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屠寨

中午时分,他们翻过了最后一道山脊。

段红璃停下脚步,伸手拦住顾言。

“不对劲。”少女低声说,鼻子抽动了两下,“有焦味。”

顾言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山腰间的的寨子本该升起炊烟,可现在只有几缕黑烟飘散在暮色里。

两人对视一眼,悄悄摸下山。

寨子已经烧成了废墟。

焦黑的木梁横七竖八地塌着,几具无头尸体倒在寨门口。

一个摆夷老妇仰面躺在火塘边,胸口插着一支箭,那是清军的箭。

顾言的胃猛地缩紧,生于和平年代,他从来没有见过死人,特别是这样的。

红璃脸色铁青,蹲下身,从灰烬里扒拉出一块烧焦的襁褓。“是清军干的。“她低沉着嗓子说,“全寨人都死了,连孩子都不放过。”

顾言没说话,只是跪倒在一旁干呕。

“这世道,老百姓想活都难啊。”段红璃沉默的看着烧焦的寨子。

顾言挣扎着站起,说道,“找找还有没有活着的人?就算都死了,也要把他们埋了!”

红璃有些意外看着这个男孩,沉默片刻,点头道:“好!”

残月升起来时,他们把最后一具尸体收拾,聚到寨前。

男子的尸体都已被砍去头颅,而女子不分年龄,身上都是不着寸缕,可以想象,她们生前遭遇过怎样的对待。

“这些畜生!”顾言愤怒的说道。

“清军砍这些人头,是为了充作明军首级领赏,他们从来如此!”红璃拿起从地上捡到的撕碎的衣服,轻轻遮在那些赤裸的身体上。

又从寨内搜来一些柴火,把尸体聚在一起,这么多尸体,要挖坑埋葬的话,不是他们两人一天能做完的。

少女把火把投入柴堆,熊熊之火燃起,火光映着红璃的面容,她神色肃穆。

顾言沉默的站在一旁,想起自己在书中所读到的嘉定三屠、扬州十日,那些文字现在化成了累累尸体出现在自己眼前,这个寨子仅有四十余口人,惨烈之状就已经令自己受不了。

真是难以想象,扬州、嘉定、江阴、广州、太原这些被屠的大城中的尸山血海,那又是何等的惨烈、何等的血腥。

借着火光,红璃和顾言两人就在旁开始挖坑,这个村子并不富裕,找了半天,才找到一把锄头,顾言开始还要逞能,说这粗活该男人来干。

结果他咬着牙干了快半个小时,身上都沾满了泥土,才浅浅挖了一个坑,刚刚过膝盖。

红璃看不下去,把他赶开自己动手,挥动着锄头开始挖土,果然干的比他强了十倍。

顾言苦笑着爬出来,看着红璃在那干活,也没闲着,去捡了块木板,用短刀削平,然后拿块木炭,歪歪扭扭地写上:“摆夷寨死者合葬之墓。”

红璃挖好坑,这边火也烧完,骨灰混着木炭柴灰扫进坑里,用土盖住,垒一个新坟,再把木板插上,这几十条人命的归宿就全部归入到这一杯土中。

残月如钩,挂在树梢。

寨子里的焦臭味仍未散去,混合着泥土的腥气,在夜风中飘荡。

顾言蹲在寨子边缘的小溪旁,用冰凉的溪水反复搓洗着双手,却总觉得那股血腥气如影随形,怎么也洗不掉。

“别洗了,皮都要搓掉了。”段红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手里拿着半块干粮,在顾言身边蹲下,“吃点东西吧,明天还要赶路。”

顾言接过干粮,机械地咀嚼着,味同嚼蜡。

他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寨子中央那个新起的坟冢,喉咙发紧。“段姑娘,这些人头,能换多少银子?”

段红璃沉默片刻,“乱世中人命不值钱,前年清军入滇时,一个壮丁的首级值五钱银子。现在...”她冷笑一声,“怕是连三钱都不值了。”

“三钱!”顾言想起自己大学时读过的史料,那些冰冷的数字在脑海中浮现,他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红璃开口,轻声说道:“顾公子,这几天你总劝我放弃,说大明救不了啦。”

顾言闻言脸上一红,这几天他一直试图说服红璃,让她放弃那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毕竟自己已经知道南明的最终下场,即便是李定国、郑成功和张煌言这样的大英雄,他们最后都心灰意冷,郁郁而终。

自己一个穿越过来的学生,手无缚鸡之力,段红璃也不过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女,两人就想反清复明,这太过痴心妄想。

至于网文中每个穿越者必备的系统,根本没有踪影,他这几天只要闲下来,就会躲在一边无声呼唤。

“系统!深蓝!加点!”

根本没有什么动静,反而有次被红璃撞见,差点以为他被山鬼附体。

红璃没有注意到顾言的尴尬,她接着说:“可是我从你的记忆中看到,后面十年,云南还要被清军血洗一次,就像今天我们看到到这样。”

她拾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划着无意义的线条:“听爹说,四川和贵州的老百姓,都被杀绝了,那里现在只有野兽横行,我不想让云南也变成那样。”

“父亲和我说过,他们在广西、湖南打战的时候,清军胜了要屠城犒赏士卒,打输了撤退前也要屠城,说不把老百姓留下资敌。”

“新会围城半年,城里的清军把老百姓都当粮食吃光了。”

“别说了!”顾言胃里一阵翻涌,干粮渣混着酸水涌上喉头,他剧烈地干呕起来,眼泪鼻涕糊了一脸。

段红璃轻轻拍着他的背,等他缓过气来才继续说:“所以我决定,不能让几年后的惨剧发生,我要去阿瓦城,我要救这个天下。”

段红璃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有些事,看见了就不能当作没看见。”

顾言望着她挺直的背影,夜色中,少女的身形显得格外单薄,却又莫名透着股倔强。

顾言沉默片刻,“我和你一起去,”顾言站起身,声音沙哑却坚定,这一刻,他终于理解了那些在史书上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物所想。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嘈杂,有兵器的劈砍声,有人在高声呼喊,那边似乎正有场厮杀。

红璃一怔,对顾言说道:“我去看看是何事?”提起铁弓转身进了林子。

“等等我!”顾言急忙跟上。

-----------------------------------------

三番之乱,云南人口仅剩9万户,也就40万左右,而明万历六年(1578年)云南巡抚郭楠奏报全省丁口为310万(《明实录》)

清初云南人口锐减80%已经是多数学者认可。

直到乾隆中期(1750年)左右,云南人口才恢复到明末水平。

《清圣祖实录》“云南自逆藩倡乱以来,兵燹频仍,民多逃亡。今大军底定,查各府州县丁口,仅存九万余丁。”(卷103)

《滇云历年传》(清·倪蜕)“三桂据滇,横征暴敛,民不堪命。及叛乱起,兵戈相寻,白骨撑天。大军平定后,招民垦荒,然荒芜十之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