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视角下的危机管理
- 王金桃等
- 2421字
- 2025-02-18 08:33:32
2.1 系统异常状态管理的策划
系统策划是最近系统工程界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上海交通大学的王浣尘教授将系统策划定义为按系统思路进行出谋划策,并将作为现代组织管理技术的系统工程划分成系统策划和系统实施两个部分,如图2-1所示。

图2-1 系统工程的两类主要活动
系统策划的内容包括意图、战略、策略、规划计划、体制、机制、规则七个方面,是系统工程的蓝图部分。其中系统战略解决系统演化过程的进程安排问题,系统策略解决如何在特定条件下灵活权变地完成战略任务,系统体制研究完成系统目标和功能应有的结构,系统机制则考虑系统的运行机理,系统规则研究系统中的政策法规制度等。可以用图2-2来表示系统策划在系统异常状态管理中的应用,即系统策划中各步骤要达到的目标。

图2-2 异常管理的系统策划工作
2.1.1 异常状态管理的战略与策略
1.战略分析
异常状态管理战略是系统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对系统变化的作用更为显明,且常常是系统发展突然变化的动因,所以与灵活权变的策略在内容上有更多联系。一般战略研究的内容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这些是通过对形势估量,对影响因素分析,对重大事件(转折点)可能发生的时机、性质、发展趋势的判断得出的。异常状态管理战略主要是针对可能产生的影响系统战略的重大事件进行研究。它的内容有:现状分析、影响分析、目标界定、决策时机把握。异常状态管理战略以期解决动态系统演化过程中出现的“生存”和“进化”的矛盾,即该系统是否有必要存在。如果有必要存在,则应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
异常状态管理战略分析步骤是:
第一步,现状分析,主要确定系统在多维分类空间中的位置。
第二步,趋势分析,异常系统演化的各种趋势是什么,影响系统状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动规律。
第三步,终端目标确定,系统演化新的稳定状态的确定。必须以决策人意图为出发点,综合考虑现状分析及趋势分析的结果,根据异常状态下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决策。
第四步,战略决策时机选择,战略决策往往被对该系统具有至关重要影响的事件所触发,战略决策也必将改变系统进程。时机选择主要考虑决策实施的效果与系统状态信息收集。
战略分析的结果是选定系统未来取向的目标点,从而明确处理当前异常状态的态度。
2.策略分析
策略行动的任务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对系统进行管理控制,在当时环境下将异常状态转移到下一个目标点。
策略分析是为系统从目前的异常状态走向理想状态找出一条合理的线路,为此要先消除不利因素,保证重点目标,防止或减少不利影响在系统中的扩散。
系统的异常部分是由于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异常所致。撤去不适当的流动,改变流率(量)可以改善系统状态。如春运期间大量人流常常造成一些大城市的交通系统运行异常,通过法规对人流规模和流速进行控制是有利的。
隔离是处理异常的一种常用方式,它通过将一个系统或某些元素从更大系统中划分出来并对其输入输出做出限制来实现。例如,对SARS传染病人的隔离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有利于控制疾病传播。
资源有限时,确保重点和有限目标也是一种异常处理策略。我国大流域防洪在发生重大洪水灾害时,动用分洪区,便是保证沿河主要城市和经济区安全的主要手段。
归纳处理异常状态的策略,可以得到以下几种形式,如图2-3所示。

图2-3 系统异常处理策略
2.1.2 体制设计
体制研究系统的结构方式,选择系统的各组成元素,确定各元素之间关联。策划阶段一般根据系统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下完成特定功能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准则采取合适的技术来设计系统的结构。系统策划时,若仅考虑让系统完成规定任务和功能,一旦系统出现异常状态,系统本身也可能遭到破坏,更不用说完成规定的功能。所以确定系统体制时应该安排一定的应变措施。这种应变措施的考虑,建立在对系统可能出现的异常了解之上。异常通常是工作环境变化和系统内部变化所致。
针对各种异常,在结构设计时考虑应变措施,既可防止或减少异常发生,也可在发生异常时防止不利影响的扩散。如果结构设计中留有余地,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还可以使系统出现抵抗变化的能力,如系统超常运行等。
系统结构的设计,涉及许多物理、化学性能等方面指标。出于经济考虑,设计时对工作环境及系统内部元件可靠性等均需采取一定标准,以便可靠性和经济性达到平衡。标准的确定可以采用风险分析技术进行。如果系统异常,一旦破坏就对外界产生严重影响,在结构安排中要采取措施,如设置专门的安全保障子系统等。为了有效地处理系统的异常,在策划阶段对系统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采用多种技术。常见的系统异常处理技术如图2-4所示。

图2-4 系统异常处理技术
2.1.3 机制与规则设计
机制考虑系统的运行机理,机制问题是当今社会现代管理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如企业改革中关注的经营管理机制,现代军事强调局部冲突的灵活快速反应机制等。
系统运行离不开物质、能量和信息,它们如何流动可以揭示系统运动机理。系统处于异常状态时,合理运行机理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和激励机制方面去分析。
决策、信息与激励是相互联系的,信息是正确决策的基础条件,激励是决策实施的动力。三者相互协调会使系统在变化环境条件下获得较强的适应能力。
系统异常状态管理所要求的机制,本质上是一个快速反应的应急机制,这个机制的运作及其需求如图2-5所示。

图2-5 系统异常管理的机制和要求
系统运行时遵循的规章制度,包括无条件执行的规定(一般形式是必须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等)以及有条件执行的程序(一般为if...then...)。规则的作用在于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系统故障和失效,并为系统异常状态下的行动提供高效指南。
对于由突发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系统异常来说,建立一整套应付危急局面的措施,并形成规则是很必要的。台风过境,其带来了暴雨、雨洪、风暴潮和风灾,会给沿海地区带来极大危害。在台风生成后,主管部门会发布台风消息、警报、紧急警报等,有关防灾部门必须根据各种级别信息提供的情报,采取相应的行动,如人员上岗值班,抢险物资准备,居民紧急疏散避难。规则的内容要明确,以便规则执行者采取正确无误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