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来了个年轻人,规培报道第一天就鸽了整个科室的“欢迎仪式”。
好在本来也没有什么欢迎仪式,大家只是在一天的充(牛)实(马)生活开始之前小小的期待一下新工具人是怎样的。
“喂听说了吗,顾医生和林医生起冲突了。”
医院的圈子很小,很快庄瑶的“鸽子风波”就被更大的“海浪”推了出去。
相较一位科室新人,大家更喜欢吃老熟人的瓜。
得益于前辈的无私分享,刚进科室的庄瑶也狠狠地吃了一遍顾师兄和林医生之间的瓜。
总结一下就是“师门恩怨+个人情仇”。
没什么狗血情节,顾师兄的导师王涛教授和林志杰的导师年轻的时就有矛盾,作为学生林志杰这次学校的职称评选又没有打过顾屿。
没竞争过一个刚刚毕业的研究生,这对马上奔三的青年医生是多大的打击你知道吗,即使林志杰的重心大多在医院中也被锤的够呛。
本来打算直接和王涛对线,结果好巧不巧,鸽子王稳定发挥,直接鸽了。
有意思的是根据那位吃瓜前辈的消息,林医生的导师当年也是评职称一直被王教授压着打所以两人才一直不和。
更有趣的是,顾师兄研究生时期其实和林志杰是一个科室,难怪早上林志杰说要在医院见。
“oi!小庄,你和顾医生都是王教授的学生,王教授有没有锐评过林医生啊。”
张静作为妇科的主治之一,忙里偷闲继续她的八卦大业,她可“馋”顾屿这个稳定生产八卦的瓜源生产者许久了。
对方研究生的时候就传言满天飞,时不时有小姑娘跑去塞小纸条,这不还没正式入职呢,又有一个大瓜。
庄瑶从满是病例的电脑前探出脑袋,刚想申明一下自己其实还没见过导师呢,余光就瞥到了桌子旁边站着一道熟悉的身影。
“师兄!”庄瑶美滋滋的起身,师兄先前跟她说要带她熟悉一下医院环境,可算是不用当病例兽了。
顾屿朝着庄瑶点了点头,随后和张静打了声招呼,“张姐。”
“嘿,顾医生来了,怎么样,去见林医生了吗,我可听说林医生上午来的时候都红温了。”
张静是顾屿为数不多在附属医院中的熟人,他以前也曾有几天轮值到妇科中。
顾屿无奈的摆摆手指了指刚进来的患者,“张姐要不还是先忙?”
说来也巧,本以为是正常患者,哪成想是林医生的号,原本在心脑血管科就诊好好的,结果吵着要转到妇科去。
“医生,医生,你快给俺瞧瞧俺这是啥病,那个大夫非让俺这个检查那个检查的,俺这都检查那么多了还是不给开药。”
说着就将一本病例放到了庄瑶面前。
“?”
整个科室出现了一瞬间的寂静,无辜的病例兽左瞧瞧右瞧瞧低头瞧瞧抬头瞧瞧最后把求助的目光投向自己的师兄。
救救我,救救我!
好在张静平日虽钟情于吃瓜,但对待患者还是异常认真,已经先一步开始问诊。
顾屿则是拿起桌上的病例进行翻阅,患者女,41岁,已婚,少腹胀痛,伴有头痛头晕。
临床上对于脑部疾病非常重视,基本上怀疑的、需要查的都会安排一遍,林志杰开的单子虽然有点多但也算不上过度医疗,都在合理范围内。
公立医院就这样,哪怕是中医,该有的西医检查也一项不能少,这不仅是对患者的负责也是对一线医生的保护。
只可惜过些日子实施新DRG的缘故,许多检查就只有真真正正确诊后才能开。
虽是避免了过度医疗、保住了老百姓的钱袋子,但同样也让一些疾病藏在了阴影下面无法一次性治疗。
“头痛头晕,确实应该考虑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这些检查不做的话,很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现象,姐,要不这些检查还是做一遍吧。”
经过简单的问诊,张静也发现林医生开的检查都是必要的,不由的有些为难。
“医.....医生,俺家里......没有钱,这检查开的太多了,一项又一项,要不你就给俺开点降血压的药吧,俺听村里说,吃了那个就不头晕了。”
降血压?
顾屿和张静眉头同时一皱,患者血压正常并不需要额外服用降压药物,头痛头昏不是高血压的原因。
顾屿将视线从病例移开,患者刚刚四十岁出头但面容已经饱经了风霜,小腹前交织无措的手指上满是老茧,衣着虽干净但也是十年前的款式。
患者长期从事某种体力劳动,而且家境并不富裕。
只是这病.....
大便不爽,小便黄而热感,口干喜凉饮,舌质淡红,中心黄腻。
再看患者额头,冰城九月的天气已是凉爽,但患者依旧汗出不止。
真是心脑血管问题吗?
“唉,你怎跑别的医生这了!”
这时,一位和患者年龄相仿、同样饱经风霜的中年男子气喘吁吁的出现在科室外,手里还拿着一沓挂号单和检查单。
“我说你没事跑人妇科干啥啊,害的一阵瞎找。”中年男子喘息了几口,挥舞着手中的检查单,“人医生都给你开好检查了,你怎么还去找别的医生啊,咱们没挂号。”
林志杰跟在患者家属身后瞥了眼顾屿没有说话,他刚刚还在和患者家属交代注意事项,一转眼患者没了。
别看他平日看顾屿多么不顺眼,对“效如桴鼓,立起沉疴”多么不屑,本质上他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合格医生。
健康所系,性命所托。
他不会把和同事之间的矛盾在患者的身上体现,医生之间的矛盾是一件事,而医生与患者之间那就是另一件事了。
更何况他和顾屿之间更多的是理念之争,顾屿一味的追求方药的效果想要走古中医纯中医的路子,简直就是拿着患者的性命当儿戏。
科技在发展,中医也必须求新,故步自封试图从古籍中探寻道路就是自取灭亡。
中医未来的出路只能在中西医结合之中。
而且医生不是儿戏,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最后不仅会耽误治疗害了患者,甚至还会害了自己。
“咱去做检查好不好,卡里还有点钱,咱拿出来把病治了,行不行。”
中年男人苦口婆心的劝说自己爱人,他们从村子坐大巴一路来省城治病,因为相信中医选择了中医院,哪成想现在连中医院也要开各种各样的检查。
“不行!”患者一口否决,“那是俺儿上学的钱,俺不能动!”
眼见在场的四位医生一位看起来还是纯洁中透着愚蠢的大学生、两位让她去做检查,她只好将目光转向一直拿着她病例的帅小伙。
“医生你帮帮俺,求求你给俺开点药就行。”
“王秀兰!别胡闹了!这不是感冒发烧,随便开点药就有用,你怎么这么犟呢!”
不管患者丈夫怎么说,患者本人都只是喃喃一句,那是她给她孩子上学用的,她不能用。
她只是有点头晕一点都不严重,开点降压药就好了,开点药就没事了。
医院中除却疾病苦痛,更多的还有贫穷。
有的患者明明不严重,有着相对完善可行的治疗方案,但最后却因为钱放弃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