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卷云寨

  • 渡引使
  • 尘心9527
  • 2105字
  • 2025-03-25 23:33:52

这是一个规划整齐有序的村庄,村庄里的房屋全是统一的三层小洋楼,白色的外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红色的屋顶整齐划一,仿佛是用尺子量过一般。

村庄的道路宽阔而平坦,铺设着整齐的水泥路。

中午时分,阳光直射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闷的热气。村庄里没有一丝声响,没有孩子的嬉闹声,没有狗的吠叫声。

随着李修崖的深入,终于在村子尽头听到了熙熙攘攘的对话声。

村庄的尽头是一个巨大的祠堂。

祠堂的建筑风格古朴而庄严,青砖灰瓦,飞檐翘角,屋顶上雕刻着精美的瑞兽。祠堂的正门高大而厚重,两扇朱红色的大门上镶嵌着铜钉,门环上雕刻着龙凤图案,显得格外威严。

祠堂的大门是开着的,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宽敞的庭院,庭院的地面铺着整齐的青石板,石板的缝隙间长着几株青苔,显得古朴而沧桑。庭院的两侧种着几棵高大的古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树冠遮天蔽日,为庭院带来一片阴凉。

李修崖二人不敢深入,就在门上静静地看着里面跪在地上的所有人。

李修崖踮起脚尖使劲往里面看。

祠堂的正殿高大而宽敞,殿内供奉着祖先的牌位,牌位整齐地排列在神龛上。神龛前摆放着一张巨大的供桌,供桌上摆满了香炉、烛台和供品,香炉中香烟袅袅升起,弥漫在整个殿内。

而正殿挂着的牌匾上刻着:刘氏宗族。

祠堂的墙壁上挂满了匾额和对联,匾额上写着“光宗耀祖”、“德泽绵长”等字样。

祠堂中最前方的三个人率先站起,之后所有人都缓缓站起身。

起身后的三人坐在了太师椅上。人群忽然散开,站在了两旁。

“门外什么人?”

坐在中间太师椅上的老人率先看见了李修崖二人,大声询问道。

突然,所有男女老少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了李修崖二人的身上。

李修崖二人被看的毛骨悚然。

“说话!”,那老人再次发出声音。

李修崖不卑不亢,向前一步,行礼后朗声说道:“我们是蒙阴大学的学生,来这游玩,来讨口水喝?”

那人看了看坐在自己旁边的两人,旁边两人点了点头,然后中间老人又向旁边的年轻人点了点头。

那年轻人迅速出了祠堂。

“你们两个跟我走吧!”,那年轻人来到二人面前,热情地说道。

李修崖两人跟在年轻人后面,低着头走着。

“幸亏你俩没进祠堂,而是乖乖地在门外等着,我们今天祭祖,外姓人不能进的。”

“哥,这不过节日,为什么今天祭祖?”

“哈哈,这说来话长,那我就长话短说,五年前,我们村还是贫困村,穷的每家每户锅都揭不开了。”

“那时我们村就商量出路,五年前的今天,我们村放手一博,把能凑出的钱都投在了卷轴这个项目上了,这种大事当然要警告祖宗。”

“你们也看到了,我们村做到了,所以我们村把今天定为了祭祖日,重视程度堪比清明节。”

那年轻男孩一脸骄傲地叙述着,胸膛也不自觉的挺了起来。

李修崖和钱轩宇非常疑惑,满脸问号地思考着做卷轴为什么这么挣钱?

“现在我们不仅有卷轴产业,毛笔,宣纸等等用品都能出口到国外呢!”

李修崖觉得不能光让人家干巴巴的讲,于是真诚的回答道:“您们村也是极有眼光的,蒙阴市是书圣的故乡,这种产品在蒙阴出口倒是名正言顺。”

“谁说不是呢。”

那年轻人来到一座三层小楼前,快速掏出钥匙,打开门。

院子里有一片小小的花园,花园里种着修剪整齐的灌木和几株开得正艳的花。

“您这小院布置的真漂亮!”

“都是我家老爷子弄的。”

那年轻人端出了两杯水给欣赏花朵的二人。

“进去坐。”

“不坐了不坐了,我们喝口水就走了。”

“那我也不强留你们了,祠堂那边我要到场。”

“行,那我们这就走。”

说完李修崖二人把杯子递给那年轻人,向门外走去。

“等等!”

李修崖二人回头,看向声音传来的地方。

“我叫刘志超,今天是我们卷云寨招待不周,送你们二人一人一支毛笔,权当赔礼,他日再来,定当热情款待。”

“谢谢您的狼毫笔,我叫李修崖。”

“我叫钱轩宇。”

“没想到兄弟你还是懂行的,行了,一路注意安全,下次一定要来玩。”

“行,哥,你去忙吧,我俩这就走了。”

李修崖二人拿起了他们放在村头的渔具,离开了村庄。

当二人逐渐远去后,一个身影出现在了村头,看了好久后,离开了村头,朝村尾祠堂走去。

“超儿,人都走了吗?”

“都走了!”

“对方什么人?”

“我看就是两个大学生!”

“怎么确定的?”

“清澈而又略带愚蠢的眼神。”

“今天是哪房的人在看门?”

“三房的。”

“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怎么把人放进来的?”

“三房是吧,怀礼,你的人,你自己处置。”

“行,哥,我会处罚他的。”

“超儿,知道对方来这干什么嘛?”

“爷爷,我看对方拿着渔具,应该是来钓鱼。”

“钓鱼,来这钓鱼?”

“对。”

“行了,怀仁哥,两个学生而已,再说了,这不没进祠堂吗,快开始吧,弄完一切后,大家好回去干活。”

“行,怀礼,再从三房派几个人过去,别让外人耽误了大事。”

“行。”

李修崖二人行走到马路旁,在等候着两人打的车。

“崖子,你在看什么,看的这么认真。”

“我在搜卷云寨。”

“那你搜到了什么?”

“卷云寨,模范村庄,旅游景点,脱贫模范单位,刘氏百年文化,书法工具全国制作基地,书圣故乡。”

“崖子,你没看错?这里还是旅游景点?”

“应该是那个大祠堂了。”

“对了,书圣是他们那的嘛?”

“一个幌子罢了。”

“这里真可以。”

“确实啊,这里的族长确实有大能耐,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同时抓,不得了,人家村富也情有可原。”

李修崖总觉得那村庄有强烈的熟悉感。

尤其是村庄里那时时传来的氨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