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经文奥妙

我静坐在古松下,面前摊开的《南华经》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黄。这部道家经典已伴我多日,其中奥义却如云雾般难以捉摸。我,紫宸,入道十余载,却在这部经文前如初学者般迷茫。

“师兄,又在研读《南华经》?“青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端着一盏清茶,款步而至。

“是啊,越读越觉其中玄机无穷。“我接过茶盏,苦笑道,“尤其是这'虚实转化'一章,更是晦涩难解。“

青霜在我身旁坐下,略带羞涩地瞥了我一眼,轻声道:“师兄天资过人,必能参透。“

我摇头,并未察觉她眼中闪过的情愫。在我看来,经文的奥秘远比儿女情长重要得多。

这《南华经》究竟有何玄机?师父曾说,得其精髓者,可通天地造化。我紫宸虽有几分天赋,但面对古人智慧,却总觉浅薄。

正当我沉思之际,雪儿的身影从空中飘落。这位上古仙狐化形的女子,已与我结为道侣多时,常在修行上予我指点。

“又在钻牛角尖?“雪儿嫣然一笑,指向经书中的一段文字,“你看这里所言'缘情而增,缘性而止',说的正是五行之道。“

我凝神细看,突然如醍醐灌顶:“原来如此!五行相生相克,不正是虚实转化的具体表现吗?“

雪儿点头:“《南华经》记载的是上古修士对天地大道的感悟。他们将五行之力融入体内,实现了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尤其这虚实转化之法,乃是其中精髓。“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废寝忘食地研习经文。青霜时常送来茶点,眼中的关切愈发明显,但我却浑然不觉,一心只在道法上。

我能感受到体内玉佩的力量与经文奥义正在产生共鸣。那种感觉,就像是两条河流终于找到了汇合点。

“虚者,无形而有力;实者,有形而可见。“我喃喃自语,尝试将意念集中于掌心。玉佩微微发热,一丝蓝光从中透出。

经过数日尝试,我逐渐领悟了经文中描述的“虚空一指“——这是一种能隔空点物的强大道术。当我全神贯注,以意念引导体内真气,竟能在十步之外击打目标,威力惊人。

一日清晨,我独自一人来到道观后山的练武场。周围山雾缭绕,风声呜咽,仿佛上古之神在私语。我取出一块石头,放在二十步外的木桩上。

“虚而为实,实而为虚,天地之间,唯意志独存。“我默念口诀,全身真气涌动,玉佩上的龙形符文闪耀出耀眼的蓝光。

一股无形的力量从我指尖迸发,穿过空气,瞬间击中石头。“砰“的一声脆响,石头粉碎成渣。

“竟然真的成功了!“我难掩心中的激动。这“虚空一指“不仅能隔空伤敌,更能破除邪物结界,是对抗桐生晴明的有力武器。

当初若有此术,或许就不会在与桐生晴明的第一次交锋中落败。那时的我,太过依赖传统道法,而忽视了古籍中的智慧。

正当我准备继续练习,清虚道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紫宸,进步很快啊。“

我转身,看见师父清虚站在松树下,面带微笑却又透着几分忧虑。

“师父。“我恭敬行礼,“弟子侥幸参透《南华经》一二,领悟了'虚空一指'之术。“

清虚捋须道:“虚空一指乃上古大能所创,威力确实不凡。但你修行时日尚短,根基未稳,过早习得此术,恐怕...“

“师父是担心弟子走火入魔?“我试探着问。

清虚叹息:“非也。吾忧心的是,过快掌握高深道法,会让你产生盲目自信。道法之路,厚积而薄发,急功近利者,往往半途而废。“

听到师父的话,我心中一凛。确实,近日来,随着实力的提升,我心中已萌生了几分傲气。

师父说得对,我不能因小有所成而忘乎所以。桐生晴明修行数百年,实力深不可测。我若不能保持谦逊,终将重蹈覆辙。

“弟子受教。“我深深低头,真诚道。

清虚点头,语重心长道:“《南华经》云:'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道法之精髓,不在于招式威力,而在于对天地规律的理解与尊重。“

