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八里河派出所
- 八零年代:从护林员开始
- 猹里夫人
- 2026字
- 2025-03-14 10:01:26
陈峰身子绷直,想慢慢转头。
“有什么……”
刚开口,陈峰便感觉后脑勺被什么硬物狠狠砸了下,眼前一黑,彻底晕了过去。
迷迷糊糊间,似乎听见了追逐的声音。
“狼群!”
“等等……洛阳铲,刘哥!有盗墓的老鼠!”
“你们把他先抓下去,你们跟我走!”
……
陈峰再睁眼时,已经不在山上。
眼前的一面墙是铁栏杆,能看到的地方,一个个绿衣警察面色难堪的接着电话,桌上红色座机响个不停。
墙上“坦白从宽”的标语刺得眼疼。
身旁还蹲着些人,衣衫褴褛的乞丐,几个鼻青眼肿的青年,抽烟戴着貂的络腮胡。
陈峰咬牙,摸着隐隐发痛的后脑。
“这是...八里河派出所。”
“我回冯家屯了?”
这里他来过很多次,不过,以前都是在外面,自己抓人送来的派出所。
现在,怎么自己被关进来了。
应该有人认识自己的才对。
陈峰扶墙慢慢站起身,走到栏杆,费力把头往外看。
“看什么!回去蹲着!”
抱着一叠文件的警察,撇着头,对他喊着。
陈峰坐回了墙角。
熟悉的人一个都没有看见。
抬头望向墙上自走的时钟,时间还没到下午一点。
“现在越解释越乱。”
“时间还早,等会再澄清,证明身份吧。”
陈峰把手缩到一块,想闭目养神。
可这时。
一位鼻青脸肿,穿着灰袄的青年,凑了过来。
“哎,大哥,票子要伐?”
他说着,小心翼翼张望四周,从袖子里摸出几张粮票。
陈峰睁眼瞥了他一眼。
年龄不大,和自己妹妹差不多的样子,看样子应该是在上高中。
反正被关着在,他无聊问问。
“你才多大,在派出所你都敢问?”
“害,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也是,不管什么时候都是这个道理。
陈峰问:“都有什么票?”
见他有兴趣,朱小鹏眼睛一亮,喋喋不休的讲起来。
“要什么有什么,红糖的,肉的,煤票,只要你想要,没有我搞不到的。”
种类倒是多...
“都多少钱?”
“红糖的壹斤票一块,猪肉壹斤两块五...”
陈峰还没听完就阖上了眼。
没想到竟然这么贵。
现在他一个月工资也才20块。
等朱小鹏念完。
陈峰开口道:“我要是没猜错,你还在上高中吧。”
朱小鹏愣了一瞬,上下打量起他。
“大哥,你...认识我?”
“你袄子里的校服露出来了。”
朱小鹏低头连忙把衣服往里塞了塞。
陈峰继续道:“你卖这个被抓进来,不怕被学校处分?”
高考刚恢复不久,属于严打阶段,对于即将考大学的学生,处分的影响很大,严重者,会取消你的考试资格。
特别是他这种投机倒把的。
朱小鹏随口应道:“我考什么大学,坐在最后一排一看书就犯困,老师不来抓我睡觉,我就谢天谢地了。”
“而且我又不是因为卖这个被抓进来的。”
“哎...大哥,你到底要不要?”
陈峰没有回应这个话题,反而继续道:
“你还在上学,哪来这么多路子?”
朱小鹏正想反驳。
这个时候。
铁栏杆外,传来喊声。
“陈峰,你怎么进去了?”
循声看去,民警彭飞正准备上楼,从楼梯半路折返回来。
他眉毛上方有着一道疤痕,拇指般大小。
“被你们当成盗墓贼抓进来的,审问流程都没走一遍。”陈峰说道。
彭飞简单跟身旁民警了解情况。
得知是误会。
便从靠墙木架子上,取出一把钥匙,给陈峰开了门。
“抱歉啊,陈峰,你给我打电话之后,我临时有事没上山,派另一队去的。”
刚刚还喧闹的牢房,一下安静下来。
众人目光齐刷刷看向陈峰。
陈峰出来后,立马问道:“没事,盗墓贼抓到了吗?”
“没有,据说山上那队盗墓贼跑的很快,一个都没抓着,只在浪子湖找到个被冻死的人。”彭飞说道。
没抓着……
陈峰眉头紧锁,山上那处墓在那,听他们的话,冬天土硬,挖不动,得等到回春,他们肯定还会再来。
就是不知道李金花到底是个什么性子。
入春还久,家里必须想办法找人关注一下。
他思索间,目光发现了朱小鹏。
此时他根本不敢看陈峰。
他独自缩在角落里,把头埋在腿上。
陈峰询问道:“里面的几个都是怎么抓进来的?”
彭飞茫然,看向一旁吃泡面的民警。
民警解释道:“那个浑身脏灰的是跑别人家里乞讨,被人当小偷;那个戴貂的,找小姐给纸钱,被小姐报警给假钱;其他几个,都是打架。”
纸钱?
找小姐给冥币?
那个络腮胡跟谁学的?
陈峰点点头,明白缘由,问道:“那个角落里蹲着的是什么来头?”
彭飞随他的目光看向角落,没有思考便答道:“哦他啊,我们屯里的朱小鹏,自小他父母就离了婚,他跟着父亲,结果没几年他父亲就因为酗酒冻死在了外头,长这么大挺难的。”
“也是个可怜娃。”
陈峰了然后,便不准备再问,转身准备离开。
“等等。”
彭飞叫住了转身欲走的陈峰。
“山上这段时间你暂时别去了,盗墓贼还没抓到,会有危险,我们这两天会在山上继续找。”
“你的工作,队长已经向你上级请示了,给你请了假,可能几天时间,也可能一个月,总之时间不确定,到时候我会通知你的。”
“队长让我通知你,你上个月的工钱随时去林场领,记得别忘了。”
陈峰沉吟片刻,回应了一声。
便离开了派出所。
风雪渐停,路上人少,都裹着棉衣往家赶。
冯家屯,约五十多口,由许多条街巷组成,村子不大,设施也不齐全,买东西还得去镇上供销社。
不过好在不远,冯家屯离镇上,就十几公里。
路边,有妇女提着大包小包的菜,似乎认出了陈峰。
停在原地,面露惊讶:“陈家大儿……”
几个字喊了出来,却又像是想起什么,憋回了嘴里,逃一般的,拐进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