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圆圈正义》一书共收录作者的49篇随笔文章,分为“圆圈正义”“何谓榜样”“道德谴责的打开方式”“身负权力各自珍重”“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数人的情感”“生命的尊严”“心怀永恒活在当下”七大部分,作者在本书中运用特有的坦诚、自省而尖锐的笔调,探讨了法律、正义、道德、权力的理念与现实、分析了如张扣扣案、莫某纵火案等社会热点案件、分享了自身求学经验和对人生的思考。本书不仅启蒙读者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更在于帮助
    法学文集12.6万字
    11.2万人气
  • 会员
    《刑法学讲义》全网爆红的“法律男神”罗翔教授为每一位普通读者写的刑法普及讲义。刑法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不可分,家庭、校园、职场、人际关系、经济活动处处都有违法犯罪行为,相应地,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刑法。罗翔让本来枯燥专业的刑法课变得“津津有味”,读者直呼上头,“根本停不下来”。刑法常识结合法理精神,兼具法律与人文的力量。本书为读者提供了相对完整的刑法学习体系,涵盖刑法演变、犯罪论、刑罚论,以及具体罪名的
    法学文集69.1万字
    5.7万人气
  • 会员
    《论法的精神》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关于法律和政治思想的里程碑式的名著,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此为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许明龙的最权威译本。与旧译本相比,该书篇幅有较大增加,新增孟德斯鸠为撰写该书而搜集的资料,孟德斯鸠对于舆论批评的回应文章,达朗贝尔关于孟德斯鸠思想研究的文章等,书中也增加了很多常识性译著,方便非专业人士阅读。
    法学文集52.2万字
    4.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的文章合集。在本书中,作者超越了传统经济学的边界,进入社会学和法学领域,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社会问题和法律,系统分析了信息、信任、法律和社会规范在深刻地影响社会秩序与经济增长上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本书初版于2003年8月,2006年9月出版了第二版。此次第三版增加了《国家的刑法与社会的民法—礼法分野的法律经济学解释》一文。此文结合了近年来法律经济学特别是博弈论对社会规范及其
    法学文集28.7万字
    3.1万人气
  • 会员
    基尔希曼为德国著名法学家。法学的价值何在,其科学性如何?即使在德国法律界,也没有人像基尔希曼这样径直地对法律的科学性予以否定。基尔希曼在本篇论文中深刻分析了法学作为科学的无价值性的理由。此文当时曾在德国法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基尔希曼那句被人引用了千百次的名言,实际成了确认和否认作为科学的法学的实际价值的核心表达。
    法学文集2.5万字
    2.9万人气
  • 会员
    《论知识》是迈蒙尼德犹太律法学的重要著作《律法再述》14篇中的首篇,其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律法之根基的律法、关于德性的律法、关于律法学习的律法、关于星辰及偶像崇拜的律法、关于忏悔的律法5个单元,每个单元之下又列出数量不等的多条诫命(包括肯定性诫命和否定性诫命)。迈蒙尼德认为他在《论知识》中囊括了先知摩西所教导的信仰根基的全部诫命,而所有这些内容是一个人必须首先明了的知识。迈蒙尼德通过分类梳理并阐释这些
    法学文集12.9万字
    2.8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18世纪80年代三位美国政治家在制定美国宪法的过程中所写作的有关美国宪法和联邦制度的评论文章的合集,其中心论点是阐明需要建立中央相对集权的强大的联邦政府,以保证政治上的统一,实现国内安定,促进经济繁荣,但也不过多地侵犯各州和个人的权利。这同当时邦联政府的权力不能集中的软弱情况相比,更能符合获得独立后的资产阶级的政治愿望。所以,本书对各州批准新宪法起了促进作用。一般认为,它是对一直沿用到今天的
    法学文集30.3万字
    2.8万人气
  • 无处不在的数据技术对人类尊严和自主构成了明显而现实的威胁。然而,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我们一直忙于保护数据,却未能保护人类本身。在本书中,伊丽莎白·M.瑞尼尔斯认为,我们应专注于数据保护、数据隐私、数据安全和数据所有权的法律中的人类核心价值观。而且,随着我们对数据的痴迷的增长,我们忽视了与技术发展相关的真正利害关系——我们作为人的尊严和自主性。伊丽莎白·M.瑞尼尔斯的研究指出从某些方面来看,数据既是一
    法学文集8.3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崔勤之20余年论文的合集,涉及经济法的各个方面,对于经济法的研究及当年的学者的观点等,具有很权威的代表性。
    法学文集27.3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法治建设日益受到重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方略和奋斗目标,“法治中国”是这个时代最强的主题和声音,法治建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本书收录了张明楷、陈瑞华、吴玉章、胡水君、姜世明、张卫平、沈四宝、徐国栋、李浩等国内著名法学家的讲演,他们对我国法治建设发表了诸多非常有影响力、前沿而又睿智的见解、观点和主张。
    法学文集17.9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旨在反映民间法研究最新学术动态,在理论研究上探索法治秩序的多元化关照和自发型秩序的描述及其制度性反思,在实践中针对民间规则、民族习惯法、民间法文化等进行研究,鼓励从法社会学、法人类学等学科角度反思各种自发行为,以促进法治建设的民族精神阐发、体现法治的人文关怀,从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法治建设。《民间法》论文集主要栏目有:学理探讨、经验解释、民间法与法律方法、民间法与地方立法、制度分析、社
