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场:团队助动学习(Facilitation)的11项关键技能
- 李嘉骔
- 840字
- 2025-02-24 09:04:04
1.2 培训中对于主题的使用
我们一起来看培训实践中的例子。对于培训师和演讲者而言,围绕主题收放自如,是一项基本功。这里要谈更高层面的要求,如果是一门课程,两次讲课的主题要求不同,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专业销售技巧》这门课程的主题是需求,整个课程的开发围绕着需求展开。
我们看看产品销售技巧(PSS)的子技能包括:破冰、访前计划、专业开场、探询需求、利益呈现、异议处理、缔结、访后分析。
我们重新建立课程的框架:
如果以需求为主题的话,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每个环节,都会考虑到需求这个主题。比如在培训破冰的环节,我们一起看一个销售录像,其中的情节就是由于销售员无法找到客户需求带来的一些笑话。在讲访前计划的时候,可以围绕着如何有助于帮助学员找到客户需求来进行访前准备。讲解开场这个环节的时候,也可以谈到触及客户需求的开场,才能激发客户的交谈兴趣……总之,需求可以贯穿整个培训课程。
如果在另一次的培训课程中,由于学员的领导强调了“缔结”的重要性,希望这次培训能够侧重于缔结这个能力。一种方法是增加缔结这个环节的时间,增加讲解和演练。还有一种更为高级的方式,就是以缔结为主题,对于课程重新framing。
我们可以建立以下的故事线:缔结是拜访的终极目标,为什么很多缔结不能成功,可以将这个话题作为开场讨论破冰,引导出缔结不成功各种可能性因素。比如,准备不充分、目标设定不合理、探询不充分、FAB不专业……在每个环节的讲解中,都可以分析这些环节与缔结的关系,如何更好地有助于缔结等。这样的话,整个培训的故事线都是围绕着缔结这个主题展开,强调了缔结的重要性,也能帮助学员提升各个环节的技能以提升缔结的成功率。当然,还可以设计其他的故事线,甚至重新对教学环节进行排序……
围绕主题进行课程框架设计的重点是,选择主题,并围绕主题对于课程进行重新设计,有一些点值得我们关注:
(1)以主题为轴,建立不同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
(2)教学素材的选择围绕主题;
(3)以主题作为培训课程的起点和终点;
(4)以主题作为汇聚培训场能量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