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这次不再是陪衬
- 开局破产,我靠系统养成马王
- 怀中圆
- 2945字
- 2025-05-19 22:03:12
第一次尝试让飞影自主引导银暴进行高速节奏控制训练,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当林尧分享了在笔记本上记下的数据后,所有人看着那一串稳定得几乎不真实的数字,不禁交换了一下目光——对一匹十五岁的老马来说,这样的表现几乎不合常理。
“也许......这是老天赏的。”凛轻声说,“给这匹一直被用心照料、始终没有被放弃的马,一次奇迹。”
这次试验的成功,给了整个团队极大的信心。
在飞影的稳定引导下,银暴较好地实现了“高速状态下的节奏控制”——它初步建立了不一味追求冲刺的认知,能够在凛的帮助下稳定速度、维持在可控区间内,并在整个中段保持相对一致的步频与心率。
这原本是许多经验丰富的成马都未必能做到的事,而飞影正把自己沉淀多年的对赛场的掌控力,悄无声息地传递给这匹年轻的马。
随着接下来几天的训练,银色暴动对节奏的控制已初步稳定,基本掌握了真正接近比赛所需的节奏感。
第二周训练稳步推进,节奏控制训练已持续了2天。林尧每天都将系统中的数据与飞影状态一一记录,确保训练效果的同时不伤害马匹。
周二训练结束后,系统弹出了一则新的阶段建议:
【训练拓展建议】
当前马匹状态:节奏稳定性达标
推荐自周三起引入下列拓展项目,训练可延续至第三周:
节奏转换训练——模拟中段向末段过渡,训练马匹在变速节点上的控制能力;
加压式节奏保持——引导马匹在面对压力与其他马匹接近下维持频率,提升抗干扰能力;
后段延伸输出——延长冲刺距离,模拟末段持久推进,训练体力分配与呼吸控制;
模拟临场压迫反应——利用陪练马制造“逼近感”,提升马匹受压状态下的节奏感知稳定度;
风险提示:
为避马匹过度疲劳造成不可逆损伤,建议节奏拓展训练与恢复日交替安排;
陪练马【远野飞影】为15岁退役马,需严格控制陪练频率(建议维持隔日使用);
如训练强度提高,建议适时使用“节奏模拟陪练模式”代替陪练马完成尾段引导
(注:该模式由马主根据系统节奏数据,手动设定节奏段落和分段配速,由骑手或地面引导完成节奏训练;适用于不具备多马陪练条件的牧场环境)
林尧根据系统提示,将训练计划逐项拆解,并调整进银暴后续的训练安排中:
节奏转换训练
时间安排:第二周周三、周五,第三周周一
训练方式:在既定节奏下突然变速,前200米控制在14.0s,后200米压至13.3s,模拟比赛中段向末段的节奏切换;
执行方式:凛骑乘银暴,系统提示切换点,林尧负责计时与节奏差值比对;
系统支持:同步记录每段步频波动、换速响应时间,并评估“节奏恢复延迟指标”。
加压式节奏保持
时间安排:第二周周四,第三周周一
训练方式:由飞影在距离银暴2至3马身处稳定施压;银暴需在压力下保持节奏不变、不被影响;
执行方式:飞影作陪练马,由柴田实负责,凛负责银暴的控速;林尧通过系统控制“节奏压强指标”与心理干扰评分;
系统支持:检测银暴节奏稳定度在被逼近情况下的波动幅度,记录心理压力响应阈值。
后段延伸输出
时间安排:第三周周二
训练方式:延长冲刺距离(从300米扩展至500米),配合后段爆发前的呼吸节奏调整,重点在于“体力-步幅-心率”三项匹配;
执行方式:凛骑乘银暴独跑,林尧使用系统实时监控心率与输出步幅;
系统支持:生成“最大持续推进区间”评估图,用于安排比赛中后程冲刺策略。
模拟临场压迫反应
时间安排:第三周周三(轻量模拟)
训练方式:由飞影在尾侧逼近,制造“被压位”错觉,银暴需完成节奏保持与末段发力;
执行方式:飞影配速,银暴在前,后程观察其是否节奏崩解;
系统支持:系统标注节奏临界点,记录银暴在“压迫环境”下的每10米节奏变化值与冲刺启动滞后时间。
恢复期安排
时间安排:第三周周四、周五(比赛前2日)