    法学文集49.6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全书设定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在列车上、在车站、在家庭生活中的种种场景,然后根据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条件设定、条件转换和法律发问,如父亲给孩子零用钱是何种法律关系?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许多法律关系和法律行为,由于其标的微不足道,几乎不会引起诉讼,但对法学教育却非常有用,因为它们可以引导初学者从法律的视角去思考生活中的普通事件。作者搜集了大量这种性质的事件,并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了编排。该选集第一
    法学文集7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怎样的法律?作者从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等多个思维的角度给读者以启发,如何去认识法律、理解法律、完善法律。本书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远观的法律,作者将视野拉到法律中心之外,远距离的观察着在当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背景下,法律应当何去何从,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能起到什么作用。第二部分:法:诗与思,作者从法美学的角度,为我们介绍了如诗般美好的法学,跳脱了法学给人的枯燥的刻板印象
    法学文集19.1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一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学为指导思想,旗帜鲜明。全书贯穿着一条红线,即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释、表述各种法律问题和现象;是作者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现代化做出的新贡献。二是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较高。本书内容都是当代环境资源法学中的重大问题,是法学领域的前沿问题。作者以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文风,旁征博引,资料丰富翔实,说理透彻,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可操作性强,这也是其中不少文章获得表扬奖励的重要因
    法学文集41.4万字
    2.4万人气
  • 会员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理事。曾主编出版《作为组织手段的公法人制度研究》《公共行政法治化的理论研究》《公立大学法人制度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法治中国、依法治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法治的呼声逐渐变高。基于此,教育法的研究必须建构在对教育这一特定的社会部门的认知基础之上,并运用法学研究的方法整合价值秩序。
    法学文集14.3万字
    2.4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为“刑法新青年”系列作品,是2020年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在线讲座20讲中刑法总论部分10讲的文字实录,由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犯罪问题研究中心和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共同出品。本书面向刑法司法适用中的核心议题,涵盖了结果避免可能性、规范保护目的理论、被害人特殊体质案件的主观归责、防卫过当中的罪量要素、违法性认识、期待可能性、正犯与主犯的关系、竞合论中的法益同一性判断、刑事合规制度的类型
    法学文集21.3万字
    2.4万人气
  • 会员
    为全面回顾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展示中国刑事法学研究的发展与变化,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编写了《探寻至善的刑事法治》(刑法学卷1999-2019)一书。全书共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发表的引证率高、代表性强的刑法学论文38篇,该书能反映二十年来中国人民刑事法学研究中心在刑法学领域的研究历程,也为刑法学的研究提供坚实的思想资源。
    法学文集80.8万字
    2.3万人气
  • 会员
    《企业合规论丛》由华东师范大学企业合规研究中心创办,初创于2018年,本丛书立足合规管理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分析了中国企业合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对中国企业建设良好的合规管理体系提出了建议。本书是2020年卷,包含“专题研讨”“论文争鸣”“判解研究”等栏目,内容以民商法领域的学术研究为主,也涉及企业实务。
    法学文集27.5万字
    2.3万人气
  • 会员
    在《法律与道德的心理学理论(法哲学名著译丛)》中,彼得拉日茨基通过与道德相对比阐释了法律的基本性质他深入讨论了“法律”“法律规范”“法律关系(权利和义务)”“法律的类型”“公法与私法”“法律的社会功能”等一系列重要的法学议题该书具特色和原创性的是他讨论这些问题的理论视角:社会-心理学视角基于此种理论视角,彼得拉日茨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细致且全面的法律的社会-心理图景基于该理论视角,彼得拉日茨基提出了
    法学文集27.8万字
    2.3万人气
  • 会员
    法律通常板着面孔出现在大众面前。但以一个舒适的姿势、轻松的心情透过法眼看世界,也许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法律并不枯燥,也不深奥,甚至有时候,还有点儿意思。谢烟客的玄铁令是个嘛玩意儿?律师在法庭上骂委托人好不好?把遗产留给自己的猫咪行不行?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问题,都会在本书中得到作者天马行空般的点评和解读。在法治社会里,谁也不能由着性子可劲儿撒欢耍酷,一切得按程序来,所以“慢”。这种“慢”是必须的,
    法学文集11.8万字
    2.3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