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陈丽君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从厨房走出,面条上点缀着翠绿的葱花,浓郁的面香瞬间弥漫开来。王离迫不及待地接过,顿时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那急切的模样,仿佛这碗面是什么绝世珍馐。陈丽君看着他,不禁莞尔一笑,眼中满是温柔与关切,轻声嗔怪道:“慢点吃,别噎着,又没人和你抢。你呀,就算再饿,也该有点王爷的样子。”
郑柒在一旁看着,也忍不住笑道:“就你这吃相,哪有半点王爷的架子,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哪家饿坏了的小子呢。平日里你在军中的威严,这会儿可全没了。”
王离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那是你们不饿,这打仗回来,又忙了这许久,早就饥肠辘辘了。而且啊,吃完饭本王就要进京了,你们有什么要带的东西吗?”
陈丽君正温柔地看着王离,听到这话,笑容瞬间凝固,神色一紧,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急忙问道:“你要进京?怎么突然要进京?”
王离停下手中动作,抬头看着陈丽君,微微叹了口气,放下碗筷,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此次是陛下召见,不光是本王,蜀王欧阳克也在被召之列,说是要商议组建内阁之事。”
陈丽君一愣,心中涌起一股不安,皱眉问道:“内阁?这是什么意思?不会是为了加强朝堂的权力吧?”
王离缓缓点头,表情凝重:“不错,陛下此举意在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如今地方势力渐大,陛下想必是有所忌惮,所以想通过组建内阁,重新平衡各方权力。”
郑柒在一旁听着,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你的意思是,陛下这是要对地方动手了?那咱们该如何应对?”
王离苦笑一声,无奈地说道:“陛下既然已有此意,咱们也只能见机行事。陛下说啥就是啥,先应着便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郑柒忍不住哈哈大笑道:“你这小子,倒是看得开。不过,这朝堂之事,向来错综复杂,还是得小心谨慎为妙。”
王离无奈地摊开手:“不然呢?在这皇权之下,咱们也只能顺势而为。”
陈丽君还是一脸担忧,说道:“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吧?陛下会不会还有其他深意?而且你此次进京,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王离轻轻握住陈丽君的手,安抚道:“丽君,你不必过于担忧。本王心里有数。此次进京,虽不知会面临什么,但陛下既然是为了商议组建内阁,想来也不会轻易对本王如何。”随后,王离看向陈丽君,说道:“丽君,你呢?还不去准备一下,一会咱们就出发。”
陈丽君一惊,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我也要去?为什么?”
王离叹了口气,耐心解释道:“此次进京,二品及二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去。你如今身为银衣侯,又兼任两军统帅,自然也在其列。”
郑柒微微点头,说道:“看来此次进京的人应该不少?”
王离思索片刻,说道:“也不算多,除去京城的六部尚书、左右丞相、大将军,就剩下九位州牧和丽君这位统帅了。”
陈丽君好奇地问道:“其他州的统帅呢?怎么没听说也要进京?”
郑柒解释道:“除了幽州、益州之外,其他各州统帅都是三品,不在此次召见之列。”
王离接着说道:“蜀王兼任着欧阳军的统帅,本王之前的军权又正好让给你了,所以你得和我一同进京。”
陈丽君心中虽仍有担忧,但也明白这是无法推脱之事。她微微点头,说道:“好吧,我这就去收拾行装。”说完,便匆匆回房准备。
不多时,陈丽君收拾好行装,与王离一同来到北平城外。二人骑上骏马,迎着落日的余晖,朝着长安方向疾驰而去。一路上,陈丽君心中始终忐忑不安,她深知此次进京,必将面临诸多未知的挑战,而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或许才刚刚开始。
三日后,尚书房内,气氛庄严肃穆。高大的梁柱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在烛光的映照下仿佛随时都会腾飞而起。正前方,武德帝身着华丽的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龙袍上的金线刺绣在灯光下闪烁着威严的光芒。他目光深邃,不怒自威,静静地审视着下方众人。
两边各摆放着三张桌椅,左侧坐着左丞相李斯,他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沉稳;右丞相萧何,神色平和,却又隐隐带着一股掌控全局的气度;大将军韩信,身姿挺拔,浑身散发着久经沙场的英气。右侧坐着太子萧战,他神情庄重,眼神中透露出对权力的渴望与野心;蜀王欧阳克,面带微笑,看似随和,却又让人捉摸不透;晋王王离,神色坦然,目光平静地与武德帝对视着。
左侧依次站着户部尚书李克用,他眉头微皱,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刑部尚书狄仁杰,一脸严肃,尽显公正严明;兵部尚书于谦,神情专注,时刻关注着局势;礼部尚书冬青,仪态端庄,尽显礼部官员的风范;吏部尚书赵云天,目光敏锐,在众人身上来回扫视。银衣侯陈丽君身着华丽战甲,英姿飒爽地站在一旁,虽身处众多朝堂大员之中,却毫无怯意,只是眼神中偶尔闪过一丝警惕。
右侧则站着扬州牧杨文广,神色恭敬;徐州牧荀彧,目光深邃;青州牧庆阳,一脸沉稳;冀州牧袁本初,神情高傲;兖州牧曹孟德,眼神锐利;荆州牧刘表,面容和善;凉州牧董卓,气势不凡。众人各怀心思,静静地等待着武德帝开口,一场关乎楚国未来权力格局的商议,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