训练方式:草地牵行+节奏记忆重复,不进行配速或负荷训练;
执行方式:悠介与凛负责牵行,林尧设定系统“节奏唤起曲线”监控;
系统支持:采集心率稳定值与节奏记忆指数,用作比赛当日判断状态窗口。
林尧仔细安排好后续的训练计划,并在团队内共享。
他知道,这些内容才是真正接近比赛的准备——在情况复杂的比赛中,能在赛道最混乱的阶段,稳住节奏,保持体力,并在冲刺阶段爆发,是取胜的关键环节。
银暴的节奏控制基础已成,接下来,它要学的,是“掌控”与“应变”。
它已经不再只是奔跑,而是要学会在实战中解读对手、调整自己,从而找到突破口。
系统推荐的这些训练模块,在地方赛事里,或许不会每一场都起决定作用。许多新马只靠爆发力和短暂冲劲,也能拿下一两场胜利,甚至短期内积累漂亮的战绩。
但要走得更远,要在更高的舞台立足,这些素质终究是绕不过去的一环。
细节决定成败。
而银色暴动——它的目标,显然从来就不只是拿下一场地方一胜级。
至少,栃木金杯——为了凛,银色暴动必须要赢。
——
当天傍晚,林尧在整理训练数据时,抬头看向正在场边整理器材的柴田。
“柴田叔,”他开口道,“接下来关于比赛的情报搜集、节奏战术、对手分析这些事,我来负责。”
柴田回头:“怎么突然这么说?”
“我是仔细考量过得。”林尧笑着说,“接下来我们面对的比赛,不只是练马的问题了。节奏策略、跑法模拟、对手血统、经验、节奏特性等等,这些都必须要掌握得清清楚楚。”
他顿了顿,语气笃定:“我们分工,柴田叔做了十来年的练马师,对马匹具体训练项目的执行比我在行;我是年轻人,熟悉现在各种信息搜集工具,我本身也有相关知识,在训练规划、比赛策略、搜集信息这方面,我可以胜任。你觉得怎么样?”
柴田看着林尧,有种久违的熟悉感。他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一声:“你还真是......越来越有老林的样子了。他看到的话怕不是得拉着我高兴得多喝两杯。”
“我也是团队的一员,当然要出力。这也可以让你心无旁骛的训练银暴嘛。”林尧微微一笑。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相处与观察,柴田对林尧的能力和心性早已认可,他不仅是银暴的马主、云鹤的继承人,更成为了他们这个团队的决策者、主心骨。
从那天起,银暴团队的分工模式清晰地建立了起来。
柴田实专注于训练内容的执行和马匹状态的实际调控,凛与悠介协助马匹照料与骑乘测试,而林尧则成了那个“大脑”,负责赛内外的一切信息与策略部署。
当周周五傍晚,训练刚刚结束,银暴在悠介手里安静地牵行着,飞影也已返回厩舍休整。
林尧坐在马房后的小木阶上,正打算整理系统的训练回顾记录,却忽然看到系统弹出一条全新提示:
【新任务情报同步中】
目标赛事:函馆一胜级别条件战(芝1200m)
比赛时间:8日后
当前已接入训练录像数据库与官方预报名信息
开始进行模拟评估与对手数据分析
当前匹配马匹总数:17匹
(注:包括已报名与潜在出战马,最终筛选为正选+候补马)
当前已获取有效数据:12匹
数据来源:官方录像、训练记录、模拟节奏建模(存在误差,临场状态以实时扫描为准)
当前信息完整度:71%
奖金总额:1,000,000日元(冠军实得)
重赏积分:胜出可获得30积分,用于解锁地方重赏赛事报名资格
林尧调出全部数据,一行熟悉的名字跃入视野:
【重点对手评估】
编号08:白之颂(牡,3岁,白毛)
所属:松风牧场
当前战绩:函馆新马战胜出
血统评级:B+
节奏类型:稳控型(起步稳定+后程均速推进)
系统综合评估:★★★☆(地方阶段强力档位)
林尧指尖顿住。
白之颂——曾被600万日元高价买走的白马,曾经被父亲和柴田实倾注厚望的“云鹤的希望”。
它和银暴同母异父,一个天生被看好,一个几乎被放弃。
而如今,他们将在同一赛场上,再次相遇。
林尧沉默片刻。
“没想到,这一天竟来的这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