他指向我胸前的玉佩:“这龙形玉佩与你有缘,能增幅你的道法威力。但切记,物为器,人为主,莫要倚仗外物而忘了自身修行。“

我恍然大悟,原来师父早已看出玉佩的特性。想必我初习“虚空一指“时的异常波动,也被他感知到了。

玉佩确实神奇,每次施展道法时,它都会产生共鸣,让我的法术威力倍增。但师父说得对,过度依赖外物,终将限制自身成长。

“弟子明白了。“我郑重其事地说,“从今往后,我会更加注重内在修行,不急不躁,踏实前行。“

清虚满意地点头,转身欲走,却又停下脚步:“对了,黑无常前日派人送来消息,说在古墓群发现了桐生晴明的踪迹。你近日就不要闭关了,做些准备,随我前去一探究竟。“

听到桐生晴明的名字,我心中立刻警觉起来。上次在苏州龙脉处与他交手,我败得一塌糊涂,若非玄明真人及时赶到,恐怕已命丧黄泉。

终于有机会再次面对这个强敌了。这次,我已非吴下阿蒙,「虚空一指」加上其他道法,应该能与之一战。

“师父放心,弟子一定做好准备。“我坚定地说。

清虚离去后,我继续研习《南华经》,但态度已与先前不同。不再急于求成,而是细细品味每一句经文背后的哲理。

夜深人静,月光如水。我独坐观中小亭,借着烛光再次翻阅经文。忽然,一阵风吹来,吹乱了书页。当我重新整理时,目光落在了一段从未注意的文字上:

“道法自然,循环不息。五行相生相克,遵天地之理。然物极必反,过刚则易折,过柔则不立。修道之人,当刚柔并济,虚实相生,方能长久。“

这段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心中的迷雾。之前研习“虚空一指“,我过于注重其威力,却忽视了平衡的重要性。难怪每次施法后,我都会感到一阵虚弱,原来是因为过度消耗阳气所致。

平衡,这才是道法的真谛!刚不离柔,柔不离刚,如此方能长久。桐生晴明之所以强大,或许正是因为他掌握了这种平衡之道。

次日清晨,我来到道观后山的瀑布前。湍急的水流从百丈高的山崖倾泻而下,激起无数水花,形成一道壮丽的景观。

我盘坐在瀑布前的石台上,闭目调息,尝试着将《南华经》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虚空一指,本质是将体内真气通过意念引导,形成无形攻击。但若能在攻击的同时,保留一部分真气护体,不就能避免施法后的虚弱感吗?“

我尝试调整呼吸节奏,控制真气流动的速度和方向。玉佩微微发热,似乎在回应我的尝试。

经过数小时的练习,我终于掌握了这种平衡之道。再次施展“虚空一指“时,不仅威力不减,而且身体也不再有明显的虚弱感。

“紫宸师兄!“雨丝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打断了我的修炼。她身着现代装束,手持智能手机,在道观中显得格外突兀。

“雨丝,怎么了?“我收起法诀,向她走去。

雨丝神色凝重:“我刚刚从国际新闻上看到,日本九菊一派公开宣称要在中国举办'文化交流会'。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这很可能是桐生晴明的障眼法,他真正的目的是寻找并切断中国的主要龙脉。“

我心中一沉。桐生晴明此人野心勃勃,若真让他得逞,中华大地的灵气将受到严重破坏,修道之人也会元气大伤。

看来师父收到的消息非虚。桐生晴明确实在行动了。这次,我必须全力以赴,无论如何也要阻止他的阴谋。

“你通知黑无常了吗?“我问道。

雨丝点头:“已经联系了。他说会在古墓群等我们,他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符咒,疑似桐生晴明留下的。“

“好,我去向师父汇报,然后立刻启程。“我转身向清虚的禅房走去。

夜幕降临,一轮满月高悬。我、清虚、雨丝和青霜四人,驱车前往位于郊外的古墓群。一路上,我心中思绪万千。

《南华经》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中华大地龙脉相连,正气浩然。桐生晴明意欲切断龙脉,实乃大逆不道之举。此战,关乎国运,容不得半点闪失。

车停在古墓群入口处,黑无常已在此等候。他一身黑衣,面色苍白,手持铜钱剑,看起来比往常更加肃穆。

“诸位,里面情况不妙。“黑无常低声道,“古墓中阴气重重,似有邪祟作祟。我在探查时,发现了日本阴阳术的痕迹,极有可能是桐生晴明布下的结界。“

清虚眉头紧锁:“桐生晴明此人心机深沉,擅长设局引敌。我们必须小心行事。“

我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取出玉佩,轻轻摩挲。蓝光从玉佩中流出,为我们照亮前方的道路。

“师兄,你的道行又精进了。“青霜赞叹道,美目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我没有多言,只是微微一笑。心中却警惕起来: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桐生晴明选择在古墓群行动,必有深意。我们贸然入内,很可能正中其计。但若不前往,又怎能阻止他的阴谋?

“走吧,不管对方有什么阴谋,我们都必须面对。“清虚沉声道,率先迈入墓道。

伴随着清虚的话语,我们五人鱼贯进入古墓。玉佩的蓝光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也照亮着我内心深处那一直以来的使命感—为了守护中华大地的龙脉,为了道法的传承,我愿意面对任何挑战,即使前方是桐生晴明这样的强敌。

《南华经》有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这正气,便是我辈道人守护的根本。今日一战,我紫宸绝不会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