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雅天香大酒店”第40层总统套房足有650㎡,占据一整层,保留了1920年代装饰主义风格,四周全部设防弹玻璃幕墙,站在任何一处落地窗前,都能够俯瞰半个戎城,车水马龙的璀璨夜景尽收眼底。
所有墙面镶嵌宋代汝窑瓷片,部分墙面在灯光下浮现《千里江山图》全息投影。
24K金箔镶嵌穹顶,施华洛世奇水晶吊灯尽显奢华。
每个房间设置智能衣帽间,AI推荐搭配,自动消除衣物褶皱与异味。
主卧配置旋转睡床,可根据星座方位自动调整角度。
爱马仕定制镀金浴室,花洒镶嵌217颗黑钻,浴室地板采用和田玉籽料,恒温系统始终维持着人体最适37.2℃。
并搭配私人天文台,配备哈勃望远镜同款观测系统,可随时观测星空。
…………
宋雅琴给陈默介绍完整个总统套房,时间已经来到晚上九点,宋雅琴御用厨师团队早已经在餐桌上备好了一桌丰盛的晚宴。
厨师团队摆好拼盘便离开,650㎡的巨大奢华空间之内,便只剩下陈默和宋雅琴两人。
宋雅琴穿着一件黑色吊带礼服裙,凹凸有致的身材在水晶吊灯的光芒映照之下尽显妩媚,她将宝石项链取下,端起了高脚红酒杯,看着陈默在身旁局促的样子,遂朗声道:“小默,把外套脱了吧。”
陈默遂将外套脱下,放在旁边椅子上,宋雅琴高高的举起酒杯道:“来,陪姐姐干一杯。”
陈默举起盛着半杯红酒的高脚杯,不经意间瞥向旁边的红酒瓶——
淡黄色的环衬上是一幅欧洲庄园图,图上两个农民在那里干活,旁边站着一名富家小姐,那些英文陈默不需要拼读也知道是什么意思,因为下面1982四个红色的阿拉伯数字格外扎眼。
“这酒我喝不起。”陈默举起红酒杯,旋即又放下,看向满桌丰盛的菜肴,叹气道,“这一顿下来得十几万,我一年的工资没了,菜也吃不起。”
宋雅琴在一旁笑道:“下午你请姐姐蹦极,晚上姐姐请你吃饭,不需要你掏钱,放心吧。”
见陈默愣在原处,宋雅琴旋即又道:“好了,算你请我也行,从你一千万里面扣。你都有一千万了,请姐姐吃顿饭不会还扣吧?”
陈默连忙道:“先别提一千万的事,宋姐,有些话得说清楚,否则这酒我还真不敢喝,我想了一下午,我实在想不明白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我心里堵得慌。”
宋雅琴依旧维持着她面上温柔的笑容,缓缓道:“陪姐姐先喝一杯,这点面子该给吧?”
陈默随即将杯中的红酒一饮而尽。
这价值数千元一口的红酒下肚,陈默并未觉察到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甚至因为喝得太急,差点呛住。
宋雅琴在陈默的背上轻轻拍了拍,笑道:“喝红酒要靠品,不能像喝啤酒那样一饮而尽,你看我。”
说着,只见宋雅琴屈起修长食指勾住水晶杯柄,暗红液体在杯壁轻晃。
她用另外三指抵住杯底同心圆,将杯缘掠过下唇的瞬间,轻轻的嗅了一下,然后才将杯缘轻轻搭在下唇上,轻呷了一口,淡淡的红色唇印留在杯缘上,宋雅琴微闭着眼睛,配合着室内一直播放的古典轻音乐,深深回味,仿佛刚才她喝的不是酒,而是一种情怀。
陈默缓缓的舒了一口气,正要说话,却听见宋雅琴小声道:“因为爱情。”
“爱情?”
陈默顿感尴尬,这个词在现在这个时代,像极了某种讽刺。
“小默,你有没有那种见第一面,就喜欢上了的女孩子,甘愿为她付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这种喜欢没有来由,解释不通,但在那一刻钟,你就是笃定喜欢上了她,你想要纯粹的爱她,不惜一切去呵护她,保护她,如果有,你就能体会姐姐现在对你的这种感受。”
陈默下意识的回答道:“我是还没有见过第一面,就已经注定会喜欢上她。上天已经把它给定下来了。”
蒋觅荷是初中一年级和陈默同班的,那时陈默和父母一起住在新亭镇上,而蒋觅荷住在隔着一条江的河东村——同时也是陈默的老家,陈默后来才知道,蒋觅荷小学时一直在外婆家念书,没有在河东村小,所以陈默小时候从来没有见到过她。
但蒋觅荷却告诉陈默,小时候她见过自己,而且很确信。
第一天上课,蒋觅荷在班上做自我介绍,浑身颤抖,整个小脸胀红得说不出一句话,她用粉笔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写下了三个字:蒋觅荷,然后向班上同学鞠了一躬就下来了。
而她,是自己的同桌。
陈默最初只以为蒋觅荷性格内向,却从来不清楚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病叫“自闭症”。
她不是不爱说话,是几乎不说话,与人对视时,会极力躲避对方眼神,人际交往出现障碍,她不合群,不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不爱交流,行为重复刻板……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小时候的成长环境造就的。
蒋觅荷从小父母就离开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一次家,她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长大,外婆家穷得叮当响,供她到小学六年级就实在供不下去,差点让蒋觅荷饿死。
正是因为有这些童年挨饿的经历,所以蒋觅荷后来才说,她其实很好养活,一个馒头就够了。
读初中时,外婆就让她转到了爷爷奶奶家,爷爷早亡,蒋觅荷和她奶奶一起生活,学费是靠他的一个大伯资助,大伯不愿意资助学费之后,从初三到高三,蒋觅荷的学费和生活都是靠陈默家来资助,当然,这是后话了——不过蒋觅荷每年都会有奖学金,陈默家从来没有亏本。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蒋觅荷吃住都在陈默家里,当然,这也是后话了——她确实很好养活,哪里需要一个馒头,一天吃半个馒头就行。
那天自我介绍后,蒋觅荷从讲台上下来,将头深埋在课桌上,给陈默写了一个纸条,上面是几个小字:“我小时候见过你。”
陈默顿时对这个女孩产生了好奇,连忙问她在哪里见过自己。
蒋觅荷写纸条说:“村子里的河边,你在河里洗澡,我在岸边看。”