
这.....
李朗搓了搓手,这么推心置腹,搞得他都有点感动了,同时也明白为什么李晓龙,许冠汶,洪晶宝,程龙,李连捷,徐老怪,这些超级明星,大导演都愿意为嘉禾效力了。
嘉禾这些领导是真舍得花钱。
见他迟迟没有动作,蔡勇昌笑道:“怎么嫌少啊。”
“没有。”
李朗抬手将钱接过道:“多谢蔡先生。”
........................
1977年香江持牌银行大约七十四家,其中最大几家是汇丰,渣打,中银,恒生。
每家所发行的支票簿也各有不同,汇丰是蓝绿色,上面是纯英文排版,渣打是蓝色或米色,恒生是淡黄色,以中文排版,中银是红色。
李朗手中这张是蓝绿色,也就是汇丰的现金支票,只需要带身份证就能当天取钱。
匆匆赶回家中,再次打开家门。
看着空空如也的客厅,李朗还是有些不习惯。
上辈子没创业前,家里面好歹也有沙发,电视,生活虽然算不上富足,但也不算贫苦。
怎么到这儿连个收音机都混不上。
“这次赚了钱先买台电视。”
“再买个沙发!”
“还得换张床!”
李朗边念叨边从自己床下小铁盒里,翻出一张崭新的身份证,这身份证类似早年的一代身份证,材料是硬卡纸,照片是黑白的。
将身份证揣进裤兜,李朗没先去银行,而是径直走到钟氏成衣铺。
此时还在上班时间,所以店铺没什么生意,一家三口正在聊天,看到门口来人纷纷转头。
“阿朗,今天回来这么早。”
钟福生立刻起身,笑盈盈说道:“材料那边我都打好招呼了,只要钱一到账,我们全家立刻开工。”
“钟伯你准备的材料怕是不够。”
“怎么可能,你就算再加一倍的货,我都能做。”
“那要是翻五倍呢?”
“你开咩玩笑?”
钟福生显然不信,翻五倍,那就是七百五十个,加上腰靠光成本都接近两万了。
他知道李朗现在薪水不低,但一下子拿出两万?
怎么你刚把肾卖了?
“钟伯,我可不没开玩笑。”
李朗拉了张凳子坐下,所谓钱是英雄胆,他现在的腰杆梆硬,比上辈子结婚那天还硬。
四下看了看,确定没人注意这边后,从裤兜里掏出那张两万的支票,在三人面前晃了晃。
“嘶。”
三人齐齐抽了口凉气。
“你你你,你哪来这么多钱?”
钟福生看着那张蓝绿色支票发愣,不会是假的吧?但看着上面的汇丰徽标和“HSBC”字母,以及底部签名,又不像是伪造。
这家伙真有两万块。
不对,他刚说做五倍?那岂不是说,我要赚五千多块了?
一种巨大的惊喜将钟福生砸的晕乎乎的,他嘴角不由的咧开,灿烂的笑容犹如王八退房—憋不住了。
“阿朗,小时候我觉得你气质不凡,必成大事。”
“就是,就是。”
一旁的林淑珍也附和道:“长的又靓仔,以后不知道便宜那家姑娘。”
钟楚虹一言不发,只是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亮晶晶的煞是好看。
见三人的模样,李朗满意的将支票揣进兜里:“不过钟伯,这么多货,你能做得出来吗?我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没问题,我师父在木厂街那边有家小作坊,到时候我们全家过去做,十天就能给你做好。”
木厂街,李朗自然是知道的,它位于土瓜湾马头围道,那一带全是家庭式作坊,专门给品牌代工衬衫、牛仔裤、针织衫等等。
每家的人数大概在10-50人,除了自家人外,雇佣的多是一些逃难的苦命人,这些人因为语言不通,来到香江后只能从事一些基础劳动,制衣行业就是首选,因为厂里包吃住,还不用怎么交流。
当然工资也比同行业低一半,这时候香江还未实行最低工资,能拿到多少钱,全凭厂长的良心。
这种情况要等到八十年后,制造业北移到珠三角才逐渐改变。
当然这些和李朗关系不大,他眼下也是个穷鬼,做不到兼济天下,心中默默同情一番后说道:“行,我一会就去取钱,不过在之前,我买套衫先。”
“买衫?”
钟福生先是疑惑,看了李朗穿的传家宝后点点头:“确实应该换一件,银行那群人都是势利眼。”
说着就起身从店里,拿出一套混纺的短袖衬衫和西裤,又对林淑珍说道:“去黄记拿几双皮鞋过来给阿朗试下。”
没一会,李朗就换好了衣裤,从试衣间走了出来。
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李朗本身就高大英俊,加上换了身白衬衫,穿着崭新的皮鞋,这刚走出来,钟楚虹和林淑珍都双眼一亮。
“朗哥,你好帅啊。”
“这换件衣服,整个人气质都不一样了,阿朗你应该去当演员。”
钟福生瞥了眼自己的妻女,一脸的不爽,特别是见女儿的花痴样,心中隐隐有种危机感,赶紧说道:“阿朗,时间不早了,一会三点半,银行就要关门了,我陪你一起去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