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逃跑的复读生

六月的蝉鸣密稠得像凝固的福尔马林,夏天熬煎中药的味道混合和着旧书散发的霉味在六月二十七号的午后发酵,李柯伟总喜欢独自念叨这么一句话“倒霉的事情总是发生在27号”,今天正是高考查分的日子,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总分 298”,这是李柯伟复读的第五年,他仿佛已经习以为常,手里拿着一本横沟正史的《狱门岛》看得津津有味,两眼发光。

从阿加莎的《无人生还》到东野圭吾的《嫌疑人 X的献身》,从迪克森卡尔的《三口棺材》到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魔法》,李柯伟背后书架上密密麻麻的书籍,李柯伟的父母早就明白这些东西就是他们儿子得病的根源。李柯德父母永远忘不掉,那个曾经引以为傲,还在上小学的孩子竟然能随口说出迪克森・卡尔笔下每一种密室诡计,能模仿江户川乱步故事里怪人二十面相的语气说话,甚至连《名侦探柯南》里毛利小五郎被麻醉后的坐姿,他都演练得惟妙惟肖,直到李柯伟第五次高考失利。

“李柯伟!给你熬的中药又不喝完!又在看你这些乱七八糟的书!知不知道正是这些书把你害了!”母亲的吼声穿透瓦屋,带着恨铁不成钢的焦虑,“你看看你!复读五年了!连个三本都考不上!整天神神叨叨,楼下王婆婆的猫丢了你说是‘密室失踪案’,隔壁李大爷丢了袜子你说是‘连环盗窃诡计’!你脑子到底是不是真的坏掉了?我跟你爸已经决定要把你送进医院了。”

李柯伟推了推鼻梁上那副镜片厚如啤酒瓶底的眼镜,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用模仿波洛分析案情的腔调慢悠悠道:“妈妈,别急。真相,永远隐藏在看似混乱的表象之下。我脑子没有坏掉,就像您刚才说的‘乱七八糟的书’,它们不是坏东西,它们是我破解世间谜题的钥匙。”

“他爸,我简直忍受不了...”母亲气得几乎尖叫起来。

“钥匙个鬼!”父亲猛地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医院的诊断建议,“医生说了,你这是典型的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的妄想症!再这样下去,我跟你妈只能送你去……去那个地方了!”

李柯伟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明白父亲口中说的那个地方,指的是市精神病院。他的目光扫过墙上贴着的福尔摩斯海报,眼神突然空空,仿佛若有所思。

几天后,李柯伟他们家住的那幢楼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李柯伟接下来的命运。

住三楼张大妈家的金手镯不翼而飞,门窗完好,没有强行闯入的痕迹。李柯伟家在四楼,他听到楼下的吵闹后,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第一时间冲下楼,在围观人群中煞有介事地踱步,挠着他那头乱鸡窝似的头发,有个邻居小朋友知道他又在模仿着金田一耕助了,只见李柯伟嘴里念念有词:“以我爷爷——啊不,以我李柯伟的名义发誓,这绝对是一起利用了心理盲点的密室盗窃案!”

他煞有介事地勘察现场,指着窗台上一个几乎看不见的细微划痕:“看!这是凶手使用‘钓鱼线’诡计的证据!通过窗户缝隙,用特制工具勾走了手镯!而嫌疑人,一定是对张大妈家作息了如指掌的人!”

众人将信将疑,直到派出所警官调出监控,发现是一个流窜的惯偷趁张大妈出门倒垃圾时,用万能钥匙快速开门作案。所谓的“钓鱼线”诡计,不过是李柯伟自己的臆想。但他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还是让不少邻居私下嘀咕:“这孩子,是不是真的疯了?”也有几个邻居议论说“李柯伟是有点本事的,他当不了警察可惜了...”

然而,这“本事”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父母看到李柯伟手舞足蹈地分析“案情”的样子,眼神里的担忧彻底变成了恐惧。他们背着李柯伟打了个电话,联系了之前带李柯伟去过的精神病院,准备强行送他入院治疗。

一个平日崇拜李柯伟的小孩子听到他父母打电话联系医院后,立马跑去告诉了李柯伟。

趁着夜色,李柯伟立刻收拾了一个背包,塞进最爱的几本侦探小说、几件换洗衣服、一副过时的墨镜、一个放大镜、一个常用的笔记本,还有积攒多年的几百块零花钱。他跨上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手自行车,头也不回地冲出了小区。

“再见了,平庸的世界!”他对着夜空喊道,“我李柯伟,要去追寻真正的谜案了!”

巷口烧烤摊的油烟裹着蝉鸣扑来,李柯伟跨上二手自行车,啤酒瓶底眼镜片反着贼光,车把挂着的背包在风中晃荡,活像堂吉诃德枪尖挑着的破盾牌踏上了冒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