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激荡三百年
更新时间:2024-05-17 10:09:09 最新章节:二、专著、论文
书籍简介
两晋南北朝是秦汉帝国崩溃后的大乱世,其间充斥着无尽的杀戮与流离,这是任何个体都不愿亲历的悲剧时代。但这个时代英雄与豪杰层出不穷,刘渊、石勒、苻坚、王导、谢安等人搅动着历史的风云;嵇康、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陆机等人则为这个乱世增添了精神的灵动。提及魏晋,希望你想起的不只是江山易主、中原逐鹿、衣冠南渡、五胡乱华的惊心动魄,更要知道在这乱世中,有一股潜流在涌向历史的出口——文化在迭代,民族在融合,社会在重组,制度在新创,秩序在重建,一切都在从分裂走向一统、从异常走向常态。在民族与文化大融合的加持下,历史以它独特的方式蜿蜒前行,黑暗而华丽!
品牌:时代华语国际
上架时间:2024-04-01 00:00:00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时代华语国际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艾公子
最新上架
- 会员《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增订本)》选取南宋从治世转入衰世的宋光宗、宋宁宗两位帝王作为研究对象,从内禅闹剧、庆元党禁、对外战事、权相专政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南宋中期的政治社会问题,也剖析了光、宁两朝的南宋不由自主地走向衰微的历程和原因。在《水浒寻宋》一书中,虞云国教授另辟蹊径,依托其数十年宋史研究成果,以一种综合而全面的方法解读《水浒传》。在全书一开篇的“读法篇”中,虞教授总结了各种《水浒传》的读历史44.5万字
- 会员拨天洞穴中的灰烬,依稀可见火光在四壁投下的阴影。解读伏羲神农的传说,似能想象先民生存的艰辛。夏桀无道,成汤吊民伐罪,取而代之。“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盘庚迁殷,四处游移的都城,从此有了定所。殷商杳杳,拂去甲骨上的尘埃,那笔划质朴的文字,不觉间已伴随华夏千年。文王治岐,万发咸和。三分天下有其二,仅在弹指百年间。周命维新,圣人代出。文王拘而演《周易》,武王伐纣,《牧誓》长流传。历史13.8万字
- 会员吕思勉是中国现代的历史学家,在中国通史的构建上做出了贡献,同时在近代史的写作上也有开辟之功。本书从清代早期社会特征写起,一直写到抗战结束,举凡近代史的事件、人物、制度典章,无不细致入微,是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史的经典之作。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历史34.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王萌萌的长篇纪实文学《铿锵序曲——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以党领导工人运动的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主题,记录了邓中夏和李启汉两位湖南少年,从潇湘橘子洲头到北大未名湖畔,再到上海苏州河边,并肩战斗成为中共早期工人运动开创者,以及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组建和开展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的全过程。中国史7.5万字
- 会员本书为孟森先生20世纪上半叶在北京大学授课的讲义。全书以时间为线索,运用大量史料,对明史的重要史实和制度演变进行了全面考察,对历任统治者统治期间内部和内外部的各种利益争斗予以了特别关注,对朝代兴衰的原因也予以了深入剖析。全书叙事流畅,剪裁得当,分析透彻,至今依然是了解明史的重要参考书。中国史24.1万字
- 会员关于日本投降,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些流行观点:日本投降是“屈原”(美国原子弹)和“苏武”(苏联红军)之功;日本败于美国,并没有败于中国;日本投降是“有条件”的,并非“无条件”;日本并没有投降等。这些说法不仅在当时即已存在,甚至今天仍有流行,不仅为外国人所接受,甚至为我国人所默认。但如果这些观点成立的话,那么1945年日军向中国一次次俯首屈膝、呈递降书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中国史31.5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专注于运河及其相关问题的综合性学术集刊,主要专栏包括:“理论研究”,着力进行运河学及相关研究方向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探讨;“专题研究”,探讨运河发展史、运河区域社会变迁、运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新书评介”,点评近年出版的学术著作,向读者介绍其价值及阅读路径;“研究综述”,评介当年运河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活动,总结过往,为读者提供学术资讯;“史料拾遗”,对新近发现的与运河相关的新史料进行中国史15.7万字
- 会员洋务运动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最早尝试阶段。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开始出现了一些现代性因素:在军事方面,引进和生产新式军火装备,开展了新式军事训练,建立了新式海军;在外交方面,开始建立新式的外交制度,派遣驻外公使和领事;在经济方面,开始创办包括航运、保险、采矿、通信、纺织、造船、冶炼等行业的新式工厂和企业,并采用了官商合作的“官督商办”制度和股份制形式;在科学技术方面,开展了一些学习外国先进科技中国史34.7万字
- 会员1910—1911年,饱受列强侵犯的中国东北,又面临鼠疫的严峻考验。日俄等列强以治理公共卫生之名,行扩张权力之实;行将日暮的清政府则做出最后的应对。随着伍连德奔赴哈尔滨力挽狂澜,各国医学精英云集奉天,这场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这不仅仅是一场环境灾变,还是近代中国应对外侮的历史写照,生态灾害、地缘冲撞和政治交锋相互交织,中国现代公共卫生事业于危机中借势萌芽,其影响延续至今。中国史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