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张小元的爱情 二
张小元自从进了敬老院后, 他觉得这敬老院的日子太舒服了, 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的, 天天闲得慌。 他一直是一个勤快的人, 会闲出病来, 后来他听说敬老院后面有手工坊。 手工坊里所干的手工活在地方上称 “ 包香”, 就是将机器制作出来的檀香,用红纸包成一小扎一小扎的。 这手工活不需要什么体力, 张小元果断地去了手工坊干活。
在他的带领下, 敬老院里有几个身体尚可的老人都跟着去干手工活了。 为这事, 院长还专门开会表扬了张小元, 可如今, 张小元做出这等浑事, 彤芳要负大部分责任。
院长私下里做张小元的工作: “ 让我怎么说你好呢? 你不知道别人说的什么难听的话。”
“ 让他们说去, 我们真的什么也没有。”
“ 她向门卫打听过你, 吃定了你忠厚老实。” 院长不死心, 试图从另一个层面说服张小元。
“ 她就是和我说说话, 没有恶意。”
张小元说这句话的时候, 他和彤芳是普通的熟人关系, 至少在张小元心里是这样定位他们的关系的。
一开始, 也许是彤芳太像母亲的缘故, 张小元对彤芳不像对别人那么抵触。 彤芳第一次来到张小元的宿舍, 张小元请彤芳坐下后, 给她倒了一杯水。
彤芳的言谈举止, 恰到好处的分寸, 让张小元很舒服。 本来从没接触过女性的张小元, 跟一个女人独处一室会很不自在, 可他不知不觉就在彤芳的话语中放松下来。
此后, 张小元做完手工回宿舍, 彤芳就会去张小元那里坐坐。 院长阴沉着脸出现在他们面前, 可是数次下来, 院长也没逮着什么青红皂白。
想想也是, 六十三岁的老头和八十二岁的老太太能做什么呢? 何况张小元是多么君子, 每次都是彤芳来找张小元说话, 而张小元都是敞开门的。 彤芳说的都是一些家常话, 也不见什么出格的, 基本上都是彤芳说, 张小元听。
张小元和彤芳都各自坐在椅子上, 椅子的距离也是安全距离。这情形让院长无话可说。
后来, 张小元被叫去院长那里, 张小元心里慌了, 他和院长的对话, 已经不那么理直气壮了。
当然他们之间还是没有什么, 彤芳只和他谈到她以前的生活, 彤芳在城里生活了几十年, 可以算作城里人, 但她又不是城里人。 她年轻时帮人家照顾小孩, 年纪大了, 帮人家照顾老人。
她回到农村以后, 把在城里攒下的钱交给了儿子, 儿子用这钱买了汽车, 却开车出车祸死了。 儿媳妇恨透了她, 孙子恨透了她,她自己也恨透了自己。 喝过农药, 却没死成, 洗肠胃比死还难受, 她再也不敢寻死了。 可她活着有什么意思呢? 儿媳妇心情不好的时候, 就夺下她的饭碗往鸡窝里一倒。 她只能来敬老院。
“ 可在世上活着多么孤独啊。” 彤芳这样说, “ 也只有你小元这么好的人让我遇见了, 让我愿意活着。”
这句话张小元听着有点绕脑子, 但张小元有感觉, 知道自己被需要了。
张小元对这句绕脑子的话上心了, 事实证明, 这真的是一句表白。
从这以后, 张小元一做完手工, 回宿舍的路上, 心情总是特别迫切, 因为他每次都能远远地看见彤芳等在他宿舍门口, 看着他回来的路。 这辈子, 除了母亲, 没有谁在意过他什么时候回家。
有时候夕阳下的彤芳, 真的可以用美好来形容。 虽说彤芳年龄上可以当他的娘, 可彤芳一直在城市当保姆, 整体感觉还真的没有张家村的妇女老得快。 她像最美的风景, 等在他回家的路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他们谈话的时候, 张小元的门是虚掩着的。 事情的走向渐渐暧昧起来, 他们好像恋爱了。
院长有一次真的当场撞见了。 院长去手工坊找张小元有事,结果没有找到。 院长来到张小元的房间, 也没人。 院长气冲冲直奔彤芳的住处, 好在门还是虚掩着的。 院长门也不敲, 就一头闯了进去, 他看见了, 看见了张小元在喂彤芳吃东西。
院长一进去, 张小元手里的碗差点滑到地上, 慌慌张张中,张小元说: “ 她发热了。”
院长指着张小元的鼻子骂道: “ 你有没有点脑子?”张小元低头不作声。
院长又指指彤芳: “ 还有你, 你不是不知道张小元才多大,你们能在一起吗? 你还勾……”
院长本想说 “ 勾引” 这个词, 好在及时刹住了, 改成了: “ 你还让他照顾你。”
张小元急急地说: “ 我是自愿的。”
院长平时责怪他, 张小元什么都能承受。 张小元从不顶院长的嘴, 他张小元也就来到了敬老院才活得有点尊严。 他觉得这敬老院他来对了, 吃穿不愁, 还可以做手工弄点小钱, 敬老院里没有谁瞧不起谁, 大家在一起很和睦。
院长这次怪到了彤芳头上, 张小元觉得很对不起彤芳。
在这样的背景下, 张小元决定跟彤芳领结婚证。 敬老院不给开证明, 张小元像一头犟牛, 去派出所开了证明。
现在, 领了证的张小元真会耍花样, 要回老家拜堂。 侄子不同意, 彤芳说要不就算了吧。 张小元说既然结了婚, 就要给彤芳一个交代, 不然百年归天后, 彤芳葬在哪里? 回家拜老祖宗, 也是让老祖宗放心, 他张小元娶了老婆, 从此不再是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